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5231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各章复习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可用显微测微尺测量细菌大小,不同细菌大小不同,一般球菌直径0.5-1μm;

杆菌直径0.5-1μm,长为直径1-几倍;

螺旋菌直径0.3-1μm,长1-50μm。

细菌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细菌细胞结构

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或一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核糖体等为全部细菌细胞所共有。

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或特殊结构,如鞭毛、纤毛、荚膜、芽孢、气泡等,只在部分细菌中发现。

(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cellwall):

位于细胞表面,较坚硬,略具弹性的结构。

(1)细胞壁的功能

①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的破坏,维持细胞形状;

②鞭毛运动支点;

③正常细胞分裂必需;

④一定的屏障作用;

⑤噬菌体受体位点所在。

另外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

(2)革兰氏染色

CristeinGram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方法。

不同的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G+)与革兰氏阴性(G-)两大类,两者在细胞壁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异。

凡是不能被乙醇脱色,呈蓝紫色,称为革兰氏阳性菌(G+);

凡是经乙醇脱色,呈复染剂颜色,称为革兰氏阴性菌(G-)

革兰氏染色的过程:

①初染:

结晶紫使菌体着上紫色;

②媒染:

碘和结晶紫形成脂溶性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大,能被细胞壁阻留在细胞内;

③脱色:

酒精脱色,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出现不同的反应;

④复染:

沙黄复染,增加脱色菌与背景的反差并区别于未脱色菌。

(3)革兰氏阳性菌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为例:

G+细胞壁:

是连续层,厚20-80nm,由微纤丝组成的网状骨架和基质两部分构成,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肽聚糖和磷壁酸。

①肽聚糖(peptidoglycan):

是由许多亚单位交联而成的大分子复合体,由双糖单位、短肽、肽桥组成。

双糖单位是N-乙酰胞壁酸(NAM)和N-乙酰葡萄糖胺(NAG)通过β-1,4糖苷键相连而成;

短肽为L-Ala-D-Glu-L-Lys-D-Ala;

肽桥由5个甘氨酸组成,连接相邻的短肽。

短肽全部或部分连至NAM上,短肽之间也有连接,组成一网状结构。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也是原核微生物的特有成分(古生菌没有)。

溶菌酶使肽糖中的糖苷链断裂,而青霉素是干扰短肽之间肽键的形成。

②磷壁酸(teichoicacid):

是大多数G+的特有成分。

通过磷酸二酯键与NAM相连,它是多元醇和磷酸的聚合物,能溶于水。

其主要功能是:

使壁形成负电荷环境,吸附二价金属离子,调节酶的活性;

维持壁硬度;

在细胞表面形成噬菌体吸附的受体位点;

也是细胞壁深层的一种抗原物质。

(4)革兰氏阴性菌

以大肠杆菌(E.coli)为例:

G-细胞壁的构成是非连续层,包括外壁层和内壁层;

外壁层又称为外膜,8-10nm,由

脂多糖层、磷脂层和脂蛋白层组成,以脂类部分与肽聚糖相连;

其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其主要成分,也是G-细菌的特有成分,它由类脂A、核心

多糖和O-侧链组成。

脂多糖层的功能:

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②吸附镁、钙离子;

③决定G-表面抗原;

④噬菌体受体位点。

内壁层紧贴细胞膜,厚2-3nm,由肽聚糖组成。

与G+区别在于:

交联低,肽链中的L-Lys往往被二氨庚二酸取代(DAP),无特殊肽桥。

(5)G+与G-细菌细胞壁的比较: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厚度

较厚,20-80nm

较薄10-15nm

细胞壁分层

不分层

分层,包括外膜和内壁层

肽聚糖含量

含量高(30-70%)

只占组分的5-10%

肽聚糖层数

层数多

低,一般1-2层

交联度

较低

磷壁酸

脂多糖

有(在外膜层)

DAP

(6)革兰氏染色机制

G+细胞壁厚,网状结构致密,肽聚糖含量高,分子交联度紧密,用乙醇处理后,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透性降低,故细菌仍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内使其呈现紫色。

G-肽聚糖层较薄,肽聚糖含量低,交联度松散,且含较多类脂质,故用乙醇处理后,类脂质被溶解,细胞壁孔径变大,通透性增加,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细胞被脱色,经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7)古生菌

古生菌是一群具有独特基因结构或系统发育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单细胞生物,主要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生物。

除热源体属Thermoplasma外,均有与真细菌类似细胞壁,但化学成分差别很大,不含肽聚糖,而含假肽聚糖、糖蛋白或蛋白质。

(8)细胞壁缺陷细菌

①原生质体protoplast:

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去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后形成的球形结构。

一般由G+形成。

②球形体spheroplast:

残留部分细胞壁的球形结构,一般由G-形成。

具有对渗透压敏感;

有鞭毛也不运动;

对噬菌体不敏感;

细胞不能分裂等特点。

③细菌L型:

一种由自发突变形成无完整细胞壁的变异型,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油煎蛋”状小菌落。

④支原体:

长期进化形成的无细胞壁、形态多变的G-细菌。

2.细胞膜(cellmembrane)

