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施工方案884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3493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884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884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884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884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884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884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884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基处理施工方案884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884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01-45-2000)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与道路标识、标志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施工部位的概况分析

2.1工程的基本概况

本项目位于*******************。

在本项目区域内现状主要道路为三石路及京昆路(老108国道)。

*****************等级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为40m,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2.2线路设计

*******************路与***相交,全线设置两处平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345m,最小缓和曲线长度75m,道路定线全长为1722.389m。

2.3软基工程部位概况

软基地段属于K0+500~K0+550段、成整幅道路形式,在路基开挖过程中发现此段的天然路基为软基,根据现场勘查情况以及设计规范标准,现况软基不能做天然地基,应做置换处理,需换填级配砂石料作为地基处理,因现场软基地段深浅不同,为达到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要求,结合现场勘测,置换软基段最浅处不得低于50cm。

3.施工准备

3.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⑴在路基开挖过程中,道路里程K0+500~K0+550处发现天然地基为软基后,我项目部认真组织技术人员针对现场所出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并编制路基处理方案,对特殊过程、重点部位制定具体的处理方案,待方案批准后,组织对各工种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⑵组织技术及管理人员对出现软基(翻浆)的施工现场周围进行周密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性地制定处理和预防措施。

⑶组织技术及测量人员检查验收控制桩,并做好控制桩保护工作。

⑷配备齐全有效的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制定技术资料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资料管理体系。

3.2.劳动力组织准备

⑴为全面落实施工安排的组织保障,更好组织施工,切实加强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公司拟调派技术、质量、材料、政工、安全、经营等方面有较强能力的人员组成的项目经理部。

⑵根据劳动力计划和工期安排,选择良好的专业施工队伍,选择有较强施工组织能力、信誉高、肯吃苦的劳务队伍施工。

⑶根据开工日期和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需用计划,及时组织劳动力和物资、机械设备进场。

⑷进场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员入场教育,对重点工序、新工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召开动员会,做好特殊工种的准备工作。

3.3.物资设备准备

(1)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在软基处理前做好物资材料堆放的临设工作。

(2)根据主要机具需用量计划,及时组织机械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保证使用。

(3)机械设备尽可能采用自有设备,特殊设备采取租赁形式,专用设备、检测及试验设备均为自备,各种设备根据工序及进度计划提前进场。

4.主要施工方法

4.1测量工程

工程测量的依据:

施工图纸、《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1、测量控制原则

对现场软基地段的测量数据认真进行复测,若在复测中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需重新进行复测,并上报监理协商,如误差确超出范围,需重新交验测量数据。

在施工的道路路床上无控制网地段分别进行控制测量。

利用设计院或监理工程师所交的控制点和资料,在现况路面进行控制加密,尤其是在软基(翻浆)地段的重要部位,其所做测量控制网点的原则与加密点原则相同。

4.2施工方法:

(1)换填路基采用级配砂石作为换填材料,级配砂石置换软基段最浅处不得低于50cm,填料粒径不大于层厚的2/3(即40cm),粒径大于20cm填料控制在20%~30%,粒径在20cm以下的填料含量控制在10%~15%。

石料的强度大于15MPa。

(2)换填地段软土和淤泥清除后进行级配砂石填筑。

装载机和挖掘机及自卸汽车运输填料,推土机推平,大的空隙采用小石块、石屑塞缝;

推土机初平后采用压路机初压静压一遍,测量初压后的顶面高程。

之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由弱振到强振;

碾压3遍后观察顶面轮迹情况,如无明显轮迹,则测量顶面标高,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再测量顶面高程;

检测填石空隙率,如空隙率不能满足要求,则继续碾压,直至空隙率满足规范要求,即中硬岩填料下路堤填石空隙率≤24。

(3)路基开挖采用自卸汽车运送,并配备足够挖掘机;

路基填料根据试验采用合格的挖方弃土及级配砂砾,路堤填筑配备推土机、平地机、重型压路机,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组织施工。

4.3具体基底处理

路床施工中的基底处理,应按基底的土壤性质,基底地面所处的自然环境状态,同时结合设计对基底的稳定性要求等,采取相应的方法与措施予以处理。

⑴、首先进行地质调查,测定天然地基密实度和承载力。

⑵、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不陡于1:

10时,路堤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

在路堤高度小于1.2m的地段,应清除地表草皮。

⑶、在稳定的斜坡上,路堤基底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①、横向坡度为1:

10~1:

5时,应清除草皮。

②、横向坡度为1:

5~1:

2.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对基岩面土的覆盖层,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

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即在原地面挖台阶。

③、横向坡度大于1:

2.5或基底下有松软地层时,设计时应进行滑动检算。

施工中按照设计文件规定办理。

④、半填半挖和陡坡地段路堤,或基底有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做特殊设计,施工中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采取拦截引排措施,将地表水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并根据情况采取防渗加固措施。

⑤、路堤基底如耕地或松土时,如松土厚度不大于0.3m,应将原地面夯压密实;

当松土厚度大于0.3m,应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或采取其他土质加固措施。

经过水田、池塘、饱和粉细砂等松软地基时,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抛填片石,或填级配砂石及其他土等加固措施,保证基底坚固。

