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4608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玉米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玉米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玉米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玉米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玉米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米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生产设备报价表

第一章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新建玉米加工车间

承办单位:

法人代表:

主管部门:

项目拟建地:

公司所在地齐齐哈尔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基地。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项目设计规模:

拟建设玉米深加工食品厂,日处理50吨玉米:

生产干玉米9吨,玉米渗4.7吨,玉米粉6.6吨,玉米胚0.7吨,饲料1.7吨等等。

项目能耗:

1、电力: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600KW,设计负荷为800KVA变压器一台,厂内设变电室满足供应生产用电;

2、蒸汽:

该项目用汽量最大为3.5顿/时,在当地选用4顿/时蒸汽锅炉2台,采暖期启动2台,非采暖期可轮换检修,保证生产生活用热;

3、供水:

该项目平均用水量20顿/时的自来水管线或自备深井一眼;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

其中自筹500万元,财政借款150万元,银行贷款1500万元,其他渠道解决100万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生产规模

日处理玉米

50吨

生产方案

干玉米

9吨

玉米糁

4.7吨

玉米粉

6.6吨

玉米胚

0.7吨

饲料

1.7吨

项目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基建投资

1000万元

生产设备投资

180万元

辅助设施投资

流动资金

生产办公费

原辅材料费

广告销售费

安装运输费

100万元

不可预见费

20万元

全厂定员人数

43人

管理技术人员

8人

生产车间人员

25人

辅助生产人员

10人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目前在我国玉米的种植主要在东北三省,而黑龙江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在世界粮食产量中,玉米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淀粉工业的发展使得玉米的深程度开发利用在今天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项目立足于产地的便捷条件和低廉成本,使玉米深加工具有较大的优势,项目拟建年处理10万吨的玉米加工生产线,投产后可年产淀粉、麦芽糖、玉米油、纤维蛋白饲料等10万多吨。

以现在的市场情况看,不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还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在世界玉米产业发展大趋势下,我国玉米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步伐随之加快。

产业结构上开始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拓展,区域结构上玉米产业重心开始由销区向产区转移。

1、从生产情况看,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在市场价格拉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高涨,玉米产量持续攀升。

2006年全国玉米产量1.43亿吨,比2001年的1.14亿吨增长了25.4%,6年平均增长4.2%。

2、从产业结构上看,国内以淀粉、饲料为主的初加工正在向变性淀粉、赖氨酸和化工醇为代表的精深加工乃至生化加工转变。

淀粉衍生物和乙醇下游产品的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并且取得了重大突破。

黑龙江省位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上,玉米人均占有量、商品量、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目前黑龙江省玉米加工企业已发展到了500多家,加工产品逐步由淀粉、酒精等初加工产品向发酵、精细化工产品过渡。

加工品种也已达到200多种,从寻常的淀粉,到用多元醇、乳酸等生产的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等,这些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纺织、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比如长春大成集团今年投产的年加工225万吨玉米、100万吨化工醇和100万吨差别化聚酯项目,技术水平很高。

大成集团已获得生物化工醇催化剂生产工艺技术、反应设备制造和化工醇生产工艺技术等几十项国家专利。

生产1吨化工醇只需1吨淀粉,消耗玉米1.42吨,消耗能源只有原设计水平的一半,玉米化工产品的成本只相当于石化产品的一半。

3、从区域结构上看,国内玉米产业发展的重心正在由销区向产区转移。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产区的玉米主要是运到销区加工,原因是产区投入不足,加工业发展缓慢,而沿海发达地区资本优势明显,玉米资源可以到这些销区配置资本。

近几年来,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开始向北方转移,产区玉米资源的比较优势得以彰显,配置资本的作用不断加强。

江苏、广东、福建等省的玉米加工企业以及中粮、华润等大型企业在产区的投资不断增加。

主产省玉米产量尚存巨大增产潜力,随着产区玉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原粮外调量减少,销区省份开始担心产区的加工业消耗掉过多的玉米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对此,未来十年内玉米总产量还能再翻一番,不仅能满足自身加工业发展需要,而且还能保证一定数量的原粮外调。

齐齐哈尔粮食主产区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农机化发展有较好的基础。

但农机装备较差,尤其是大中型农机具少,配套比例不足,全程机械化能力更低。

机械化作业主要是可以在抢农时提高作物播种、栽培质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肥力,可以及时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抗灾能力。

据估算,通过机械化生产,一斤玉米不仅能减少一毛钱的成本,还可以增加10%的产量。

玉米是重要的传统食品。

玉米子粒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

据研究,玉米中含有大量的镁,可促进体内废物的排除,抑制癌细胞的形成和发展,而且玉米中富含抗癌元素硒、维生素、粗纤维、锌等,可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使恶性肿瘤因得不到分子氧的供应进而得到抑制。

在许多发达国家,玉米被视为一种时髦的保健食品和“黄金食品”,如在美国上千种保健食品中就有2/5是以玉米为原料加工而成的。

近年来,玉米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其品种多样,需求上升。

如在加拿大、美国,将玉米制成玉米方便食品,食用时只需用水煮5—6min即可,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方便食品.

