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筛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2923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筛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据筛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据筛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据筛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据筛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筛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数据筛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筛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据筛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基于以上分析,选择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下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据筛选的概念和功能。

2.掌握单个条件的数据筛选和多个条件的数据筛选。

4.掌握自定义筛选中“与”和“或”的含义和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操作主要围绕《中学生必读书一览表》进行,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互助学习的方式,处理与自己有关的数据,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还采用小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到新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主要给学生提出任务和适时引导,以任务驱动模式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EXCEL能规范、高效地管理数据,激发学生学习EXCEL的兴趣。

2.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操作任务,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自定义筛选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1.自定义筛选中“与”和“或”的区别。

2.灵活运用自定义筛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本节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协作学习法和讲练结合法,以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设计

1.巧妙导入引出课题

(1)导入播放视频:

cctv8公益广告《读书——感悟篇》。

(2)提问怎样挑选自子喜欢的书?

(3)出示表格,浏览书籍的目录,观察表格中包含的信息。

如何筛选出符合自己条件的书目就是本课的主题,数据筛选的方法。

【设计意图:

习主席倡导: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在一段触动心弦的视频公益广告的导入后,肯定会引发思考。

运用这个公益广告一个目的是引出本课的主题,另一目的也是倡导读书的意义,读书与我们终生相伴。

接下来设置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出示中学生必读书目一览表,再次设置问题情境很自然的过渡到了本课的主题,如何进行数据筛选。

2.任务驱动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数据筛选的概念:

数据筛选是最基础的数据处理过程,是排除不需要的数据,保留需要的数据的整理显示过程。

(2)领取任务一:

运用自动筛选功能,筛选出借阅排行排在前十位的书籍目录。

(单一条件的自动筛选)

做法:

在学习网站中找到“自学视频1”打开观看,观看完毕后尝试操作,操作完毕后可在任务一后面的参考答案中查看正确答案,对比自已的操作结果是否一致。

先操作完毕的可以看看搜索排行在前十位的有哪些书籍,自己都读过哪些?

任务一完成后请个别学生演示操作过程,教师对其操作过程给予必要的补充说明,其他同学在观看的过程中对比自己的操作步骤。

明确筛选的含义。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获得新知,增强自主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还应用了先学后教的方法,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在观察数据的同时也了解了一种书目的信息,做到了学科之间的无缝对接。

3.问题质疑师生互动

(1)自动筛选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请个别学生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老师在旁边补充说明其他学生聆听。

①先选中数据区域中的任何一个单元格(否则会出错)

②数据à

筛选à

自动筛选

③选择要筛选的字段旁的筛选箭头在下拉列表中选取你所需要的项目。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再次加深对自定义筛选概念的理解,只有明白了自动筛选的正确操作步骤,才能完成下一步的任务。

另外加大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深入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下一步的教学。

(2)筛选完成后,工作表有什么变化?

筛选后字段名右侧出现了下拉按钮,所显示的记录的行号呈蓝色,且设置了筛选条件的字段名右侧的下拉按钮也变成了蓝色。

个别学生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老师在旁边补充说明其他学生聆听。

对比筛选前后工作表的变化,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通过对观察结果的总结,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经过我们的操作,可以看到筛选结果,但原始数据到什么地方去了,是不是丢失了?

如何显示原始数据?

当提出问题时,有的学生可能早就有这样的疑问,带着这样的疑问引导学生自学解决如何显示原始数据的方法。

教师稍作提示:

可以参考学习网站中的“小钥匙”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考教学视频2)

发现问题就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通过“小钥匙”自己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一种找到宝藏的感觉。

4.实践练习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二。

每个小组在教学网站中领取任务二:

筛选出借阅次数大于40并且库有量大于20的书籍目录。

(多个条件的数据筛选)

可以小组先讨论摸索操作的路径,也可以先在学习网站中找到“自学视频2”打开观看,观看完毕后尝试操作,操作完毕后可在任务二后面的参考答案中查看正确答案,对比自已的操作结果如正确答案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同组之间讨论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

(2)请个别小组推选一个代表演示本组的操作过程,其他组同学认真观察,一个小组回答完毕后,请其他组同学对其操作进行评价。

其中教师可以穿插知识点的梳理,根据具体问题做出适当的评价。

(3)每个小组总结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小组与小组之间以汇报的方式,交流其操作经验。

本环节是对自动筛选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对单个条件的自动筛选的升华。

教学网站中的自学视频弥补了传统讲授的不足,每个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观看的进度和次数,自己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学习了单一的数据筛选的基础上,了解的多个条件的筛选方法,完成了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每组同学在操作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分享,体验成功的快乐。

5.深度探究突破难点

任务三:

1、筛选出借阅次数大于30而又小于50的书籍目录。

2、筛选出借阅次数小于30或大于50的书籍目录。

(多个条件的数据筛选中与、或的关系)

“与(And)“表示现两个筛选条件同时满足;

“或(Or)”表示只需满足两个筛选条件之一即可。

小组讨论、互助合作,观看教学视频3和4自学,然后尝试完成任务。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与个别提点,10分钟后,请个别小组同学派个代表演示,其他人观看,教师对某些出现的问题给予补充说明,并给与适当的评价。

通过自学视频的辅助,小组合作研究,练习不同条件下的筛选操作,突破了难点,同时培训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筛选条件“与”和“或”选择的理解。

6.知识升华学习评价

(1)总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学生:

我们今天学的主要是“自动筛选”里面的几种操作。

除了“自动筛选”,还有“高级筛选”,它能够完成更复杂条件的筛选,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教师总结:

数据筛选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减轻我们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真正应用到社会、家庭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同时培养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的理念】

(2)引导学生下载学习网站中的“学习评价量规表”,下载完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之间的互评,评完后提交到教师机上。

教师随即抽出2个学生进行评价点评。

让学生既了解自己本节课学习的成果,又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7.学以致用拓展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

课本上第95页的”实践与探索

1、筛选出男生中“语音“排名前三位的学生。

(全部同学都做)

2、筛选出女生中,“自我介绍“80分以上,”仪态“85分以上的学生(有兴趣的同学去做)

学以致用,用课上的知识解决学习或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分层安排练习,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学流程图

导入

概念

任务一

筛选步骤

显示数据

问题质疑

筛选方法

学习评价量规

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