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食堂施工组织设计#河北#投标文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5832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食堂施工组织设计#河北#投标文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食堂施工组织设计#河北#投标文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食堂施工组织设计#河北#投标文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食堂施工组织设计#河北#投标文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食堂施工组织设计#河北#投标文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食堂施工组织设计#河北#投标文件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食堂施工组织设计#河北#投标文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食堂施工组织设计#河北#投标文件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食堂施工组织设计#河北#投标文件Word文件下载.docx

在此基础上,开工前我公司将根据会审后的施工图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本投标方案提出的修改意见等,对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做进一步的完善细化,编制更为详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各项目标的实现。

三、编制依据

(一)XX中心小学食堂建设工程《招标文件》;

(二)XX中心小学食堂建设工程全套施工图;

(三)《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四)国家、河北省及邯郸市颁发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定及标准

(五)建筑业推广应用的多项新技术;

(六)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其它相关管理文件。

四、本施工组织设计所参照的国家、行业规范

(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四)《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五)《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六)《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八)《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九)《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十一)《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2—2002;

(十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十三)《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十四)《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十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

一、施工组织机构

(一)、建立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的主要工程内容是小学食堂建设工程,若有幸中标将在公司统一部署和职能处室协同配合下,委派经历过类似工程管理的项目经理,由高级工程师任技术负责人,组织经历过类似工程的各类专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多人投入施工各种管理,组建一个项目部,并以责任状的形式内部签定合同,从而确保各项具体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和经济目标等)的实现。

(二)、合理设置施工班组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我们将合理配置技工和普工的比例并符合并行流水作业的要求,根据工期制定出工程各阶段所需劳动力计划,详见文章后附表一。

(三)、向施工班组和操作工人进行开工前的交底

在开工前将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和施工的技术质量要求等详尽地向施工班组和操作工人进行讲解、交待,以保证工程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

我们将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书面、口头和现场演示的方式进行交底。

(四)、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进场后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便各项施工活动能顺利进行。

二、施工准备

(一)现场准备

若有幸中标本工程,我公司将首先进行现场交接的准备,与业主、监理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充分理解其管理意图,对目前的施工现场进行调整,以使整个现场能符合我公司的布置原则及要求。

这些工作在大批劳动力进场前全部完成。

(二)技术准备

1、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按设计要求,根据工程特点,结合现场环境及本单位情况,进一步细化编制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采用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到质量优、工期短、无重大事故。

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

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和地质资料,配备必要的标准图集和规范、规程,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做好施工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并编制技术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明确岗位责任制。

3、在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下,按照ISO9001标准的要求,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所达到的质量目标,使质量在每个分项上达到具体量化,确定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编制切实可行的各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明确各项责任和程序及质量标准,使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4、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提前做好砼、砂浆配合比设计申请,钢材、水泥的化验试验工作、钢筋对焊接头等材料的试验检测。

5、制定部分特殊工种、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

6、制定本工程详细的测量控制方案。

7、根据施工安排,提出主要材料计划、半成品计划及进场时间。

8、遵照公司及监理的有关要求,按照新施工规范和监理规范准备好各种资料样表,施工中随时整理装订成册。

(三)施工机械安排

按不同的施工阶段安排机械进退场,并在进场前对设备进行一次检修、调试,确保进场后能够正常使用。

若有幸中标,一旦接到中标通知书,首行完成施工用水、用电的接入,修通临时主干道路(与学校的永久性道路基本吻合);

基础结构施工前,安装好搅拌机等大型设备,以及钢筋加工机械和木工机械,基础回填后即安排提升架基础施工,一层结构完成前,提升架即安装完成。

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大部分钢筋加工、焊接机械退场,一部分混凝土搅拌机可退场。

施工现场始终保持进退有序的状态,并最大程度提高设备利用率。

另外按工程量需要,提出需添置装修机械设备计划,由项目经理部购置。

(四)物资准备

施工前的物资准备主要是周转材料的加工准备和大宗材料的订货准备,应以总进度计划为依据,逐步安排物资进场,既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又不积压材料,过分占用资金。

(五)人员准备

开工前10日内,所有管理人员全部到位,劳务人员根据现场需要分批进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上岗前由项目总工程师对他们进行全员交底,充分认识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和需注意事项,并对所有人员实行挂牌上岗。

