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9690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崇明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市崇明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市崇明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市崇明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市崇明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崇明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文档格式.doc

《上海市崇明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崇明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崇明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文档格式.doc

HF>CH4 D.酸性:

HF<HCl

7.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反应 B.次氯酸分解

C.甲烷与氯气反应 D.氢气与氮气反应

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A.KOH B.Na2CO3 C.AlCl3 D.CaO

9.下列各式表示水解反应的是

A. B.

C. D.

10.下列关于原子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硬度一定很大 B.熔沸点一定很高

C.一定只含共价键 D.可能含有离子键

11.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的原理与溶解度不相关的是

A.蒸馏分馏 B.重结晶法 C.纸层析法 D.萃取分液

12.分子式为C3H8O的醇与分子式为C4H8O2的羧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酯的种类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3.青铜是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

下列关于青铜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度比纯铜小 B.能够导电 C.熔点比纯铜低 D.能够导热

1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9.4KJ,下列说法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C.反应放出的热量恰好为9.4KJ时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15.下列化学工业所采取的措施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工业:

温度控制在500℃左右

B.接触法制硫酸:

SO2在常压下催化氧化

C.侯氏制碱法:

往母液中继续加入食盐和氨气

D.石油化工:

将分馏得到的重油在高温下裂化

16.已知X+Y→M+N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如图,则下列推断一定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低于M的能量 B.Y的能量低于N的能量

C.X和Y总能量低于M和N总能量 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条件是加热

17.有一种军用烟幕弹中装有ZnO、Al粉和C2Cl6,其发烟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①3ZnO+2Al→Al2O3+3Zn   ②3Zn+C2Cl6→3ZnCl2+2C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铝热反应 B.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C2Cl6属于卤代烃 D.氧化性:

Al<Zn<C

18.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氯水(AgNO3溶液) B.NaOH溶液[Ba(OH)2溶液]

C.FeSO4溶液(KSCN溶液) D.KI溶液(淀粉溶液)

19.下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

该图中,纵坐标表示

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最高化合价 D.原子半径

20.右图装置中X和Y均为石墨电极,电解液为500mL某CuCl2溶液,

电解时X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Y电极有气体产生。

一段时

间后,取出X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

下列有

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电极连接电源正极

B.生成气体体积为0.56L

C.Y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该CuCl2溶液浓度为0.05mol/L

二、(本题共15分)

  氮是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含氮物质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21.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

氮离子核外有   种运动状态

不同的电子;

N4分子的空间结构如图:

 ,它是一种     分子。

(填“极性”

或“非极性”)

22.氨气是人工固氮的产物,它极易溶于水(),生成NH3·

H2O。

请设计实验证明

NH3·

H2O是弱碱                               。

23.向100mL0.1mol/L的盐酸中通入0.02mol氨气,充分吸收后测得溶液呈碱性。

则该溶液中NH3·

H2O、、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            。

24.铵盐可用作氮肥,实验室检验铵盐中的时,可取少量铵盐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强碱浓溶液,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说明有。

25.NaN3可用于制造汽车安全气囊,当汽车遇到撞击时,NaN3能迅速分解产生Na和N2。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生成3molN2时,转移电子mol。

三、(本题共15分)

  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大多以化合态存在,通过金属冶炼得到金属单质。

  工业上生产Na、Ca、Mg都用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但生产钾是用金属钠和熔化的KCl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制取:

KCl+NaNaCl+K+Q(Q<0)

有关数据如下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Na

97.8

882.9

0.97

K

63.7

774

0.86

NaCl

801

1413

2.165

KCl

770

1500

1.984

26.请结合平衡移动理论分析,为什么能用该反应制备金属钾。

                                       。

27.在常压下金属钾转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

28.在制取金属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

(任写两点)

29.相比于电解熔融氯化钾,此方法的优点有                     。

30.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到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

四、(本题共15分)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探求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探究铜片与浓硫酸的反应(加热、夹持装置略去)。

探究ISO2的性质:

31.A中铜片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

3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产生白色沉淀,经检验该沉淀为BaSO4。

同学甲分析:

A中温度过高,产生副产物SO3,SO3进入C中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

你认为甲的分析合理吗?

请说明理由。

                      。

33.若用装置D检验SO2的漂白性,则D中溶液是     ;

处理尾气可用     。

(填试剂名称)

探究II关于浓硫酸:

34.为测定浓硫酸的浓度,同学乙设计如下方案:

取适量该浓硫酸,稀释10倍后取出20mL置于锥形瓶中,滴入2滴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

如果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       ;

如果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      。

(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35.为测定A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同学丙设计如下方案:

待A中铜片完全溶解,冷却后将溶液稀释至500mL,再加入过量铁粉,使之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6.8L;

过滤得到残留固体,经洗涤、干燥、称量,比原铁粉质量减轻了35.6g。

则A中参加反应的硫酸为     mol。

五、(本题共15分)

  菠萝酯(F)是一种具有菠萝香味的赋香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CH

CH2

+

36.A的结构简式为        ,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37.A→B反应类型是        ;

B→C反应,除HBr之外还需要的试剂和条件是

        。

38.E的某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39.1mol菠萝酯(F)与氢气反应,最多消耗氢气    mol。

40.结合题干信息,以乙烯和环氧乙烷( )为原料制备1­

丁醇,设计合成路线(其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它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常用表示方法为:

AB……目标产物)

化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2s22p3(1分);

10(2分);

非极性(2分)

22.取pH=10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若pH>

9,说明NH3·

H2O是弱碱。

或测NH4Cl溶液pH<

7,说明NH3·

(2分)

23.c(NH4+)>

c(Cl-)>

c(NH3·

H2O)(2分)

24.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分,试纸1分,现象1分)

25.2NaN3→2Na+3N2↑(2分);

2(2分)

26.钾蒸气逸出使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不断得到金属钾。

(2分,合理给分。

条件变化1分,平衡移动1分)

27.774℃(2分);

882.9℃(2分)

28.升高温度、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4分,任写两点,各2分)

29.能耗低、无污染(2分,合理给分)

30.c(K)/c(Na)(3分)

31.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分)

32.不合理(1分);

(Cu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生成SO3)A中即使生成SO3,SO3也会被B吸收,不会进入C。

(2分,合理给分)

33.品红(2分);

NaOH浓溶液(2分,合理给分)

34.偏高(2分);

偏高(2分)

35.1.6(2分)

36.(2分);

醛基、碳碳双键(2分)

37.加成或还原(2分);

浓硫酸、加热(2分)

38.(或CH3COCH3)(2分)

39.1(2分)

40.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