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精品地理考前教材必备知识梳理 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5568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精品地理考前教材必备知识梳理 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高考精品地理考前教材必备知识梳理 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高考精品地理考前教材必备知识梳理 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高考精品地理考前教材必备知识梳理 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高考精品地理考前教材必备知识梳理 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精品地理考前教材必备知识梳理 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精品地理考前教材必备知识梳理 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精品地理考前教材必备知识梳理 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精品地理考前教材必备知识梳理 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1)一颗普通的行星

①运动特征

同向性

绕日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共面性

地球公转轨道与其它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近圆性

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轨道近似正园

②结构特征:

地球的质量、体积不突出

(2)一颗普通的行星——存在生命

■知识点三: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2.影响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地球能量的根本来源,维持着地表温度

是大气运动、水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促进地球上岩石的风化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能是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

不利

过多的紫外线会危害地球生物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知识点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主要是发生太阳外部的大气层,其结构主要有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对应出现的太阳活动类型有:

黑子、耀斑和太阳风。

2.太阳活动特点:

周期性(11年)整体性(黑子和耀斑同步增减)

3.太阳活动的影响:

(1)扰动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4)与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有关。

■知识点五: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圈层结构结构示意图

2.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第二节地球的历史

化石与地层

1.地层及其意义:

地层是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

不同年代形成的地层中,包含了不同时期的气候、水文等多种信息,还包括了各种动植物的化石,这些都能够反映地球的历史。

2.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

(1)地层层序律:

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

(2)生物层序律:

①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级。

3.沉积岩两个重要特征:

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

地质年代表及演化过程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一)自转运动的三要素

1.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极点俯视图):

南顺北逆。

注意:

(在俯视图,可利用数值判断自转方向: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

向东经度变大或西经度变小的方向画出的箭头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自转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

3.自转速度:

角速度:

①极点无速度;

②角速度全球相等=15°

/小时;

线速度:

(纬度因素)线速度赤道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纬60°

为赤道上的一半;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点线速度相同;

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零。

(海拔因素)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扩展:

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的关系:

角速度一样;

同步卫星线速度大于地球

【模板】航天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条件:

1天气: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温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2纬度: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3地形: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4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

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5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6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在人烟稀少处。

(二)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昼夜现象:

地球本身属性(不发光,不透明);

昼夜更替:

昼夜现象加上地球的自转导致。

(2)晨昏线特点及其运用

晨昏线往往出现在光照图中,与众多的经纬线杂合在一起,就会容易混淆。

光照图的解读核心就是“经纬网+晨昏线”。

经纬网的分布是固定的,判读光照图的核心就是快速解读出晨昏线。

①晨昏线的分布特点:

晨昏圈特点:

由晨线和昏线组成的大圆;

昼夜分界;

过地心,平分赤道。

晨线上日出,昏线上日落,即太阳在地平线上,故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②晨昏线在光照图中的运用:

(两切点,两交点的运用)

判断季节:

a.根据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以及极圈内的昼夜情况,可判断季节。

b.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的度数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推算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地方时为18时。

切点所在的经线若昼大于夜,表明为昼半球的中间,此时为12时;

切点所在的经线若昼小于夜,表明为夜半球的中间,此时为0时;

2.时间的计算

(1)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①地方时: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时间,称之为地方时。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是相同的。

经线不同地方时不同,东早西晚。

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线,就会有无数个地方时,为统一时间,地球上划分了时区。

②时区:

表示一个经度跨15°

的区域,全球共24个时区。

【求某地所在时区的计算】

将其经度处于15,看余数。

余数小于7.5,则商即为该地所在时区。

余数大于7.5,则商+1为该地所在时区。

③区时:

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作为整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例如:

东八区使用的是其中央经线120°

的地方时。

④地方时/区时计算的套路:

找已知,求未知。

a.在材料中找到已知地的经度及时间,待求地的经度。

b.根据东早西晚的原则(因为180°

最早),将东经度放东边,西经度放西边的模式进行分布(同是东经度或者西经度,东经度大的放东边,西经度大的放一边)。

c.根据经度差计算时间差,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2)地球上日期的变更及范围判断

①日期的变更:

要明确地球上的两条日界线:

0时所在经线(自然,变化着的);

国际日界线(固定,大致与180°

经线重合)。

【从理解上学习】构建下列模式图,全球世界上新的一天是当两条日界线(0时所在经线,180°

经线)重合时即将开始的,由0时所在经线(可理解为夜半球中央经线)不断向西移(因为太阳东升西落,不断自东向西运动)而范围不断扩大,新旧一天的比例不断变化。

【从解题上学习】全球新的一天是日界线(0时所在经线和180°

经线)重合开始的,此时180°

经线为0时。

此后0时所在经线不断向西移,新的一天范围不断扩大。

0时所在经线向西扩大的新的一天范围可换算成时间理解,即向西移动了多久(多少时间的范围,乘以15可换算成经度范围),这个移动的时间长度也是180°

经线度过的时间长度。

②日期的判断

考做题目是直接划出两条日界线,180°

在最右侧,0时经线在左侧。

0时经线向东到180°

为新的一天,向西到180°

为旧的一天。

判读某地在那个日期,即需要判断是在新的一天还是旧的一天。

直接根据已知的地点及时间算出180°

是几点。

0点到180°

的时间的范围是新的一天范围。

另外的时间则属于旧的一天。

③日期范围/比例的速求法

根据已知的地点及时间算出180°

如果已知时间在0点到180°

的时间的范围,则是在是新的一天范围。

否则是在旧的一天的范围。

将已知的时间范围/24,即可得到新旧一天的比例。

总结:

到这里,新旧一天的范围计算又转化成为地方时的计算。

将时间的经度分布范围(360°

)转化为时间(24h)可以减轻计算量。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原因

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特点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

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

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规律

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表现

河岸不对称、大气中的气流运动方向改变、大洋中洋流运动方向改变

原理

应用

①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

具体示意如下:

②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③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④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

(一)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

1.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2.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3.周期: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4.速度:

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二)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判断

(1)昼夜长短的判断

①光照图判读

在光照图中昼夜长短的判别主要是:

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来判断。

晨昏线是由太阳光线决定的,且是垂直关系。

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发生偏转,相切在不同的纬线圈(与直射点度数互余),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产生变化。

结合二分二至日图(太阳运动轨迹图)梳理。

侧视图与俯视图。

二分日晨昏线平分所有的纬线圈(跟经线或地轴垂直),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

北半球在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

北半球在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②昼夜数值体现昼夜长短

在考察的题目中昼夜长短也会以时刻数值的方式体现。

昼夜等长,各12小时;

如果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昼长夜短;

如果昼长小于12小时,说明昼短夜长。

赤道始终昼夜平分,昼夜差为0,纬度越高,

昼夜长短差越大。

2.回归运动过程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运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的过程。

(1)二分二至日的特殊值

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则相反。

冬至日: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2)昼夜长短的对称性变化:

关于日期的对称性。

由于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特性,当直射点回归直射在同一纬度,某地两个日期的昼长及夜长在理论上是等长的。

求某地(非极地地区)昼夜长短相等的两个日期:

材料一般会给出一个日期,如果该日期是在夏半年(3.21——9.23)的日期范围,则以夏至日(6月22日)日期为对称,找另外一个日期;

如果是冬半年(9.23——次年3.21)的日期范围,则以冬至日(12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