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一、总平面布置原则

(一)由于本工程红线内可供利用的临时用地主要是栋号之间的空地,可作为临时生产设施及材料堆场、项目部集中的设置用地,也有利于项目部的各种管理。

(二)根据施工特点,合理布置大型设备、满足施工需要,保证施工安全,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材料堆场和材料加工棚区,以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或减小场内运输距离。

(三)临时生产设施及其它设施参照成都市安全文明标准工地的标准进行布置。

二、现场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详见文章后附图四。

三、施工用电

(一)施工用电

本工程用电高峰期将出现于上部结构施工期内,施工用电主要是混凝土浇筑、砂浆搅拌、钢筋、模板体系及垂直运输和照明等。

用电高峰期内机械动力设备定额总功率=500kw,电焊设备总功率ΣP2=142kw(未考虑钢筋对焊机,钢筋对焊可安排在避开用电高峰期间),工地照明设备用电量之和为ΣP3=50kw,由于水平对焊机功率较大,施工期间避开用电高峰期,计算时不考虑同时工作,则总用电量计算如下:

ΣP=K(K1*ΣP1/cosø

+K2*ΣP2+K3*ΣP3)

=1.05(0.5*500/0.75+0.6*142+0.9*50)

=486.7kw

因此需要一台较大功率的变压器。

(二)用电布置

施工总配电房布置位置将根据施工单位进场业主指定的接电点来确定,现无法确定,整个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布置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

钢筋和木工加工线路;

施工现场用电线路;

生活和办公线路;

场内照明线路。

临时用电线路系统根据各种用电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布置情况,采用树干式与发射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采用电缆埋地方式敷设。

(三)施工用水

现场用水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施工用水主要考虑砼、砂浆搅拌和浇水养护用水、及给砖砌筑前浸水用水等方面。

水管具体布置详见施工总布置图。

所有管道穿过道路处均采取保护措施。

第四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施工劳务层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人员,是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最直接的保证者。

我公司在选择劳务操作人员时的原则为:

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

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

具有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

劳务力具体用人数详见文章后附表一。

第五章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情况及现场施工进度要求分批组织进场,并做好保养和试运等项工作,一些常用的机械及设备配件要有一定数量的储备以便及时替换,保证各种机械正常运转。

为本工程施工配套的主要工机械配备详见附表二。

第五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一)、施工平面测量

1、楼房矩形控制网的建立。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座标控制桩点,并实地校测各桩点的点位是否正确,以防误用有碰动或沉降变位的桩位,然后建立主楼矩形控制网,并要保证控制点的牢固和稳定。

2、建筑物的基础放样。

当基础垫层浇筑后,在垫层上引测建筑物各轴线,这是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关键,施测中必须严格保证精度。

严防出线错误,并经复核。

3、四大角和主轴线的投测:

轴线控制桩的检测。

根据楼房矩形控制网的四角桩,检测各轴线控制桩位确实没有碰动和位移后方可使用。

轴线点位置:

(1)、主轴线应尽量位于场地中央,不少于三个(包括轴线交线)。

(2)、纵横轴线要互相垂直。

(3)、纵横轴各个端点应布置在场区的边界上。

4、建筑物垂直度的控制:

(1)、首层控制点的设立。

在基础施工完毕,将控制点引至±

0.00高程位置。

用墨斗弹出十字线,十字交叉点即为控制点,并用红丹漆标明,并将各条主要的轴线的控制点连成线并向外延伸,根据实际情况在延长线上10米左右的位置埋设控制点。

(2)、首层控制网的建立与要求。

矩形平面控制网由四个控制点组成,控制网成矩形,控制网四边与外围轴线的距离取为0.5或1米。

(3)、首层控制网的校核。

首层控制网建立后,即进行控制网的复核,控制网的边长固定用一把50m钢卷尺丈量(保证相对长度的准确,应加尺长修正),量边精度要求不低于规范的规定。

首层控制网复核准确后即作为楼房施工全过程的垂直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

5、楼层面的施工放线。

楼层控制网投得后即可根据控制网进行该层楼面施工放样工作。

用墨斗弹出各道墙、柱边线,同时在各道墙、柱边线两侧,距边线50cm弹出墙、柱脚模板定位控制线和门窗洞口,墙柱转角延长线,并用红丹漆标注,以备日后查找。

弹出的墨线不仅作为检验墙、柱、门窗洞模板安装位置是否正确的依据,而且在后续施工中将成为砌体砌筑和水电安装的控制线。

6、模板轴线“双控”法控制墙柱垂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