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a)Word文档格式.doc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a)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a)Word文档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子说:
“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
”回答说:
“这儿没苛政。
“弟子们记着,苛政比老虎还厉害!
”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孔子过泰山侧小子识之何为不去也
2.翻译句子。
苛政猛于虎也。
二、《司马光》原文: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通“旨”主要的意思)。
自是手不释书,至(甚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长到七岁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同大人,听讲《左氏春秋》,十分喜爱,回去之后就讲给家人听,马上知道了它(指《左氏春秋》)的大意(大概意思)。
从此手里不放下书本,不知道饥饿。
一群人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站在瓮上,失足掉了进去,大家都不管他而离去,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瓮,水涌出,小孩得救了。
自是手不释书众皆弃去,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
3、司马光有哪些特点?
三、《对牛弹琴》原文: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注:
①操,琴曲。
②蹀躞(dié
xiè
),踮着小步。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
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伏食如故转为牛虻之声,
3、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七、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
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阅读训练】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
②俭以养德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答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八、勤训《恒斋文集》
【原文】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故邵子云: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
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
所以邵先生说:
“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
”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
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1.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
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九、推敲《诗话总龟》
【原文】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
“‘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文】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
”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
的姿势。
(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
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
“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
(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B.何陋之有C.久之,目似瞑D.怅恨久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②炼之未定
③观者讶之④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3.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十、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
“必当先;
读百遍!
”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从学者云:
“苦渴无日。
遇言:
“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董遇,字季直。
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
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
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
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
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
”请教的人说:
“(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
“应当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是什么?
董遇说:
“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
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
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②忘恩负义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曹刿请见
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性质讷而好学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
“必当先读书百遍”。
十一、李生论善学者
【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
“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射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
“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
”王生不高兴,说:
“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
”李生劝他说:
“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
”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
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
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
”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
“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
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音义
②李生说之曰音义
③不应而还音义
④迨年事蹉跎音义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
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用原文回答
十二、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①非学无以致疑②而或不达于事
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