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思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545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思考.docx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思考.docx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思考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思考

  “一带一路”构成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新格局和周边外交战略新框架,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新的格局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问题,认真思考规划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成效与问题

  1.中国电影“走出去”成绩显著

  我国电影国际化主要表现为“走出去”。

自2001年“走出去工程”正式启动以来,中国电影“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方面,通过电影交流,扩大了本土电影在海外的影响力。

例如:

2014年,中国在境外44个国家及港澳台举办了65次中国电影节活动,展映影片452部次;有345部次国产影片(含合拍片)参加了29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99个国际电影节,其中,70部次影片在22个电影节上获得117个奖项。

另一方面,中国电影海外营销不断取得进展。

2005年~2014年,中国影片的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总计207.66亿元,其中,2014年18.7亿元,同比增长32.25%。

  2.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不足

  中国电影“走出去”获得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足。

一是中国电影海外票房表现不佳,距离欧美文化强国尚有较大差距。

2014年,中国国产片票房数据为161.55亿元人民币,而国产影片的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仅为18.7亿元人民币。

与之相比,2014年,北美票房在本土及海外市场分别为103亿美元和146亿美元。

二是中国电影出口的区域结构有待优化。

从实践看,目前,我国电影海外销售地区较为集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中国电影的主要海外市场,其销售收入占全部海外销售收入的70%左右。

而发达国家的电影市场相对成熟,本土电影产业竞争力强,留下的市场空间很小。

例如:

北美电影市场超过90%的市场份额都由美国影片所占据。

三是中国电影的国际认知度和认可度偏低。

由于中国电影国际化程度不够高,外国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依然比较粗浅。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编制的《银皮书:

2013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

半数以上的海外观众对中国电影知之甚少,中国导演与演员在国外认知度不高;超过57%的海外受访者表示不了解中国的任何国际电影节。

  3.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战略问题

  一是缺乏地缘布局。

我们的策略是侧重于“推广”产品的方式,即尽可能多地参与国际活动,包括参加世界各类电影节等多种方式推广我国的电影产品。

然而,国际的竞争莫不是地缘战略的竞争。

例如:

20世纪末以来,美国试图借助关贸总协定(及后来的WTO)增加其电影的欧盟市场份额。

但欧盟借助“文化例外”和“文化多元性”,成功狙击了美国意图,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和芬兰等国都在法律中对电影、电视、音乐节目的制作和播放进行了有关本土“内容配额”的具体规定。

例如:

法国规定,在电视电影广播节目中,要有60%的欧洲作品,并且法语原创内容的比例需达到40%。

然而,我国尚未构建电影产业地缘战略,即便是两岸三地的中华电影圈也缺乏深入的地缘联盟,在国际上依然是单兵作战。

二是缺乏顶层战略设计,复制多、创新少。

从我国电影“走出去”的历程看,主要是试图借鉴和重复西方国家的经验,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电影“走出去”的路径。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开门”的同时,也让更多的西方电影“进了门”。

因为,在引进西方经验的同时,也使得西方国家的文化观念在“借鉴”的名义下“走进了”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和电影产业制度的建构之中。

西方国家的“电影战略”不仅仅是电影产品对中国的大量出口和“贸易顺差”,而且也包括电影体制的思想、理论和模式的“对华出口”和“贸易顺差”。

  “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电影国际化带来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并提出“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等意见。

2014年,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电影节。

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电影从“走出去”迈向“国际化”,提供了难逢的历史机遇。

  1.“一带一路”将最大限度降低电影的“文化折扣”

  从过去电影“走出去”的经验看,电影国际化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文化折扣”,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采取的新自由主义思路和文明冲突论,妨碍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步伐。

但是,基于“一带一路”的电影国际化,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文化折扣”,消减各种地缘风险。

“一带一路”强调共建、共享、共赢理念,强调开放、包容原则,这就要求沿途、沿岸国家不仅要与本地区已有合作架构兼容,还要与域外力量相包容,而不是排挤俄、美、欧、日等域外势力。

这是用行动践行“中国梦是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相通”的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地缘思路。

  从我国举办的首届丝绸之路电影节情况看,25个国家、18个语种、147部中外电影,众多的中外业界精英和电影机构参与。

这充分表明,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地缘认同,以及具备坚实民意基础的“一带一路”区域,可以实现“文化折扣”极小化,电影交流和电影贸易将得以畅通。

  2.“文明宽容”论为重构国际电影新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从历史和现实看,文化是多元的、多样的。

文化的发展,需要交融、创新,而非冲突。

与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在后冷战时代“找敌人”的潜台词不同,“一带一路”战略,特别是其中的“文明宽容”论,意味着中国电影国际化战略是传递希望,希望世界了解中国,希望不同文化之间的人可以交朋友。

“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连接着不同民族与地区,覆盖了古代四大文明圈。

不同文化之间,难免存在差异和竞争。

而“文明宽容”论能最大限度地拉近不同区域人群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距离,使之依存与共、共荣共生。

