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179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docx

《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docx

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保险实务)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保险原理与实务》是金融高等职业学院保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针对高职层次。

它的任务是:

分析保险的研究对象、保险和风险管理的关系、保险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等内容;重点介绍保险合同、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业务和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等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对国家经济的重大影响,从而在保险工作中能更好地把握国家规定的经营方针与政策,并为学习其它各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从事保险业务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入门”;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保险工作打下基础,并注重渗透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保险职业道德观念。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保险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及保险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2、熟悉保险的基本概念、保险与类似活动的比较;

3、了解保险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正确理解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4、了解保险的分类;

5、重点掌握保险合同的基本原理;

6、了解保险公司及其业务;

7、掌握保险费率的基本原理;

8、了解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等业务;

9、对再保险理论和社会保险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目标是:

1、能了解保险的基本原理,熟悉保险实务运作过程;

2、能运用保险的基本原则分析和解决保险实务中碰到的问题;

3、能重点掌握保险合同的内容及保险合同的建立、变更与消灭;

4、能从事保险的经营管理工作。

思想教育目标是:

1、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

3、树立正确的从业思想和理念;

4、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保险与风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学习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风险的概念、风险的特征、风险的结构和风险的种类、风险管理的定义、基本程序以及保险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等知识,从而真正理解保险基础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可保风险,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风险概述

1、风险的定义

理解风险的定义,明确风险的实质。

2、风险的特征

了解风险的特征。

3、风险的结构

掌握风险的结构即风险的要素。

4、风险的分类

了解风险的分类。

第二节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的涵义

理解风险管理的涵义。

2、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3、风险管理的形式

明确风险管理的形式。

4、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

掌握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

第三节可保风险

1、可保风险的涵义

理解可保风险的涵义。

2、可保风险的要素

掌握可保风险的要素或条件。

3、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的类别

了解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的类别。

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多、课时紧,必须抓住主要环节进行讲授,大致介绍、深入浅出、紧扣保险的研究对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危险分类、危险程度与危险单位、危险管理的程序。

难点是危险和保险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风险?

风险具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3、风险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4、什么是风险管理?

危险管理的程序是怎样的?

5、简述保险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6、可保风险的含义和条件是什么?

第二章保险和保险的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保险的概念和组成要素、保险的分类、保险的职能和作用以及保险的发展史等。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保险的基本原理有个全面的认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保险的概念

1、保险的概念

掌握保险的概念。

2、保险的要素

了解保险的要素。

3、保险的特征

理解保险的特征。

第二节保险的分类

1、按保险标的来分类

了解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

2、保险的实施方式分类

掌握自愿保险和法宝保险的比较。

3、保险数量分类

了解单一风险保险和综合风险保险。

4、按风险转嫁形式分类

明确原保险、再保险和共同保险的区别。

5、按保险人经营动机分类

了解盈利保险与非盈利保险。

第三节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1、保险的职能

了解保险的职能主要有:

建立基金,分摊损失;补偿损失,保障经济;投资职能;防灾防损职能;

均衡消费职能。

2、保险的作用

掌握保险的微观经济作用和保险的宏观经济作用。

第四节保险发展史

1、保险的起源

了解保险的起源。

2、现代保险的形成与发展

了解海上保险、火灾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3、保险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掌握保险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教学建议

本章阐述保险的概念以及保险的分类、保险的职能与作用和保险的发展史等知识,是全书的基础理论,讲述时要清晰有条理。

重点:

保险的定义、分类、职能和作用。

难点:

正确理解保险的定义、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复习思考题

1、保险的含义是什么?

它有哪些特征?

2、保险与自保、储蓄、救济、保证、赌博有什么本质区别?

3、如何正确理解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4、当今世界保险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如何?

第三章保险合同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章是本学科的核心。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保险合同的特征、形式、要素及保险合同纠纷的处理途径;理解保险合同的订立、变更与终止;掌握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与内容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保险合同概述

1、保险合同的涵义和特征

理解保险合同的涵义。

掌握保险合同的一般特性和自身特性。

2、保险合同的种类

了解根据保险标的分类、根据合同订立时保险价值是否确定分类、根据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之间的关系为标准分类、以保险合同保障的危险分类和以保险人的承保方式为标准分类,等等。

3、保险合同的形式

掌握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暂保单和批单等保险合同的形式。

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

1、保险合同的主体

理解保险合同的当事人。

了解保险合同的关系人。

明确保险合同的辅助人(中介人)。

2、保险合同的客体

掌握保险合同的客体是保险利益,保险标的是保险利益的载体。

3、保险合同的内容

了解保险合同的主要事项。

理解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保险合同的订立、变更、中止、恢复和终止

1、保险合同的订立

了解要约和承诺。

2、保险合同的变更

理解保险合同主体和内容的变更。

3、中止和恢复

了解保险合同的中止和恢复。

4、保险合同的终止

了解保险合同的终止。

第四节保险合同的解释及争议处理

1、保险合同纠纷的产生

了解保险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

2、保险合同的解释

掌握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

3、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

明确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形式:

协商解决、调解、促裁和诉讼。

教学建议

本章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用法学的基本知识分析保险合同的特点及具体内容,讲解时力求清楚明了。

重点:

保险合同的概念及特点、形式。

难点:

保险合同的要素。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保险合同?