4.4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土方、路基工程

1)、雨期期间安排计划,应组织力量突击施工,并做好临时排水,配备足够水泵,防止雨水浸泡,必要时对坑壁采取防护措施,工力分段突击,完成一段再开一段。

2)、雨期前应选择因雨易翻浆处或低洼处等不利地段先行施工。

3)、雨季施工应适当缩小工作面,土方采用随挖、随运、随铺、随压实的方法,尽量当天施工当天成活,妥善安排好现场的排水和交通,切忌在全线大挖大填。

4)、路基每日完工前,应将表面平整作3%的横坡并压实,以避免积水浸软路基。

施工中遇雨要立即用机械将未摊平土方压实,以免雨水浸泡。

5)、开挖路基应在两侧路肩或人行道部位每隔适当距离挖出排水沟,以便雨水及时流至路外。

6)、施工地段低洼而又无排水设施,应设临时集水坑,用排水沟将雨水按地形汇集到适当地点,用临时水泵将水排出施工地段。

7)、雨后应对以下各点进行重点检查:

①、路拱及边沟等排水设施的排水情况;

②、碾压完成或未及碾压的路基排水及渗水情况;

③、路床积水情况;

2、石灰粉煤灰砂砾层

1)、及时与石灰粉煤灰砂砾料厂联系,根据天气情况进料。

2)、充分利用两次降雨间隙,分层抢铺粉煤灰,立即拌和均匀后,随即摊铺成活。

3)、石灰粉煤灰砂砾到场后,边摊铺边碾压,对于摊铺好的混合料应在雨前或冒雨进行初压,雨停后再碾压密实。

3、沥青混凝土底面层

1)应在路肩两侧适当距离挖出排水沟,以排除雨后积水。

2)雨后底基层潮湿未干或泥土未清除干净不得摊铺沥青混凝土。

3)雨季应注意收听气象预报,并加强与沥青厂联系,遇雨立即停盘。

雨前抢铺压实已到场沥青混凝土。

4)对于不符合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混和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5)当遇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不用,更换新料。

步道砼基础施工

5施工注意事项

5.1施工注意的事项

1、施工前应先按定线坐标实地放线,核实无误后再施工。

2、本工程为道路施工,道路南侧边坡土质较差,确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或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道路的安全施工。

3、施工时应各标段提前进行沟通,并落实平纵的衔接以及人行道结构尺寸、颜色等的统一,避免一条路出现平纵衔接不上、尺寸颜色不统一等。

4、施工时应加强各专业之间的联系配合,如发现矛盾,及时与有关专业设计人员联系共同协商解决,未经设计人同意不得随意变更设计内容。

5、与现况道路相接处,施工前需核实现况路的路面高程及平面,以便路口处相接平顺、自然,处理好道路低点,不得出现积水或排不不畅等现象。

有问题及时与设计人联系。

6、回填及路基施工时须注意采用适宜的碾压方式,保护管线安全。

7、检查井两及管线两侧应均匀还土,回填土面高差不得超过0.3m,并分层夯实。

8、路段内两部及规划管线较多,如遇电气设施位置与其它专业发生矛盾时,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调整。

⑹、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进行压实工艺试验。

通过土工试验和现场工艺试验,确定适于路基填筑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碾压机械,确定不同填料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静压及振动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从而确定一套合理的路堤填筑施工工艺参数。

5.2压实工艺试验

⑴、试验目的

①、确定基床及其以下部分路堤大面积施工的施工工艺和有关工艺参数。

②、考核评价拌合、摊铺和碾压等关键机械设备配置的合理性。

③、考核K30平板载荷仪、灌砂法等仪器设备的可靠程度,为大面积施工确立有效的检测手段。

④、通过试验求得灌砂法和核子密度湿度仪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大面积施工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以便更加有效地做好质量控制。

⑵试验准备

①、填筑材料室内试验

a、细粒土:

(a)颗粒分析试验(b)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和颗粒比重试验(c)液、塑限试验(d)击实试验。

b、粗粒土:

(a)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b)颗粒分析试验(c)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试验。

b、岩块(填石):

(a)颗粒分析试验(b)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②、科学选择运输、摊铺和碾压等关键机械设备

③、场地的选择和平整

在大面积路堤分层压实施工前,选择一块基床底层及基床下部已严格按有关工艺规则碾压,并已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宽度的试验场地。

在试验填料铺筑之前,对场地表面进行平整和清理,使其达到压实工艺规则规定的标准。

⑶、工艺试验

土工试验的方法按《公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执行。

①、细粒土填筑工艺试验

a、填料的铺筑

将试验选用的填料,运到已准备好的试验场地,材料堆卸后,按照压实工艺规则要求,用推土机推平,对不同的压实机械,采用不同的虚铺厚度:

对于重型压实机械,虚铺厚度为30~35cm;

并使表面平整。

用这种方法,在试验场内铺成依次连续的填料试验段,试验段以铺填晾晒的时间来控制其天然含水量的数值,必要时采用人工处理方法,确定试验段含水量数值。

路堤宽度要加宽,以避免填料横向挤出。

b、填料的压实和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