因此,基于文化与地缘认同,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倡导的“文明宽容”,对中国电影国际化布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历史上的文化与地缘因素,“一带一路”片区的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因此,中国电影在这些地区所遭受的市场狙击风险较低、认同度很大。

那么,基于“一带一路”重新布局中国电影国际化战略,将是一条全新之路。

  对“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电影国际化策略的思考与建议

  在传统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沟通亚欧非经济、政治、宗教、文化交流的一条大动脉,也同样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各族人民传统文化的巨大载体。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那样:

“丝绸之路是世界文化对话之路”。

在“一带一路”大战略布局下,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构建新型的电影国际化策略。

  1.从“跟随”与“顺应”思路转向“引领”和“主导”思路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

过去三十余年,我国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融入世界规则体系,电影领域主要是模仿和学习好莱坞为主。

如今,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技术实力强盛,“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创造”。

就如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一样,也需要从“卖产品”转向“卖生活方式”,这意味着电影国际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强,我们不能再被美国式电影规则引领,经由地缘因素倡导新的世界电影规则体系成为必要。

  2.努力构建“文明宽容”的国际电影新秩序

  加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间的电影教育与电影产业等方面的全面合作,通过建立正式的“一带一路”电影同盟组织,推动区域内电影包括电影教育、电影人才、电影资本、电影无形资产等的交流与流通,以形成新的市场竞争力量,抗衡其他区域电影市场的竞争压力。

尤其是两岸三地要探索建立地缘联盟。

  3.进一步调整国际化区域布局

  基于文化与地缘认同,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倡导的“文明宽容”,优化中国电影国际化布局。

例如:

韩国影视走出去,首先寻找的是有着文化和地缘认同的中国和日本。

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将文化出口的区域战略分为:

集中攻略型―日本和中国;渐进强化型―北美、欧洲;竞争力维持型―东南亚;新兴市场开拓型―非洲、南美洲、亚洲其他地区。

统计显示:

2012年韩国文化内容产业出口额度,中国与日本占比在60%左右,北美市场仅占11%。

我们可以借鉴相关经验,调整中国电影国际化布局。

  4.进一步积极参与制定市场规则

  按照WTO协议,2017年,中美双方将启动新一轮电影进口配额谈判,进口片配额或将“进一步开放”甚至“全面放开”。

若加入开放程度更高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冲击将更大,对中国国内电影市场的影响将更深远。

如前所述,欧盟各国曾经借助“文化例外”和“文化多元性”,在法律中对电影电视等节目的制作和播放进行了有关本土“内容配额”的具体规定,成功狙击了美国借助关贸总协定增加其电影欧盟市场份额的意图。

因此,在中国电影国际化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借鉴欧盟经验,更大程度地参与制定市场规则,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电影国际化发展。

  5.进一步构建电影交流与合作机制

  与“一带一路”区域国家和地区,利用官方、民间、学术机构(如电影学院)等多种途径,通过互联网、实地等各种手段,经由电影教育、电影节、合作制片等多种形式,建立差异化的电影交流与合作机制:

一是对电影教育和电影产业发达国家与地区,加强电影资源共享、电影合作摄制、电影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二是对电影教育和电影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与地区,通过援建或合作创办电影学校等措施,为其培养电影人才,完善电影市场建设等;三是按照文化差异程度,构建不同类型的电影合作联盟。

  6.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电影教育及其国际化研究

  电影国际化,首先是电影人才的国际化,以及电影教育的国际化。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艺术院校调研和座谈时指出,要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这充分说明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位科学家曾说“科学与艺术在山麓下分手,必将在山顶重逢”,而电影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培养出一批电影大师、电影人才,引领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本身就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我们知道,“发达的美国电影教育不仅为好莱坞电影产业提供了大批优秀的电影人才,同时还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电影评论人以及高素质的电影观众,并以此形成了独特的美国电影文化,使好莱坞成为当今世界电影的领跑者,并以狂飙突进的态势对世界各国电影造成巨大冲击,成为世界影坛无可争议的霸主。

”因此,从“一带一路”战略乃至整个国家综合发展考虑,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电影教育及其国际化非常必要。

  一是要推广和普及影视教育。

目前,我国的电影教育尚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存在巨大缺口。

北京电影学院在校生总数不过数千人,美国的电影专业在校学生却多达数万人,是中国的十几倍。

应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贯彻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更加重视电影教育工作,加强电影学历教育,推广电影业余教育,全面普及电影素质教育,为“一带一路”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影人才和智力支撑,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新贡献。

  二是进一步扩大电影教育国际交流。

就北京电影学院而言,多年来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举办了“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设置了“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等。

这些国际交流活动,通过双向的“走出去”与“引进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影国际化。

下一步,建议由北京电影学院等艺术高校主持构建“一带一路”电影教育国际联盟,打造影视教育交流平台。

  三是重视和加强电影研究工作。

按照2015年4月14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艺术院校调研和座谈时提出的要求―艺术类高校要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决策,出思想、献良策,建好“思想库”。

因此,建议相关高校进一步重视电影研究工作,加强智库建设,促进电影专业研究、学术研究、政策与战略研究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