它有哪些特点?

2、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哪些人?

什么是保险合同的客体?

3、试述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

4、订立保险合同要掌握哪些问题?

5、试述保险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6、保险合同的形式有哪几种?

试略述之。

7、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有哪些?

8、对保险合同如果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

第四章保险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与保险原则有关的专业术语的涵义;理解最大诚信的内容、近因的认定、损失补偿原则的实现方式及量的限定;掌握保险利益的确定和保险利益原则的应用,知道如何运用近因原则判断风险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懂得如何完成损失补偿额在保险人之间的分解,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业务能力以及分析和判断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

1、保险利益原则的涵义和种类

理解保险利益原则的涵义。

了解保险利益原则的分类。

2、保险利益的确定

明确保险利益的构成条件。

3、保险利益原则的涵义及意义

理解保险利益原则的涵义。

掌握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

4、保险利益原则的运用

了解保险利益原则的运用。

第二节最大诚信原则

1、最大诚信原则的涵义

理解最大诚信原则的涵义。

2、规定最大诚实信用原则的原因

了解规定最大诚信原则的原因。

3、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

了解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有告知、保证、弃权和禁止反言。

4、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和后果

明确违背最大诚信原则的行为和后果。

第三节损害赔偿原则

1、理解损害赔偿原则的涵义

2、掌握损害赔偿原则的意义

3、了解损害赔偿原则的实现方式

4、了解损害赔偿原则对量的限定

5、了解损失补偿额的计算方式

6、了解损失赔偿原则的例外情况

7、明确损害赔偿原则的派生原则有两条:

代位求偿与委付和重复保险分摊。

第四节近因原则

1、理解近因原则的涵义

2、明确近因原则的分析和运用

了解单一原因、同时并存的多种原因、连续发生的多种原因和前后因之间有因果关系,且因果关系未中断;连续发生的多种原因,而且因果关系中断时近因原则的运用。

教学建议

保险业务的运行必须遵循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损失补偿原则、近因原则、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

投保人必须对所投保的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否则无权对该保险标的投保。

保险合同的特点决定了在保险合同中对当事人诚信要求远比一般民事合同严格。

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告知、弃权、禁止反言。

损害赔偿原则以及由此派生的代位原则与分摊原则,强调的是“有损失才补偿,补偿额以保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为限、以保险金额为限和以保险利益为限。

”近因原则用于判断风险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决定保险应否承担保险责任。

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适用于各种保险业务,损失补偿原则、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适用于财产保险,近因原则适用于各种保险,特别是财产保险。

运用案例教学多联系实际来讲解原则,一方面加深学生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重点:

最大诚信原则、可保利益原则、损害赔偿原则。

难点:

近因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诚实信用原则?

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什么是保险利益原则?

它有哪些意义?

3、构成保险利益的条件有哪些?

各类保险的保险利益是哪些?

4、什么是损失赔偿原则?

其基本内容包含哪些?

5、什么是近因原则?

在运用近因原则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五章保险公司及其业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保险公司的含义、特征及组织形式、保险公司

的设立、变更和终止,明确保险公司的经营原则,并对保险公司的业务有个大致的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保险公司的特征及组织形式

1、保险公司的涵义和特征

理解保险公司的涵义。

掌握保险公司的一般特征和自身特征。

2、保险的组织形式

了解按不同标准划分的保险的组织形式:

就经营主体而言,有公营保险和民营保险之分;就经营目的而言,有盈利保险和非盈利保险之分。

3、我国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掌握股份有限责任保险公司和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涵义和特征。

第二节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1、保险公司的设立

了解保险公司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

2、保险公司的变更

理解保险公司的主体变更和内容变更。

3、明确保险公司的终止

第三节保险公司的经营原则

1、掌握保险公司经营的一般原则

2、理解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原则

风险大量原则;风险选择原则;风险分散原则;费率合理原则;公平理赔原

则;投资多样化原则。

第四节保险公司的业务

1、理解展业业务

2、了解承保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