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4735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获得的。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体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

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第四单元教学小结

本单元中的认识图形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这部分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对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的描述,切入对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相关立体图形的面。

再照课本上的样子画一画,抽象出平面图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形。

  在本单元里,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做一做”。

“认识图形”主要是观察各种形状的积木和拼图,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摸一摸、拼一拼,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摸的是什么图形,拼出来的又上什么图形,鼓励学生描出、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

“动手做

(一)”要先引导学生欣赏“风车”、“万花筒”、“蜻蜒”等美丽的图案,再让学生一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再让学生“涂一涂”,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动手做

(二)”主要是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并拼出一些简单的图案。

“动手做(三)”主要是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拼出自己喜欢的或与众不同的图案。

  总之教学本单元内容,要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感受与欣赏图形美,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课时教案A

第四单元第1课第1节授课时间月日

课题

认识图形

课型

新授课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想像力。

知识

技能

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和名称,体会“面在体上”。

过程方法

通过摆一摆,拼一拼,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有够辨认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从具体的图形到抽象概念的理解。

教学设计思路

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摸、看、描”,并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准备

教师

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

学生

课时板书(场地)设计第课第节

认识图形

长方形:

对边相等

正方形:

四边都相等

三角形

教学资料剪贴、摘抄

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思。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对他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课时教案B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到的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有哪些?

(学生说一说)

2、想一想,你知道的正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忆并说一说)

二、探知导学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

(板书:

揭示课题)

2、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动手操作、感知)

(1)观察数学书(横放、竖放、斜放)的面是什么形状?

(学生动手,并说一说)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这些物体的面是什么形状。

(3)请同学们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并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长方形、正方形。

(生说)

(4)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分组实践:

拿着准备好的长方形测量、对折。

(学生观察长方形,找一找特点,分组汇报)

(5)讨论归纳

相等的一组边叫“对边”。

板书:

对边相等。

(6)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对折、测量、演示、汇报。

总结:

四边都相等。

3、感知三角形、圆

(1)出示课本第38页例图、认识图形。

(2)看一看:

看红领巾。

(3)摸一摸:

摸三角形。

(4)摆一摆:

用三根棍摆一个三角形。

(5)思索:

三角形的形状大小相同吗?

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说一说)

讨论归纳:

三角形的三边不一定一样长,所以三角形也不一定一样。

4、认识圆

出示课本38页例图,认识图。

学生用硬币,扣子摸一摸,利用实物画一个圆。

三、尝试训练

教材P38连一连,说一说。

四、巩固训练

教材练一练第1、2、3、4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几个新的图形,你能说一说吗?

六、作业设计

1、请你画一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给你30根小棒,你能摆出几个长方形?

几个正方形?

几个三角形?

第四单元第2课第1节授课时间月日

动手做

(一)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

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动手做

(一)

折一折拼一拼想一想

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他们都有什么特点?

1、学生动手操作

提问: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动手折一折

方法一:

方法二:

2、学生试一试

老师提问:

长方形、三角形、圆分别折成相等的两部分,怎么折?

3、交流汇报

长方形可以这样折:

三角形:

圆:

4、利用剪出的图形拼一拼。

(拼出你喜欢的图形)

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

(想一想,做一做)

教材练一练1题。

(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教师都给予肯定)。

教材练一练3题:

(组织学生动手折,并说出折的过程)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图形,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美。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2、用两个○,一个□,一个△,两个□,你能组成什么样的图形?

第四单元第3课第1节授课时间月日

动手做

(二)

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七巧板

(1)七巧板中有个□,个△。

(2)哪些图形比较大?

哪些图形比较小?

(3)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看一看

一、尝试训练

1、你能把一个正方形剪成四个相同三角形吗?

2、你能把一个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生折一折,并剪一剪)

1、导入学习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美丽的七巧板,你们想看一看吗?

(生答:

想)

2、认识七巧板,并尝试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七巧板,生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5号图是正方形,号图是三角形,3号图是。

在小组内说一说。

七巧板有1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5号是正方形,4、6、7、2、1号是三角形。

1号和2号三角形面积最大,3号是平行四边形。

3、拼一拼,用七巧板拼图

学生分小组讨论,边说边拼图。

①拼出正方形。

(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②拼出三角形。

(用两个三角形和一下正方形拼出一个三角形)

教材P45练一练1,想一想,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在教学中,一个图案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只要合理,教师给予肯定)

四、点讲小结

同学们,用我们学边的图形能拼出这么美丽的图案,真是太神奇了。

五、巩固训练

教材P45练一练第2题

(教学时,让学生先知道“守株待免”的故事,再动手摆拼,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能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七、作业设计

请你用你喜欢的颜色、喜欢的图形,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图贴在自己卧室里。

第四单元第4课第节授课时间月日

动手做(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意识。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来发展学生的能力。

一.基础训练。

二、探知导学。

三、巩固训练。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小棍

展示学生的作品

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认识四边形、五边

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

图形。

(一)基本训练

1、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的特点。

(二)探知导学

1、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许多平面图形,你们知道了吗?

利用这些图形组合,可以创造出许多有趣、美丽的图案。

2、自学课本

出示教材P44页例图,提问:

看一看它们像什么?

(仔细观察)

这些图案与所给的名字是否符合?

指名回答每一幅图案是如何构成的,让学生尝试画出其中的某些图案(说一说)。

3、师生共同观察“数学万花筒”

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图形来编织美丽的图案,“数学万花筒”体现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