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损坏类型辨析第二组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4377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辨析第二组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辨析第二组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辨析第二组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辨析第二组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辨析第二组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辨析第二组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辨析第二组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损坏类型辨析第二组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辨析第二组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

作用:

为使路面能起到承受车辆载重、抵抗车轮磨耗,使路面厚度的确定比较合理。

保持表面平整的作用。

要求:

足够的强度,较高的稳定性,一定的平整度,适当的抗滑能力,减少环境污染。

贰:

路面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①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约占80%

②水泥混凝土路面,约占19%

③刚性组合式路面,约小于1%

叁: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大致有四点

①:

交通量的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超载严重,车辆渠化行驶。

②:

公路施工碾压或者压实度不足

③:

施工材料选用问题

④:

天气原因

肆:

沥青路面损坏具体类型

①龟裂

②块状裂缝

③纵向裂缝

④横向裂缝

⑤坑槽

⑥松散

⑦沉陷

⑧车辙

⑨泛油

⑩波浪拥包

⑩①修补

龟裂

v特征:

相互交错的裂缝将路面分割成形似龟纹锐角多边形小块;

裂缝宽3mm以上,多数缝距10cm以内,块的尺寸小于50cmX50cm

v成因:

通常是由于路面整体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的重复

作用下而引起的疲劳裂缝,另外基层软化,稳定性不足等原因也可能引起龟裂。

v程度:

轻度龟裂.中度龟裂.重度龟裂

判定依据:

轻度龟裂为初级龟裂,裂区无变形、无散落,缝细,主要裂缝宽度在2mm以下,主要裂缝块度在0.2~0.5m之间,损坏按面积计算。

中度龟裂为龟裂的发展期,龟裂状态明显,裂缝区有轻度散落或轻度变形,主要裂缝宽度在2~5mm之间,部分裂缝块度小于0.2m,损坏按面积计算。

重度龟裂特征显著,裂块较小,裂缝区变形明显、散落严重,主要裂缝宽度大于5mm,大部分裂缝块度小于0.2m,损坏按面积计算。

防治措施:

1)、在铺筑沥青路面前,应对土基、路面基层进行严格检测,发现有软弱层或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采取用石灰或水泥等加固土基或重做路面基层,直至达到消除软弱层,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2)、沥青面层所用的沥青标号,宜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施工季节气温、路面类型和施工方法等选用。

3)、沥青路买呢应按其试用期,进行中修罩面或大修。

4)、因土基、路面基层强度不足级引起的局部龟裂,应彻底挖除土基和基层,宜用原路面基层相同的材料填充,夯实后再做路面沥青层。

块状裂缝

由面层材料的收缩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形成的类似于龟裂的不规则裂缝。

A、面层材料的收缩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导致

B、配制的沥青混合料质量较差

C、当沥青路面上纵向裂缝出现后,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继续扩展,逐渐纵横裂缝交叉在一起,从而形成块状裂缝。

D、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组成级配与裂缝也有一定关系

轻度块状裂缝,重度块状裂缝

v判断依据:

轻度块状裂缝缝细、裂缝区无散落,裂缝宽度在3mm以内,大部分裂缝块度大于1.0m,损坏按面积计算。

重度块状裂缝缝宽、裂缝区有散落,裂缝宽度在3mm以上,主要裂缝块度在0.5~1.0m之间,损坏按面积计算。

1)、采用优质沥青,配制优良的沥青混合料,认真选择沥青面层的矿料级配和合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提高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

2)、选用合适的基层和底基层结构,结构各层应满足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增大沥青面层的厚度或将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最下层作成高抗疲劳层等,并保证上下层之间有良好的粘结。

3)、加强沥青路面的防水设计,在做好路表排水的同时,特别要做好路面结构排水。

要随时疏通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路面,从而影响路面强度和稳定性。

4)、沥青路面摊铺碾压成型后应加强保护,让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待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规范要求时方可开放交通。

竣工使用后的沥青路面,要经常保持清洁。

5)、加强对沥青路面的日常检查与维护管理,出现裂缝时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修复。

纵向裂缝

与道路中线先大致平行的长直裂缝,有时伴有少量支缝。

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路面不均匀沉陷或施工接缝质量或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缝,通常断断续续延绵很长。

轻度纵向裂缝,重度纵向裂缝。

v判定依据:

纵向裂缝是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的裂缝。

轻度纵向裂缝缝细、裂缝壁无散落或有轻微散落,无支缝或有少量支缝,裂缝宽度在3mm以内,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重度纵向裂缝缝宽,裂缝壁有散落、有支缝,主要裂缝宽度大于3mm,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v防治措施:

1).采用全路幅一次摊铺,如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跟,确保前后摊铺幅混合料热接缝。

2).分幅摊铺时,上下层的施工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

前后幅相接处为冷结缝时,应先将已施工压实完成的边缘切除,切线应顺直,侧壁要垂直,清除碎料后,宜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之预热软化,然后铲除敷贴料,并对侧壁涂刷0.3~0.6kg/m²

粘层沥青,在摊铺相邻路幅。

摊铺时控制好松铺系数,使压实后的接缝结合紧密、平整。

3).沟槽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必须达到要求。

4).拓宽路段的基层厚度和材料,应与老路面一致,原路基层应密实稳定。

铺筑沥青面层前,老路面侧壁应涂刷0.3~0.6kg/m²

粘层沥青。

沥青面层应充分压实。

新老路面接缝宜用热烙铁烫密。

横向裂缝

裂缝与路中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贯穿不管穿路幅的。

A、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足

B、沥青标号未达到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或不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

