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期末复习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7595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期末复习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参考资料Word下载.doc

1、简述网络时代政府职能转变的取向。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对于参政、议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对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资源有限的国家来说,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参政、议政方式。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并且运用网络政治参与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辨别地方政府反馈信息的真伪,对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顽疾进行彻底根治。

2、简述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及实践意义。

发展动力:

动力:

(1)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2)政府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信息化、民主化的社会需求的推动。

意义:

(1)对重组政府业务流程的意义

(2)对促进政府工作方式转变的意义(3)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4)对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意义

3、简述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实质。

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p24)

实质:

(1)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2)电子政务的重点是:

“政务”

4、简述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和联系。

不同点:

(1)主体不同:

EC的主体是企业;

EG的主体是政府

(2)目的不同:

EC追求经济效益;

EG实现自身职能。

联系:

(1)两者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

(2)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有业务往来,对企业而言是电子商务,对政府而言则是电子政务,如政府向企业采购

(3)根本目的都是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5、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型有几种。

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型;

政府与企业;

政府与公众;

政府对政府工作人员。

电子政务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GtoE、GtoG、GtoB、GtoC4种模式

6、简述电子政务的功能和特点。

功能:

(1)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办公成本

(2)加快部门整合,堵塞监管漏洞

(3)提高服务水平,便于公众监督

(4)带动社会信息化发展

特点:

(1)透明性(公开性)

(2)开放性(对所有组织、人员开放)(3)共享性(信息共享,资源共享)(4)服务性(全心全意)(5)虚拟性(6)互动性(7)超地域性

7、简述业务重组的特点(p34)全局性,革命性,艰难性

8、简述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

(1)大力推动政府网站建设。

(2)无所不在的“网上服务”。

(3)大力推动传统政府流程改造。

(4)必要的法律法规建设。

(5)利用民间力量保证电子政务的顺利进行。

(6)严密的安全保障措施。

9、简述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启示。

(1)实施电子政务、构建电子政府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必须要树立高度的紧迫感;

(2)电子政务由国家投资、受国家控制、为公众服务;

(3)电子政府不仅仅是网站与软件的简单应用,应当全面展开电子服务,使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远程教育协调发展;

(4)实施电子政务必将迅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5)实施电子政务必须以提高公务员的个人素质为前提。

10、简述为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需要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2)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和组织机构建设

(3)创新思路,突破电子政务发展中的资金与技术瓶颈

(4)加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

(5)以发展电子政务推动政府改革的深入。

11、简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有哪些?

①顾客取向。

②是政府职能定位。

③是绩效管理。

④引入成本-效益观念。

⑤专业化管理

12、简述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关系。

电子政务为政府创新提供技术条件和手段;

政府管理创新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南针。

首先,实施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步骤;

其次,政府管理创新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保证;

最后,政府管理创新在电子政务实施的过程中始终相伴。

13、简述电子政务推动政府创新的内容。

(一)对政府业务流程的创新

(二)对政府结构的创新

(三)对政府的管理模式的创新

(四)对政府工作效率的创新

(五)对政府的工作作风的创新

(六)对政府职能的创新

(七)对政府决策的创新

14、简述电子政务对政府工作效率、工作作风和政府决策创新的基本内容。

电子政务为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开辟了新的途径。

首先,电子政务提高了政府利用信息的效率。

其次,网上虚拟机关减少了大量人为的内耗扯皮。

再次,有限政府是高效和有效政府的前提。

最后,电子政务从总体上为降低行政成本提供了工具。

对政府的工作作风的创新

(1)电子政务有利于消除官僚主义,保持清政廉洁。

(2)有利于发扬民主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

(3)有利于强化对政府管理的监督。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的创新

(1)电子政务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

电子政务有利于扩充政府决策人员的内脑;

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信息的保真度;

电子政务有利于改善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2)电子政务促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

电子改善并拓宽了公民参政渠道;

电子政务提升了公民参政能力。

15、简述政府流程再造的内涵、特性、原则和目标。

政府流程再造,是指在引入现代企业业务流程再在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公众需求”为核心,对政府部门原有组织机构、服务流程进行全面、彻底地重组,形成政府组织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以适应政府部门外部环境的变化,谋求组织绩效的显著提高,使公共产品或服务更能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满意。

基本内涵具体内容:

(1)政府流程再造是对传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2)政府流程再造体现了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核心理念。

(3)是多向互动的系统工程。

特性

(1)再造主体和目标的公共性。

(2)对象需求与绩效评价的多样性。

(3)再造环境的复杂性与再造过程的长期性。

原则

(1)政府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过程:

战略上精简分散的过程;

职能上纠正错位的过程;

执行上消除冗余的过程。

(2)业务流程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以公众和社会需求为出发点;

二是以整体业务流程为中心;

三是注重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3)具体原则。

政府决策与执行业务要适当分离;

以客户为中心,清理与整合流程;

简化中间管理层,扩大授权,追求成果;

按事件的自然顺序排列流程步骤;

源头一次捕获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流程要有弹性

目标

(1)流程便捷化

(2)行为规范化(3)过程人性化(4)品质标准化

16、简述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程序。

首先,对原有政务流程从功能、效率、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其次,新的政务流程改进方案的设计与评估。

在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时,要对流程进行清除、简化和优化。

再次,制定与业务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的改进规划,形成系统的业务流程重组方案。

最后,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

17、简述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条件(第四章课件)

(1)可用性目标

(2)完整性目标(3)保密性目标(4)可审计性目标(5)保障性目标

条件

(1)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

(2)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3)逐步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4)具有逐步提高的安全技术工具

18、试分析web技术在电子政务中有哪些应用(第四章课件)

(1)展示政府形象的新方

(2)支持社会公众的服务(3)开辟新的运作方式和沟通渠道(4)开发新的网上服务模式(5)加快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交流(6)简化复杂的运作管理(7)基于Web的决策支持

19、简述电子政务网站的定位目标(第四章课件)①为公众提供各种政府信息资源。

②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方便公众进行监督。

③接收公众的各种反馈信息。

④树立政府形象。

20、简述数据挖掘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第四章课件)

(1)快速响应能力

(2)创新能力(3)促进公务员素质的提高(4)高效率的行政管理

21、简述电子政务数据挖掘的特点和基本内容(第四章课件)

(1)数据处理量极大。

(2)为用户服务。

(3)尽可能发现知识。

(4)新陈代谢。

(5)重视专家。

(6)避免数据的动态性。

(7)减少冗余数据。

基本内容:

(1)知识的识别。

(2)知识的获取。

(3)知识的分类。

(4)知识的储存。

(5)知识的传递与共享。

(6)知识的评价。

22、简述知识管理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第四章课件)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一种对知识的组织和再组织,在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知识挖掘,以及对人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

特征:

(1)建设全员电子化的协同工作环境,提供知识化网络办公建设工具,所有人员可借助该环境以一种互动式的方式来完成日常工作;

(2)建立一个可以控制的电子化工作流,对工作效率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业务质量。

(3)其协作环境不仅要对业务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还要对政府管理过程信息进行及时地总结,以确保政府管理的宝贵经验不流失,也就是建立一个知识收集平台;

(4)办公自动化的协作环境不能只是针对行政人员的鼓励工作环境,它必须是一个可以与周边业务系统应用有良好的协同工作能力的平台,并为行政管理提供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