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起重机维护检修规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3354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式起重机维护检修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门式起重机维护检修规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门式起重机维护检修规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门式起重机维护检修规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门式起重机维护检修规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门式起重机维护检修规程Word格式.docx

《门式起重机维护检修规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式起重机维护检修规程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门式起重机维护检修规程Word格式.docx

7检查定滑轮处钢丝绳的缠绕状况及磨损状况,对滑轮轴注油润滑

(3)半年检

1检查各机构制动器的闸皮磨损情况,更换已损坏机件,对各转动部位注油润滑

2检查电磁铁的极面,清除污垢,检查短路环、电磁铁线圈及其接线连接状况

3检查并调整制动器的制动力矩、磁铁行程、闸瓦与制动轮间的间隙

4检查所有减速器的齿轮咬合和磨损状况,更换损坏机件,处理漏油现象、清洗后注油润滑,紧固所有连接螺栓和地脚螺栓

5检查保护及控制屏内各种电器元件,检查控制器、电阻器及各接线座、接线螺丝的紧固状况(要逐个紧固)

6紧固起重机上所有连接螺栓

7检查大、小车车轮的运行状况,轮缘及滚动面的磨损情况,对轴承润滑

8检查所有电器设备的绝缘状况,对于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予以更换

9检查主梁、端梁各主要焊缝是否开焊、锈蚀等现象,各主要受力部位有无疲劳裂纹,各种护栏、支架是否完整无缺

2.维护保养的种类及内容

⑴日常保养

1清扫司机室和机身上的灰尘和油污

2检查制动器间隙是否合适

3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4检查各传动部位连接螺栓是否牢固

5检查电器部分各触头是否密贴吻合

6检查集电器的滑块在滑线上的接触情况

7检查电铃、限位开关、防风夹轨器等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⑵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每300h一次(指机械运转小时)

1日常保养全部内容

2按要求进行钢丝绳、齿轮联轴器、制动器各铰点、限位开关各转抽、链条等的润滑

3检查减速器的油面、是否在油标刻度线间

4检查钢丝绳压板螺栓是否紧固

5检查柱销联轴器弹性圈的磨损情况,间隙超过2mm的应更换

6检查制动轮和销轴的磨损情况,弹簧有无裂纹和永久变形

7检查各滚动轴承运转是否正常

8检查电动机和销轴的滑环和碳刷的磨损情况;

清除灰尘、积碳

9检查管口处导线绝缘层的磨损情况

⑵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一般每间隔1200h一次

1一级保养全部内容

2滚动轴承加油

3检查长行程和液压电磁铁油量及润滑情况

4清洗开式齿轮和链条上的脏油重新注油

5检查起升机构和吊钩、联轴器、减速器齿轮的磨损情况

6检查所有电器设备的绝缘情况

7检查控制屏、保护盘、控制器、电阻器及各接线螺钉是否紧固

二、起重机的润滑

起重机的润滑是保证起重机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确保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1、润滑的原则

凡是有轴和孔配合的机械摩擦部位,都要定期进行润滑。

2、润滑点的分布

1各齿轮联轴器

2各减速器

3各轴承箱、轴承座

4钢丝绳

5各电动机轴承

6各种定滑轮及动滑轮

7吊钩滑轮轴承两端及吊钩螺母下的推力轴承

8制动器上各铰接点

9长行程制动器和液压制动器的活塞部分

10电缆卷筒、电缆拖车、悬挂式供电装置的轴承

11反滚轮

12继电器

13抓斗上、下滑轮轴导向滑轮及各铰接轴孔

14夹轨器上齿轮、丝杠及各铰接点

15防风器各支撑轮、导向轮轴承或轴孔

3、润滑注意事项

1润滑材料必须保持清洁

2不同牌号的润滑油脂不可混合使用

3经常检查润滑系统的密封状况和输脂情况

4选用适宜的润滑材料按规定顶起润滑

5应用压力注油法添加润滑脂,尽量做到把润滑脂推送到摩擦面上,尽量避免用涂抹的方法添加润滑脂,以防止润滑脂不能推进到摩擦面上

6对温度较高的润滑点,要相应的增加润滑次数并装设隔温或冷却装置

7潮湿的地方不宜选用钠基润滑脂因其吸水性较强而容易失效

8没有注油点的传动部位应定期用稀油壶滴注润滑,将稀油送至传动缝隙中,以减少机械的磨损和锈蚀

9人工操作加注润滑材料时必须全车停电

10采用油池润滑应定期检查润滑的质量,加油时应达到油标尺规定的刻度

11凡更换油脂时,务必做到彻底除旧换新,清洗干净良好

表1典型零部件润滑材料及润滑材料添加时间

序号

零部件名称

润滑时间

润润滑条件

润滑材料

1

钢丝绳

一般15—30天一次

1把润滑脂加热到50-100℃浸涂至饱和为止

2不加热涂抹

1钢丝绳麻心脂(Q/SY1152-65)