C、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缝

D、桥梁涵洞或通道二侧的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轻度横向裂缝,重度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与行车方向基本垂直的裂缝。

轻度横向裂缝缝细、裂缝壁无散落或有轻微散落,裂缝宽度在3mm以内,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重度横向裂缝缝宽,裂缝贯通整个路面、裂缝壁有散落并伴有少量支缝,主要裂缝宽度大于3mm,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2m)换算成面积。

1)、合理组织施预热软化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

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已摊铺压实的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碎料,然后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然后铲除敷贴料,并对侧壁涂刷0.3~0.6kg/m²

粘层沥青,在铺筑新混合料。

2)、充分压实横向接缝。

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3)、根据现行《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JTGF40-2004)按本地区气候条件和公路等级选取相应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缩裂缝,采用优质沥青效果更好。

4)、桥涵两侧填土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施工后沉降严重地段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

5)、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改性乳化沥青灌缝;

对于大于5mm的宽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SBS改性沥青)灌缝,以防雨水由裂缝渗入路面结构。

⑤:

坑槽

沥青路面坑槽由局部龟裂松散,在行车荷载和雨水等综合作用下导致部分混合料被带走,形成坑槽。

坑槽的产生可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施工缺陷,结构问题,以及环境条件等有关联。

轻度坑槽,重度坑槽

轻度坑槽坑浅,有效坑槽面积在0.1m²

以内(约0.3m*0.3m),损坏按面积计算。

重度坑槽坑深,有效坑槽面积大于0.1m²

(约0.3m*0.3m),损坏按面积计算。

1)、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画出所需修补坑槽的轮廓线。

2)、沿所划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

3)、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粉尘、杂物,并刷涂黏结沥青。

4)、填入沥青混合料(在潮湿或低温季节,宜采用乳化沥青拌制的混合料)并整平。

5)、用小型压实机具或铁制手夯将填补好的部分压实。

新填补的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

如果坑槽较深(7cm以上),应将沥青混合料分两次或者三次摊铺和压实。

6)、用烙铁板将坑槽四周烙平。

⑥:

松散

由于路面集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或散失而形成类似于坑槽的构造物,严重时产生坑槽。

A.沥青混合料低于摊铺和碾压温度,或碾压不及时

B.沥青老化,集料失去粘结力

C.沥青混合料潮湿或冒雨摊铺

D.低温施工,路面成型慢,在车辆作用下,嵌缝料脱落。

轻度松散,重度松散

轻度松散为路面集料散失、脱皮、麻面等表面损坏,损坏按面积计算。

重度松散为路面粗集料散失,脱皮、麻面、露骨,表面剥落、有小坑洞,损坏按面积计算。

1)、路面因嵌缝料散失出现轻微麻面,可在高温季节撒适当的嵌缝料,并用扫帚扫匀,使嵌缝料填充到石料的空隙中,对于轻微麻面也可用稀浆封层处治。

2)、小面积麻面可用棕刷在麻面部位涂刷稠度较高的沥青,再撒铺矿料。

3)、大面积麻面应喷洒稠度较高的沥青,撒适当粒径的嵌缝料,并使麻面部分中部的嵌缝料稍厚,周围与原路面接口要稍薄,定型要整齐,再碾压成型。

4)、因沥青用量偏少或低温施工造成的沥青面层松散,先将路面上松动矿料收集起来,待气温升至15°

C,按0.8~10KG/m²

的用量喷洒沥青,在均匀撒上3~6mm的石屑或粗砂。

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压实。

5)、如在潮湿季节,宜采用乳化沥青作封层处理。

⑦:

沉陷

路基路面有竖向变形,路面下凹一定深度。

A.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时厚度不均或粗细料不均引起的面层轻微下沉

B.基层局部强度薄弱,经雨水侵蚀,行车作用使其结构强度遭到破坏,引起路面沉陷

C.桥涵台背填土不均匀沉降引起

轻度沉陷,重度沉陷

v判断标准:

沉陷为大于10mm的路面局部下沉。

轻度沉陷深度在10~25mm之间,正常行车无明显感觉,损坏按面积计算。

重度沉陷深度大于25mm,正常行车有明显感觉,损坏按面积计算。

1).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黏层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与原路面齐平并压实。

2).因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矿料已松动、脱落形成坑槽的,应按照坑槽的维修方法予以处治。

⑧:

车辙

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

成因:

车辙的产生受内因和外因的综合影响,内因包括沥青混合料和路面结构设计,外因包括施工、交通、气候条件。

轻度车辙,重度车辙

车辙为轮迹处深度大于10mm的纵向带状凹槽(辙槽)。

轻度车辙,辙槽浅,深度在10~15mm之间,损坏按长度计算。

重度车辙,辙槽深,深度在15mm以上,损坏按长度计算,检测结果要用影响宽度(0.4m)换算成面积。

1)、路面车道在高温季节因沥青面层软化后车辆的作用侧向位移而形成的车辙,若面层仅有轻微变形,可以通过控制行车碾压使路面恢复平整。

车道表面因磨损过度而产生的车辙,

2)、应将出现车辙的路面开凿成槽,再将沥青、混合料填入槽内,摊平碾压。

3)、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如果已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削除马仔波谷部分喷洒或涂刷黏结沥青,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

4)、因面层与基层层间有不稳定的夹层而形成的车辙,应将面层挖除,清除夹层后,重做面层。

5)、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

⑨:

泛油

高温季节沥青被挤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