细胞膜是存在于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

厚5-10nm。

由蛋白和磷脂组成,蛋白质含量高达75%,种类也多。

(1)膜结构假说: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基本骨架;

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以多种形式不断

运动,从而使膜具有流动性;

膜蛋白无规则的,以不同深度分布于膜的磷脂层中。

(2)细胞膜的功能:

①高度选择透性膜,参与物质运输;

②渗透屏障,维持正常渗透压;

③重要代谢活动中心,生物氧化和合成作用;

④与壁、荚膜合成有关;

⑤鞭毛着生点,提供

运动能量。

3.间体(mesosome)

间体是细胞膜内陷形成。

其功能是呼吸酶系发达,拟线粒体结构;

与壁合成、核分裂、芽孢形成有关。

4.细胞质及内含物

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与拟核之间的无色透明胶状物,原核与真核的细胞质组成不同。

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主要由水、蛋白、核酸、脂类及少量糖和无机盐组成。

不同细菌细胞内,含不同内含物,是细胞的贮藏物质或代谢产物。

①贮藏物:

异染粒是普通贮藏物聚β-羟丁酸颗粒是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常含有的碳源类

储藏物。

此外,还有肝糖粒和淀粉粒、硫滴等储存碳源和硫元素的贮藏物颗粒。

②磁小体:

在水生螺菌属和嗜胆球菌属等趋磁细菌中发现,其功能是导向作用。

磁小体可用来生产磁性

定向药物或抗体,以及制造生物传感器。

③羧酶体:

自养生物(如固氮菌)所特有,可能是固定CO2的场所。

④气泡:

是存在于许多光能营养型、无鞭毛运动水生细菌中的泡囊状内含物,其内充满气体。

许多漂浮于湖水、海水表面的细菌如蓝细菌都具有气泡。

⑤核糖体(ribosome):

是一种无膜包裹的颗粒状细胞器,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每个细胞含大量的核糖体。

原核生物具有70S的核糖体,游离存在;

真核生物具有70、80S的核糖体,游离存在或结合于内质网等细胞器中。

5.细胞核(nuclearbody)

原核细胞由于其核构造简单故称原核,拟核,核物质等,原核无明显核,仅有一核区。

其细胞核的特点是:

无核膜、核仁、固定形态;

结构简单;

细胞分裂前核分裂。

一般为单倍体。

主要成分为环状双链、超线圈结构的DNA。

6.质粒(plasmid)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DNA分子。

它可以独立复制,稳定遗传。

质粒分子比染色体小的多,仅有50-100个基因。

一个细胞内可有一至数个质粒。

质粒可以控制抗生素的产生,在遗传工程中质粒可作目的基因载体。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1.荚膜(capsule)

荚膜是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盖的一层透明粘性物质。

根据厚度和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大荚膜、微荚膜和粘液层。

荚膜由90%以上的水和多糖或多肽的聚合物组成。

折光率低,可用负染法观察。

它具有抵抗干燥;

加强致病力,免受吞噬;

堆积某些代谢废物;

贮存营养物质等功能。

2.鞭毛和菌毛

鞭毛(flagellum)是某些细菌表面一种纤细呈波状的丝状物,是细菌运动器官。

鞭毛的直径是20-25nm,长超过菌体若干倍。

可通过电镜或特殊染色法观察鞭毛。

鞭毛由鞭毛丝、鞭毛钩和基体三部分组成,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鞭毛的运动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

鞭毛的着生位置与数目,可作为分类依据。

菌毛(fimbria,pilus)又称纤毛,是某些菌体表面存在的短而多的附属物。

纤毛比鞭毛更短、更细,且直而硬,数量很多,不具有运动功能,其作用是作为附着到哺乳动物细胞或其他物体的工具。

性菌毛(F菌毛)的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

数量仅一至少数几根。

性菌毛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株中。

性菌毛的功能和雌性菌株的有性接合有关,在接合中传递遗传物质。

3.芽孢(spore,endospore)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营养细胞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芽孢位于菌体的中央或末端。

每一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反之,一个芽孢经萌发后也只能生成一个菌体,所以芽孢没有繁殖功能,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方式。

(1)芽孢的结构:

有多层,主要包括芽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

(2)芽孢的形成过程:

营养细胞中的DNA浓缩形成束状→质膜内陷→前芽孢双层膜形成→合成DPA→皮层合成→芽孢衣合成→芽孢囊裂解。

芽孢是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形态指标及灭菌标准的重要参数。

4.伴孢晶体

少数芽孢杆菌,如Bacillus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个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即δ内毒素)称为伴胞晶体。

它对昆虫,尤其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有毒杀作用,故可制成细菌杀虫剂。

三、细菌繁殖与群体形态

1.细菌的繁殖方式

细菌的繁殖方式以裂殖为主,少数有性接合。

细菌分裂过程:

菌体伸长,核质体分裂→

形成横隔壁→子细胞分离。

2.菌落形态

菌落(colony)是由单个或少数几个细胞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若多个菌落连成一片则称为菌苔(lawn)。

菌落形态包括大小、形状、隆起、边缘、表面状态、表面光泽、质地、颜色等等。

3.细菌菌落的特征

一般都较小,菌落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用接种针容易挑起,多数表面较光滑、湿润、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色泽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