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秸秆还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
《hc秸秆还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c秸秆还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Word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县XXX镇秸秆还田公司,新近秸秆粉碎机、腐熟机、制棒机等设备,对XXX镇周边乡镇及XX市内剩余秸秆加以综合利用。
本项目为生态节能项目。
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3、农业部《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节录)》;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
5、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税务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财建)[2006]702号);
6、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2517号);
7、《吉林省节约能源条例》(2003年9月27日);
8、《吉林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9、《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2006年5月17日);
10、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1月);
11、其他相关专业设计规范及标准;
12、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1.7项目提出的背景
能源和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两大主题,能源状态决定生存状态,当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因能源短缺而受到很大制约时,社会对能源的关注也就随之热起来。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
大量的废弃秸秆焚烧及农药的播撒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因此,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物对于缓解这些矛盾具有积极的作用。
2012年XX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9.2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21.4万吨,秸秆资源总量为173.9万吨。
其中:
约17.4万吨秸秆用于直接还田;
24.3万吨直接焚烧和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
基于上述情况,结合产品市场需求状况和国家产业政策,XX县XXX镇秸秆还田公司有关技术人员经过市场调研、设备考察,决定采用生产线将对XX市剩余秸秆进行催熟还田处理。
1.1.8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8.1本项目的实施,即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项目的实施主要是利用腐熟剂对秸秆进行催化腐熟还田处理后,制成棒状固体,直接插入土壤中进行施肥处理。
一方面经过熟化处理的秸秆可提高土壤肥沃能力,提高单产。
另一方面它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减少了秸秆焚烧对大气污染。
净化了空气,改善了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因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1.8.5本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土地的流转,使得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
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安排近居民就业,切实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和特困群体的生活困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化解各种矛盾和隐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基本稳定,因此,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址:
XX县XXX镇村。
项目地点南临浑乌高速、北临202国道,交通便利。
1.2.2生产规模:
根据企业现有产品市场需求状况,本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腐熟秸秆棒1.38万吨。
1.2.3建设规模及目标:
厂区工程:
敷设给水外线150m;
排水外线150m;
供电外线250m;
厂区道路1800m2;
围墙443m;
大门1座;
深水井、污水井各1座。
建筑工程:
生产车间200m2、仓库200m2,办公室50m2,门卫室30m2,锅炉房20m2,新建晾晒场1000m2。
设备购置:
新购置生产线设备14台(套);
小型生物质颗粒燃料0.7MW锅炉1台;
变配电设备1套。
1.2.4主要建设条件
1.2.4.1市场条件
随着国际和国内能源的紧缺,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新型肥料的开发生产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能源战略之一。
目前,秸秆熟化还田技术在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国内也极具市场潜力,该产品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因此,国际、国内市场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1.2.4.2社会环境条件
目前,国家积极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及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项目,由于本项目符合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因此,能够得到社会各级政府及群众的积极支持,可见,社会环境条件很好。
1.2.4.3原材料供应条件
本项目原材料主要为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等由当地及周边木耳种植户提供,据统计,XX市每年可提供的41.7万吨剩余秸秆,XX县内可产生24万吨玉米、大豆、水稻秸秆,除去其他用途外,XX县每年可稳定提供4万吨剩余秸秆,本项目正常生产时每年所需各种原材料为1.64万吨。
可见,原材料供应条件很好。
1.2.4.4资金条件
吉林省XX县XXX镇秸秆还田公司具有先进的、科学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现建设资金已全部落实,完全能够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资金扶持的条件,因此,应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扶持。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指标
备 注
1
生产规模
吨/年
13824
吨
2
产品规格
2.1
长度
mm
6-9
2.2
直径
6
3
工作制度
3.1
年工作日
天
200
3.2
日工作班次
班/天
3.3
班工作时间
小时
8
4
原料消耗
17280
4.1
水稻秸秆
5760
4.2
玉米秸秆
6000
4.3
大豆秸秆
5520
5
燃料动力消耗
5.1
水
立方米/年
1200
5.2
电
万度/年
23.13
5.3
燃煤
33.44
5.4
柴油
8.15
总装机容量
KW
128
7
年综合能耗
tce
62.77
9
项目占地面积
平方米
8460
10
新增建筑面积
480
不含地下建筑物
10.1
生产车间
10.2
仓库
10.3
办公室
50
10.4
门卫室
30
10.5
锅炉房
20
11
职工定员
人
12
总投资
万元
350
12.1
建设投资
340
12.2
流动资金
达产年
13
年营业收入
2211.2
14
营业税金及附加
15
增值税
16
利润总额
103.38
17
年总成本费用
2107.82
18
所得税
19
年净利润
内部收益率
%
31.96
税前
21
投资回收期
年
22
财务净现值
424.87
Ic=8%,所得税前
23
盈亏平衡点
63.5
达产年值
1.3问题与建议
1.3.1问题
本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是原料来源为秸秆,且保证供应充足;
二是积极扩宽市场销售渠道,保证市场销售稳定。
1.3.2建议
本项目实施后,建议要按环保产品生产严加管理,建立科技保障体系,对各方面工作要落到实处,望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审批,早见成效,为缓解能源短缺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项目建设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随着农业连年丰收,秸秆产生量也逐年增多。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对于解决秸秆违规焚烧问题,稳定农业生态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秸秆利用的有利条件
2.1.1秸秆综合利用是缓解资源约束的重要补充。
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具有多用途和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也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
据测算,1亿吨秸秆中含氮50万吨、磷11.4万吨、钾114.8万吨。
2.1.2秸秆综合利用是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手段。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使用秸秆作为家用燃料,而选用商品能源等,传统的秸秆利用途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秸秆出现季节性、地区性、结构性过剩,大量秸秆得不到收集利用,每逢农忙期间,秸秆遍地焚烧现象依然严重,屡禁不止。
秸秆违规焚烧,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威胁交通运输安全,影响城乡居民生活。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可有效地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有助于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3秸秆综合利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秸秆的利用从农业、农村的原始利用扩展到工业化的多元深加工利用。
秸秆还田项目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
秸秆收集、加工、储存、运输均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2.2XX市秸秆利用现状
2012年,XX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9.2万公顷,总产量121.4万吨,其中水稻面积4万公顷,产量19.7万吨;
玉米20.2万公顷,产量25万吨;
大豆10.2万公顷,产量17.2万吨。
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普查培训教材计算,全州秸秆资源总量为173.9万吨,其中水稻20.9万吨,玉米123.1万吨,大豆27.6万吨。
目前XX市农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向:
一是用作燃料,这部分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52.5%左右,约91.4万吨;
二是用作牛、羊等家畜饲料,这部分占秸秆总量的22%左右,约38.3万吨;
三是用作稻草制品编织和造纸等,用量约占秸秆总量的1%左右,约1.7万吨;
四是用作栽培食用菌及其它等占秸秆总量的0.4%左右,约0.8万吨;
五是用作肥料,主要用于秸秆直接还田等,这部分约占秸秆总量的10%左右,约17.4万吨;
六是焚烧和丢弃,这部分占秸秆总量的14%左右,约24.3万吨。
总之,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应对气候变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农业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利国利民。
要充分认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深入研究和完善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配套政策措施,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工程,组织实施试点示范,建立秸秆收集体系,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商品化发展。
第三章生产规模与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