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7683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

《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是一种从组织的无形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过程,它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体系、集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组织流程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形为概念之综合体(Liebowitz,2000)。

  2、布罗边认为:

知识管理是关于透过良好的信息管理与组织学习实务,以增进组织知识的运用(Broadbent,1998)。

3、欧迪尔与艾赛地斯则主张:

知识管理是一种有意的策略,将最适宜的知识适时地提供给所需这方面知识的人员,并协助人们分享,以及将知识与信息应用到努力增进组织绩效的行动当中(O’DellandEssaides,1998)。

4、史劳顿则将知识管理定义为:

智慧资产的确认、最佳化与积极的管理,这种智慧资产包括人工成品所具有的显性知识,或是个人、社群所拥有的隐性知识(Snowden,2000)。

从以上的定义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目前人们对于知识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但对知识管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即对知识管理都认同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1)知识管理是组织用来创造、储存与运用知识以促进组织绩效的一个过程。

  

(2)知识管理能有效地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特别是促进内隐知识的外显化。

  (3)知识管理关注人力资本的建设。

知识管理关注怎样将组织成员所拥有的知识这种相当个人化的知识资产转变为组织的基础资产,从而在组织成员中进行的广泛地共享;

知识管理关注怎样增进个人或团体渐进累增的经验(accumulatedexperience)或称之为知道如何(know-how)的能力,从而使组织成员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时,能有效地将所获取的大量相关信息提升到知识层次,即能迅速地完成从获取大量相关信息,接着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转变为数据,然后将数据提升到知识层次,最后对知识进行内化并运用自己内化后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王如哲,2000,中国台湾)。

(4)知识管理的目标在于提升组织及组织成员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组织的绩效(performance)。

如果运用知识到知道如何做的任务上,我们称之为生产力(productivity);

如果运用知识至新而不同的任务上,我们称之为创新(innovation)。

知道如何运用知识到特定的相应环境中并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进行知识创新这两项能力可以说是提升员工素质的关键,更是组织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管理能有效地使知识真正协助我们达成这两项目标:

生产力与创新(王如哲,2000,中国台湾)。

(二)E-learning的定义

1、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对E-learning所作的论述

根据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的比较权威的论述,关于“E-Learning”这一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何克抗,2001):

(1)什么是“E-Learning”?

它是一种受教育的方式,包括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些新的沟通机制是指: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内容网站、信息搜索、电子图书馆、远程学习与网上课堂等。

(2)E-Learning指的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

(3)E-Learning提供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从而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学生在E-Learning中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

(4)E-Learning将改变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教育的本质。

(5)E-Learning是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6)E-Learning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

(7)E-Learning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

2、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2002年度对E-learning所作的论述

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则将E-Learning界定为:

利用电子数字技术来传递教学的内容,传递的方式包含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及其相关的组织之间建立的内部网络(extranet),卫星广播(SatelliteBroadcast)、录音及录像带、交互式电视及CD-ROM。

  

3、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将E-learning定义为:

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从对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对于E-learning的界定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权威的论述,而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对于E-learning所作的定义统整了国际上的有关论述并进行了本土化创新,实际上何克抗教授这一定义在国内也得到比较广泛地接受。

因而,笔者在此就不做过多的分析。

二、知识管理与E-learning整合发展的基础/可能性

(一)什么是整合

经查证,早期的汉语词典中只有综合一词,并没有整合一词。

整合一词的来源则是我国科技界和哲学界对翻译英美科学界和哲学界的术语“integration”一个创造性运用。

我国港澳台教育界也比较一致地将把“integration”译为“整合”,而有使用汉字传统的日本教育界也把“integration”译为“整合”,这些最终使得整合一词成为一个通用的词汇。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对整合的理解首先就应从其英文原意入手,整合(integration)原意为:

将不同的部分连结成一个整体或将不同的部分纳入到整体中(Neufeldt,1986)。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合一词经过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运用,特别是我国教育技术界在长期倡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运用中,对“整合”的理解在跨越了种种误区后,终于有了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

1、对于整合内涵的理解

“整合”是系统科学方法的核心,它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当前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

“整合”可以理解为一种理念、思想或者方法论。

“整合”就是将本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事物(如:

