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008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doc

《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doc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摄氏温标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A.120℃B.100℃C.90℃D.80℃

2.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为()

A.0° B.30° C.45°D.90°

3.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

5.在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红光B.橙光C.黄光D.紫光

图1

6.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不变的是()

A.电流表A的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

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

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如图2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甲的s-t图像一定为图线aB.甲的s-t图像一定为图线b

图2

C.乙的s-t图像一定为图线cD.乙的s-t图像一定为图线a

A

B

图3

8.如图3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同,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Aˊ、MBˊ的关系是()

A.MAˊ一定大于MBˊB.MAˊ可能大于MBˊ

C.MAˊ一定小于MBˊD.MAˊ可能等于MBˊ

二、填空题(共26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__伏,在家庭电路中,电冰箱与电视机之间是_____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家庭电灯工作时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光能。

图4

10.如图4所示的游戏中,球被传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中间同学在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其质量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图5

11.地铁是上海市民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当某列车启动时,该车的惯性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以站台为参照物,坐在车内的乘客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列车驶过后,铁轨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12.如图5所示,用20牛的拉力F匀速提起物体A,不计摩擦,A的重力为__________牛。

若物体A在10秒内上升4米,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_焦,功率为__________瓦。

13.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仑,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__安,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其电阻为__________欧,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__________焦。

14.体积为2×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牛,方向竖直向__________,距水面0.1米深处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帕。

图6

15.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1、L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闭合电键S后,

①若两灯均不发光,则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__________表;

②若两灯中有一灯不发光,则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__________表。

16.为了研究小球在对接斜面上运动时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小王使小球从AB斜面上高为h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滚上BC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1,如图7(a)所示,逐步减小BC斜面的倾角(а1>а2>а3),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2、h3,如图7(b)(c)所示。

然后他换用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再次实验,如图7(d)所示。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b)(c)(d)

图7

①分析比较图7(a)和(b)和(c)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

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图7(c)和(d)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

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6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7.重为4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8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

图8

图9

18.根据图9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四、计算题(共24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部分。

19.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5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

[C水=4.2×l03焦/(千克·℃)]

20.杠杆的动力臂L1为2米,阻力臂L2为0.2米,若阻力F2为300牛,求杠杆平衡时的动力F1。

21.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质量为4千克的水,求:

①求水的体积V;

②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③现将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则该物块的密度ρ物为__________千克/米3(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图10

22.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欧2安”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3安,

①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求此时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及消耗的电功率P2;

③现有阻值分别为R、2R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分别为4R、10R的滑动变阻器,请选择定值电阻、变阻器各一个分别替换R1、R2,要求:

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

选择:

阻值为_________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为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求出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I。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图11

图12

23.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_________在电路中,电压表应__________在电路中(均选填“串联”或“并联”)。

如图1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___牛,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__牛。

24.如图12所示,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光具座上所标的A、B、D、E四点中,恰有两点到C点的距离同该透镜的一倍焦距、或同为该透镜的两倍焦距。

①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厘米或_________厘米。

②实验时,小王调整发光物、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以保证发光物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

③接着,小王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距B点15厘米处,在DE间移动光屏找像,可能在光屏上得到_________的像(选填“缩小”或“等大”或“放大”)

25.小陆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无件均完好。

他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0~0.58安,电压表示数相应的变化范围为4.0伏~0伏,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3(a)、(b)所示。

(a)(b)

图14

物理量

实验序号

电压UX

(伏)

电流IX

(安)

电阻RX

(欧)

电阻RX平均值

(欧)

1

0.20

2

3

6.0

0.58

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图14

26.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如图14所示他们将高H为0.10米的圆柱体A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为进一步研究F和h关系,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F的变化量△h和△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

(已知ρ1<ρ2)

9

表一(液体密度ρ1)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h

(米)

△F

(牛)

1

0.02

22.0

0.01

0

2

0.01

3

0

22.0

0.01

0.8

4

0.01

21.2

5

0.02

20.4

0.02

1.6

6

0.04

18.8

7

0.05

18.0

0.03

2.4

8

0.08

15.6

9

0.10

14.0

0.04

0

10

0.14

14.0

表二(液体密度ρ2)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h

(米)

△F

(牛)

11

0.02

22.0

0.01

0

12

0.01

13

0

22.0

0.01

1.0

14

0.01

21.0

15

0.02

20.0

0.02

2.0

16

0.04

18.0

17

0.05

17.0

0.03

3.0

18

0.08

14.0

19

0.10

12.0

0.04

0

20

0.14

12.0

①实验序号2和13所空缺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7与8或14、15、16、17与18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