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5638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辱”应释为“可耻的”。

C项,“道”应释为“思想,学说”;

“寓”应释为“寄居”;

“再”应译为“两次”。

D项,“北”应释为“山的南面”;

“阴”应释为“山的北面”。

B

3.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皆得以隶使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殚其地之出

尔安敢轻吾射

D.四方之民兽奔鸟窜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用法的辨析。

A项,“隶”是名词作状语,“抚”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B项,“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西”是名词作状语;

C项,“出”是动词活用为名词,“轻”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D项,“兽”“鸟”“手”都是名词作状语,用法相同。

D

4.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斯固百世之遇也

A.固②余固笑而不信也

③江山险固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见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①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

C.舍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①在丁卯三月之望

D.望②先达德隆望尊

③吾令人望其气

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掌握。

A项,“固”的含义分别是:

①实在;

②本来;

③坚固。

B项,“见”都是表被动,可译为“被”。

C项,“舍”的含义分别是:

①学舍,书馆;

②停止;

③筑舍定居。

D项,“望”的含义分别是:

①农历每月十五;

②名望,声望;

③看。

5.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②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③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周公之逮所由使也⑤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⑥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⑦家有老妪,尝居于此⑧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⑩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A.①④⑦/②⑧⑩/③⑤⑨/⑥

B.①④⑥/②⑧⑩/③⑤⑨/⑦

C.①⑥/②④/③⑤⑨/⑧⑩/⑦

D.①④⑦/②⑧⑩/③⑨/⑤⑥

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析。

①④⑥是被动句,④又是个判断句;

②⑧⑩是判断句,⑧和⑩又是定语后置句;

③⑤⑨是宾语前置句;

⑦是后置句。

6.对作者、作品、时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项脊轩志》归有光清朝

B.《病梅馆记》龚自珍清朝

C.《登泰山记》姚鼐清朝

D.《五人墓碑记》张溥明朝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A项,归有光是明朝后期著名的古文学家。

A

二、(12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则无姿姿:

风姿

B.正则无景景:

景致

C.明告鬻梅者鬻:

D.文人画士之祸祸:

灾祸

D.祸:

危害。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以绳天下之梅

B.梅以曲为美

C.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

D.以五年为期

A项连词,可译为“来”;

B、C、D三项为介词“把、拿”。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

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对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乘:

冒着

B.道少半,越中岭越:

飞越

C.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居:

停留

D.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循:

顺着

B.越:

越过。

10.下面对本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句中,连用“乘、历、穿、越”四个动词,准确生动,且富于变化,传神地写出了登山的迫切心情。

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

C.“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句用比喻手法写在山顶远望、俯视所见,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感受。

D.本段内容主要是为下文写泰山日出作铺垫,所以文字虽多,但并非文章重点内容。

D.“但并非文章重点内容”不确切,本段也是重要内容。

第Ⅱ卷(共70分)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

你同意他的主张吗?

为什么?

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

(意思对即可。

)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含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梨花之感慨。

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

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

(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

)(4分)

(1)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bull;

学记》)

(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

(王安石《泊船瓜洲》)

(3)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

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bull;

赤壁怀古》)

第一句出自初中语文课本;

第二句小学课本即有,为千古名句;

第三句出自苏轼的《念奴娇bull;

赤壁怀古》,亦为千古名句。

估计第一句知道的人可能较少,可选作后两句。

(1)学然后知不足

(2)明月何时照我还(3)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

四、(22分)

(10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娘以指叩门扉曰:

lsquo;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迨诸父异爨迨:

等到

B.大母过余曰过:

看望

C.大类女郎也类:

好像

D.客逾庖而宴宴:

宴请

D.宴:

吃饭。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庭中通南北为一

先妣尝一至

B.鸡栖于厅

而母立于兹

C.顷之,持一象笏至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而母立于兹

久不见若影

A.分别为“整体”“一次”;

B.在;

C.补足音节;

D.你的。

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娘以指叩门扉曰

B.墙往往而是

C.室仅方丈

D.先妣抚之甚厚

B.古义为“到处”,今义为时间副词;

C.古义为“一丈见方”,今义为“寺院的房间或主持”;

D.古义为“对待”,今义为“安慰、保护”。

16.翻译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

(1)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1)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影子,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了?

(2)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了呀!

17.本段重点写悲情,可分为三层,请在原文中用“‖”标出层次,并写出段意。

(3分)

一层(“先是,凡再变矣”):

写由于伯叔们分家,家中一片杂乱衰败景象。

二层(“家有老妪,妪亦泣”):

写对母亲的回忆,抒思母之情。

三层(“余自束发,不自禁”):

写对祖母的回忆,抒思念悼亡之情。

(12分)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也,畜至数百,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狌生无所食,饥而嗥。

束氏日市肉啖之。

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

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竟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1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咸无所好__________

(2)但饥辄嗥__________

(3)食已与与如也__________

(4)假狸狌以去__________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