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112单元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8593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7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112单元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112单元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112单元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112单元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112单元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112单元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112单元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112单元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112单元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误服重金属中毒,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缓解。

C.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应在漏斗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小明用PH试纸测得某Na2CO3溶液的PH为10.6E.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装药品三、填空题15.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蜡烛的火焰分为_,_,_三个部分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2s后取出来,可以看到_部分最先变黑,说明_16.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出现,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时溶液会_,将锌粒放入稀盐酸中会出现_,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出现_17.在通常情况下,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

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二硫化碳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CS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18.由活性炭制成的冰箱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作用本炭使集气瓶中红标色的二氧化氮消失的变化是_变化19.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3个小实验。

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1)关闭活塞K,给木炭加热。

熄灭酒精灯,待木炭冷却后,打开活塞K,通入氧气。

点燃酒精灯,给木炭加热。

木炭不燃烧。

木炭燃烧。

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

(2)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K,将稀硫酸注入小试管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

(3)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K,将水注入人字形管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_,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

20.央视3.15晚会曝光黄金行业乱象,所谓的千足金,很多都没达标,而是添加了另一种元素,叫做“铱”铱在化学元素周期表当中与黄金紧挨着,它的密度与黄金非常地相似,但它的价格是黄金的五到十分之一有的厂家就把这个铱掺杂到黄金当中,做成首饰来卖给消费者,铱是银白色金属,硬而脆密度22.42克/立方厘米熔点241040,沸点4130铱化学性质很稳定,是最耐腐蚀的金属,对酸的化学稳定性极高以上叙述中体现铱的物理性质的是_;

体现铱的化学性质的是_四、计算题21.已知:

温度、压强恒定时,相同体积的气体,如O2、N2或O2和N2混合气体中的O2分子数、N2的分子数、O2和N2的分子总数相同On的氧化性强于O2,能和松节油反应(无气体生成),而O2不能O2经过静电放电装置,体积略有缩小,可推知其中的分子数减少,则O2经静电放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O2(n个O2分子)=2On(2个On分子)测定On组成的实验:

一定温度、压强下,把含有O2和On的气体均分成两份一份和松节油反应,气体体积缩小amL;

对另一份加热,使On完全分解为O2,恢复到原温度、压强时,气体体积增加了mL,求n的值五、解答题22.写出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23.为什么蜡烛燃烧为什么即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24.洋澜湖位于鄂州市城区中间,素有“吴都眼睛”之称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湖水被严重污染,给原本明亮的眼睛蒙上阴影对外有损鄂州市形象,对内严重影响周边市民的生活质量下面列出了一道研究性学习课题:

洋澜湖水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该课题作为你的课题,请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六、综合题25.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空格:

(1)用洒格灯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要先_再对准有药品部位加热

(2)制取气体时,都要先_,再放入药品开始反应(3)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再点燃(4)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_处,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者他人,以免_26.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下列_(填序号)量筒20mL50mL10mL和5mL

(2)某同学量取食盐水,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38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mL27.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

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

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

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

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

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_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_;

_。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2H2C2O42ClO2+2CO2+K2C2O4+_(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A.“炉火”即发生了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指的是是水的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

C.“蜡炬成灰”,蜡烛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粉身碎骨”是指坚硬的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粉末状的熟石灰,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2.【答案】C【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解析】【解答】解:

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量筒量取9.0ml液体,误差太大,量取9.0mL液体,要用1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

C【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使用原则进行分析判断3.【答案】C【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海啸、飓风、地震都是物理变化,而火山喷发则伴随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答案】B【解析】A、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焰火缤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铁杵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美酒开,满屋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5.【答案】D【解析】【解答】解:

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

有淡蓝色火焰,应生成水,生成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C、块状石灰石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刚开始产生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

D、在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稀醋酸,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符合题意。

D。

【分析】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注意火星与火焰不同;

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分析;

根据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注意结论与现象的不同。

6.【答案】A【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解析】【解答】解: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要用药匙或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

A【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7.【答案】C【解析】【解答】A、冰制成冰雕,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