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六十年(1949~2009)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7064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六十年(1949~2009)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六十年(1949~2009)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六十年(1949~2009)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六十年(1949~2009)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六十年(1949~2009)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六十年(1949~2009)Word格式.doc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六十年(1949~2009)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六十年(1949~2009)Word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六十年(1949~2009)Word格式.doc

 

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封建历史的国度,以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呈现明显的重农抑商路径特征;

政治、文化上官本位意识浓厚,工商业发展和工商从业者成长自然是步履维艰。

清末以前基本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工商企业和工商企业家。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受外来侵略势力的强烈冲击和国内巨大的变革压力,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涌现了一批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洋务派官僚士绅,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由此萌发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催生了一批企业家,张謇、陈启沅、孙家鼐、经元善、郑观应、庞云缯、唐廷枢、周学熙等人就是当时民族企业家代表。

辛亥革命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发展机会,产生了许多较大规模的工商企业,并出现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

在这一时期,经商办企业的原封建官僚、地主以及买办,自己兴办各类企业的手工业者、小商贩或学徒,回国投资办企业的海外华侨商人、归国兴办实业的留学生等构成了民族企业家的主要来源

穆藕初、荣宗敬、荣德生、刘鸿生、范旭东、卢作孚、陈光莆、宋汉章等人是这一阶段比较成功的企业家代表。

但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制约,在我国历史上最终未能形成独立的民族企业家阶层,民族企业家也未能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年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1952年增加440多倍,居全球第三位。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9.7%,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

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基本细胞的企业也实现了高速发展,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

截至2008年底,我国实有企业971.46万户,实有注册资本(金)43.48万亿元,企业法人户均注册资本(金)575.14万元

企业乃至国民经济整体保持较高发展水平,依赖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和素质的不断提高,企业产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但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由于思想、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视程度不够,在经济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往往是按照选拔行政干部的标准,运用行政手段进行企业管理人才选配管理工作,从而影响了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和发展。

直到2002年,我国才第一次明确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独立于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来。

当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其中明确提出“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

《纲要》公布了我国当时的人才家底:

“到2000年底,我国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员达到6360万,其中党政干部585.7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780.1万,专业技术人员4100万,其他人员894.2万。

”《纲要》指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坚持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坚持以培养和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根本出发点。

”在这份《纲要》中,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三方面具体规划:

重点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

努力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形成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新机制。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培育具有市场观念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成长、壮大最快的60年。

总结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作的经验成就,发现尚存的问题,研究解决的思路,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一、六十年来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状况

从我国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初,企业管理者主要是一些旧社会的民族资本家和经营管理人员。

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大车间,实际上被视为非经济组织,企业有生产,无经营;

管理也只是生产管理。

开始于1964年初的工业学大庆运动后,我国主要是以管理一般行政干部的方式管理经济干部。

特别是在“文革”时期,抓革命促生产、以政治代经济的倾向明显,企业的经营管理更是处于非正常时期。

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企业本位论”

的提出,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经营管理才有了可能,从而在客观上开始对经营管理者产生需求,并逐步形成企业经营管理者产生的条件与环境。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推进城市经济和企业体制改革,企业逐步成为真正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

此时,经营管理者对于企业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国有企业逐步迈向市场,开始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创新阶段;

同时,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一批国企和民企的经营管理者开始大显身手。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新能力以及市场化、国际化要求迅速提升。

(一)1949~1957年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育状况

新中国刚建立时,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90%,工商业只占10%。

我国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和资产加以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对企业的管理也是在实践中学习。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

采用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

”“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

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

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

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

不要摆官僚架子。

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

1949年12月,陈云在全国钢铁工业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明确提到,“据我知道,中国的产业工人不过三百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大约三十万。

”“这些人是我们的‘国宝’,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要很好地使用他们。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为了完整地把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接收过来,尽量减少接收过程中对原有经济组织造成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社会生产力,接收后能够安定人心,稳定秩序迅速恢复生产,提出了实行“原职、原薪、原制度”的政策,不打破企业原来的组织结构。

原来的厂(矿)长、工程师及其他职员,愿意继续服务的,只要不是破坏分子,就继续担任原职务。

负责接收工作的军代表仍然主要依靠原有机构和人员继续维持企业的各项日常工作,不代替原管理者进行指挥管理,只是负责监督其工作,以保证上级命令的执行。

企业原来的工资标准、工资等级和奖励制度等,暂不取消,不任意改变。

企业中原有的各种制度,暂不宣布废除,不任意改革。

这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了主导力量,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在1949年完成了对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没收工作以后,政府就开始实行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管理制度。

在企业民主改革方面,彻底改变了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领导机构,由接收时派遣军事代表进行监督和间接管理的办法,进一步发展到由国家委派厂长(或经理)直接管理企业,国营工矿企业中原来的经营管理者就被国家委派的管理者所取代。

工厂管理实行民主化,凡属国营公营的工厂企业均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

管委会由厂长(或经理)、副厂长(或副经理)、总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及其他生产负责人和相当于以上数量的工人职员代表组成。

管委会是在上级工厂企业管理机关领导下对工厂企业统一领导的行政组织。

管委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企业领导机关规定之生产计划及各种指示,结合本厂实际情况,讨论与决定一切有关生产及管理的重大问题。

1951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决定,学习前苏联在企业管理方面“一长制”的做法,在国营工业企业生产行政管理工作上实行厂长负责制,但实行厂长负责制应同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

由于其他地区条件不具备,厂长负责制只在东北地区试行,其他地区实行党委负责制。

[2]

与对官僚资本主义企业采取没收政策不同,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主要采取的是实施保护并有限制地发展的政策,开展“五反”运动,恢复和改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这期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仍主要是由民族资本家等原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行进行经营管理。

从1953年开始,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有计划地扩展公私合营。

根据1954年当时政务院颁布的《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规定,合营企业受公方领导,由人民政府主管业务机关所派代表同私方代表负责经营管理。

公私双方代表在合营企业中的行政职务,由人民政府主管业务机关同私方代表协商决定,并且加以任命。

他们在企业行政职务上,都应当有职有权,守职尽责。

合营企业对于企业原有的实职人员,应量材使用,适当照顾。

[3]但从实际执行上来看,由于对阶级矛盾的强调,公私合营企业中公私关系正常、资方人员“人尽其才”的并不多。

[4]因此,通过公私合营过程,客观上促使原来管理企业的资本家基本上退出了管理和控制,企业完全交给政府,主要是由政府派人或从职工中提拔新的管理人员对合营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完全转变为国有企业或公有企业。

[5]

“一五”期间(1953~1957年),通过对民族资本实行公私合营的政策,我国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原来的私营企业成为国营企业,归各级人民政府主管业务机关领导,成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单位。

原来经营管理企业的资本家逐渐被政府选派的人员所取代,基本退出了企业主要管理岗位。

政府选派的企业厂长(经理)成为了执行国家计划职能,进行企业内部生产活动组织的国家干部,而非企业经营管理者。

在企业管理方面,通过培训、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从前苏联学习了许多知识和经验,并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对于制度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1958~1978年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育发展状况

在这一阶段,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成为无权、无利、无责的政府部门附属物,听命于政府部门,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制定指令性计划决定国营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财务、劳动工资等方面都是国家计划的延伸和具体执行。

原来曾推行的厂长负责制改为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文革”期间,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