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管理与E-learning),通过双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潘克明,2002)。

2、对于“整合”目标的理解

整合强调各自特征和继承性,在整合中双方并不完全丧失各自的特征。

整合是一种和谐,被整合对象要彼此适应这种和谐。

这种和谐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相互渗透,协调一致,构成一个整体的活动或过程,从而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二)知识管理与E-learning整合发展的基础/可能性

知识管理是管理学科领域百花中盛开的一朵奇葩,E-learning是教育技术领域星光中日渐璀灿的一颗明珠,他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事物,却有着共同的目标:

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知识与学习,进而提升个人素质,组织智慧。

他们具有各自独立的特征,却更存在着许多互补借鉴之处和整合发展的基础/可能性:

一方面,E-learning将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一个天然的信息技术环境支持;

E-learning中的教学设计理念将极大地优化知识管理的核心业务流程:

如对知识的采撷,分类,特别是智能型知识库的建设。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在研究远程教育标准的过程中产生的许多E-learning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如本体分类思想(ontology),元数据思想(Metadata),XML技术,资源描述框架技术(RDF,ResourceDescriptionFrame)以及整合进最新SCORM标准的E-learning平台将有效地弥补原有知识管理系统在评价及反馈方面的不足,并能将知识库中的知识细化到对象(或称为物件或组件)的层次,从而实现相关知识间的智能聚合与重组,进而使知识寻求者能迅速地检索到他最需要、最为相关的知识。

另一方面,E-learning在许多方面也需要知识管理理论与技术的支持,如:

怎样挖掘优秀学习者宝贵的隐性知识从而使其他学习者能得以最大共享;

怎样使优秀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能在整个教师团队中得以广泛共享;

甚至怎样使一个学生或教师在解决一个以前从未碰到的新问题时如何吸取到前面的人在解决这一问题或相关问题时所留下的宝贵经验或教训,并又能使后来的人了解到自己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实际经验。

三、为什么要倡导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

(一)倡导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是适应教育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

1、促进教育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整合驱动发展”

人们很少会注意到,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蕴藏着一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规律:

我们称之为“整合驱动发展”(钟志贤,2003)。

关注教育技术的都非常清楚这一点:

敲起教育技术领域里每一次创新与发展其依托的支点都是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

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促进了教育技术领域教学设计的长足发展。

这实际上启示着我们:

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一直不断地整合进教育学、心理学上有关这些方面的学习理论;

从幻灯片、广播电视教育到多媒体网络教育,乃至今天在创建学习化社会所倡导发展的现代远程教育,关注教育技术的都非常惊叹自己在这一方面所跨进的一大步,使得教育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只需仔细分析一下便知:

教育技术在这一领域长足发展的每一小步,实际上都是在整合进相关领域(当然主要是指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最新研究成果。

2、适应教育技术发展规律,积极推进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

从本论文第二部分关于对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的基础/可能性的分析中可以得出:

知识管理与E-learning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爱情”(整合)基础,而积极推进相关理论之间的整合却正是驱动教育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因而,我们应不失时机地肩负起知识时代所赋予的这义不容辞的“成人之美”的责任,顺势推进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

可以预测,他们之间的整合必将成为当今最具生命力的理论―――一整合发展理论大观园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对金玉良缘,其远景也必将如同我们所倡导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样,将引领起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又一场深刻变革的发生。

(二)倡导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是我国推进E-learning,实现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要

1、当前我国在推进E-learning,实现教育信息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存在的局限

(1)所取得的成绩:

实现了从重硬件建设到软硬并重发展(建设资源库)乃至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标准的跨跃式发展

一直以来,上至教育部,下至中小学校,对于推进E-learning,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校校通”政策的出台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学校投资这方面硬件建设的热情,从校园网建设到城域网建设、区域网乃至域域网的实现,硬件建设一日一个台阶。

但不久人们的激情很快就被冷却下来,人们很快就发现,许多学校的硬件设备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参观、演示几个课件和举办几场教学比赛,造成了硬件设备的极大浪费。

新的问题引发了新的思考,我国教育技术专家通过调研,谨慎地指出了这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期重硬轻软发展策略虽然解决了“路”和“车”的问题,但却造成了“有车无货”局面,继而提出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