随着我国人民食品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用玉米制成的许多风味不同的方便食品也已受到普遍欢迎,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

由于玉米含有特殊抗癌因子一谷光甘太以及丰富的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等,利用现代食品工程技术可生产多种类的玉米食品。

随着食品机械和加工工艺的发明创新,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糁、玉米粉、玉米渣、特制玉米粉、玉米片、制成玉米糊、玉米面条、玉米饺子、玉米包子、玉米元宵、玉米饼干、玉米各种糕点等等。

玉米油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保健食用油。

普通玉米子粒中含油量一般在4%一5%,而油分的85以上集中在胚里。

玉米胚芽通过机械压榨法、浸出法直接提取玉米胚芽粗油,再经脱色、脱臭等工艺方法可制得玉米胚芽精油,供药用或食用。

玉米油被认为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含有10余种脂肪酸,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E,故玉米油的营养价值仅次于红花油和葵花油而优于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属优质食用油。

玉米油口味清淡,是一种比精制油更为纯净的食用油,同时还有预热时间短、油烟少等诸多优点,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欧美国家早已习惯食用这种少油烟、无油腻、热点高的“绿色食品”,,在国内外称之为享有“健康油”、“长寿油”等许多美誉。

玉米油除作食用外,还是人造奶油的原料,在工业上是制造润滑油、油漆涂料等产品的原料。

由于玉米油的上述特点,及营养价值高,味道好,不易变质,因而深受人们欢迎。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农业部联合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中指出:

要调整玉米深加工的区域分布和产品结构;

积极开发进入一日三餐的玉米方便营养食品;

推广投入少、污染小的干法玉米制糁制粉,制淀粉糖和发酵制品;

积极推动玉米胚芽制油,开拓国内外市场;

开展综合利用促进饲料生产,为解决玉米产大于销做出贡献。

根据上述精神,扩大玉米的工业利用,首先应是量大面广、能进入一日三餐的食品,这样才能规模化地推动玉米的产业化进程。

玉米主食以玉米为主料的主食,包括谷物早餐、即食粥、玉米,还有传统的玉米面发糕,经过精加工实现了工业生产,开始进入家庭。

我国3亿多城镇居民,主食中精米精面消费比例已超过70%,而玉米主食对于调整饮食结构,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玉米与大米、面粉相比,除了蛋白质中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不足以外,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脂类、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如叶黄素)等,均比大米、面粉要高。

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工玉米,可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可口的玉米主食。

在这方面,吉林走在全国前列。

该省年产6000吨玉米方便面盒面和碗面生产流水线已通过省部级专家鉴定;

年产6000吨玉米特强粉生产线,通过了国家轻工局专家鉴定,可用来制面条、饺子、馒头、发糕、面包等主食。

今后在城市居民中推出玉米制品的主食,作为调整饮食结构的措施,既有利于玉米消费,又有益于人民身体健康

预计市场需求量每年要扩大22%,在21世纪的头十年结束的时候玉米制品市场将增至现在的3倍多。

科技进步将使玉米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更具竞争力。

一、建设规模

拟建设生产线:

全干法日加工50吨玉米联产(即:

提胚、制糁、制粉)生产线。

1、10吨玉米水分含量在15-18%生产线一条(每吨毛玉米可生产900公斤干玉米);

2、10吨玉米生产玉米糁的生产线一条(每吨毛玉米可生产470公斤糁);

3、20吨玉米生产玉米粉的生产线一条(每吨玉米可产玉米粉330公斤);

4、10吨玉米生产玉米胚的生产线一条(每吨可产70公斤胚);

5、饲料加工的生产线一条(40吨玉米加工后残余物加工而成约为1700公斤);

二、生产品种及规格

1、产品品种

生产品种

小包装材料

小包装规格

大包装材料

1

丝袋

100公斤

2

1公斤

塑料箱

3

4

5

50公斤

2、产品产量

日产量

3、存储要求:

(1)干玉米、饲料按60天贮藏量设计;

(2)玉米粉、玉米胚、玉米糁、玉米胚按10天贮藏量设计。

三、原料供应

1、要求每天供应50吨玉米;

2、原料玉米的要求:

(1)水分:

14%以下不折扣;

14-16%超一扣一;

16-18%超一扣一点二;

18-20%超一扣一点三;

20-23%以上超一扣一点五:

23-25%超一扣一点五。

25-30超一扣一点七。

(2)、杂质:

0.5%以下不折扣;

0.5-3%超一扣一,3-5%超一扣二;

5%以上拒收或让步接收。

(3)对小粒品种的玉米一律拒收

(4)霉变粒:

1%以下不折扣;

1-3%超三扣一;

3-4%超二扣一;

4-6%超一扣一;

6%以上拒收或超一扣四让步处理。

(5)容重:

要求东北玉米容重必须达到660;

660-650g加扣2%;

650-640g加扣4%;

640-630g加扣6%;

630以下拒收。

(6)虫蚀粒:

虫蚀粒执行从0开始有六扣一。

3、产品的要求

(1)糁中无根冠(黑星);

(2)糁中无微皮、大皮;

(3)糁成色黄红亮;

(4)粒度均匀;

(5)糁中无白点灰粉;

(6)糁表面无菱角;

(7)粉色深黄;

(8)皮内应含少许粉状物,无大皮

(9)如需提胚:

胚的出品率不得低于7%,胚纯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