2合成石墨钙基脂润滑脂

(SYB1405-65)或其他钢丝绳润滑脂

2

减速器

使用初期每季换一次,以后可根据油的情节情况半年至一年换一次

夏季

 

冬季

1不低于-20℃

2低于-20℃

用HL30齿轮油(SYB1103-62S)

用H120齿轮油(SYS1103-62S)

冷冻机油

3

开式齿轮

半月一次,每季度或半年清洗一次

1工作温度在-20-50℃

2高于50℃

3低于-20℃

明齿轮脂(HGL-26-73)

4

齿轮联轴器

每月一次

1可以采用以任何元素为基体的润滑脂,但不能混合使用。

冬季宜用1、2号,夏季宜用3、4号

2用工业锂基润滑脂冬季用1号,夏季用3、4号采用1、2号特种润滑脂

5

滚动轴承

3,6月一次

6

滑动轴承

酌情

7

卷筒内齿轮

大修时加满

8

液压电磁或

液压推杆

每半年跟换一次

1高于或等于-106℃

2低于-10℃

125号变压器油

210号航空液压油

9

液压缓冲器

10℃以上

20℃一下

1沸水40.17%,甘油57.7%,铬酸钾2%,氢氧化钠0.13%,或甘油和沸水各50%

2锭子油或变压器油

10

电动机

年修或大修

1一般电动机

2H级绝缘和湿热地带

1复合锂基润滑脂

23号锂基润滑脂

三、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产生溜钩的原因

⑴制动器工作频繁,使用时间较长,其销轴、销孔、制动瓦衬等磨损严重,致使制动时制动臂及其瓦块产生位置变化,使制动力矩发生脉动变化。

制动力矩变小,就会产生溜钩现象。

⑵制动轮工作表面或制动瓦衬有油污,有卡塞现象,使制动,摩擦系数减小而导致制动力矩减小,从而造成溜钩。

制动轮外圆与制动瓦中心线不同心,径向圆跳动超过技术标准。

制动器弹簧张力脚下降,或螺母松动。

制动弹簧材质差或热处理不符合要求,弹簧已疲劳、失效

长行程制动器的重锤下面增加了支持物,使制动力矩减小。

2.排除溜钩故障的措施

1磨损严重的制动器闸架及松闸器,应及时更换,排除卡塞物。

2制动轮工作表面或制动瓦衬要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干净,去掉油污。

3制动轮外圆与孔的中心线不同心时,要修整制动轮或更换制动轮。

4调紧主弹簧螺母,增大制动力矩。

5调节相应顶丝和副弹簧,以使制动瓦与制动轮间隙均匀。

6制动器的安装精度差时,必须重新安装。

7排除支持物,增加制动力矩。

四、小车“三条腿”问题及解决办法

1.小车“三条腿”的概念

所谓小车“三条腿”,是指小车在运行中,4个车轮中只有3个接触轨道,一个悬空。

门式起重机的小车车架由于其跨度小,刚性很大,容易产生“三条腿”现象。

“三条腿”现象发生在小车运行中,特别是启动和制动时,会造成车体扭晃、运行不稳、走斜卡轨及整台起重机振动等故障。

2.小车“三条腿”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因

⑴小车某一个车轮在较长一段运行距离内,始终处于悬空状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

第1、4个车轮的轴线不在一个平面内,即使车轮直径完全一样,也会有一个悬空;

第2、4个车轮的轴线在一个平面内,但有一个车轮直径明显较小,或处在对角线上的两个车轮直径太小。

小车同侧的两个车轮在经过某一段轨道时,交替地不与轨道接触,即局部地段出现“三条腿”现象。

造成原因:

首先,可能是轨道不平直,当小车轨道局部地段有凹陷,小车经过这个地段就会出现3个轮着轨、1个轮悬空的现象;

其次,如车轮直径不等、轨道凹凸不平两种因素同时出现,也会产生“三条腿”现象。

3,小车“三条腿”的综合检验

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多数是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引起的,这时只能推动小车,逐段综合分析,找出“三条腿”的原因。

检查时,可准备一套塞尺或厚薄不同的铁皮,将小车慢慢推动,逐段检查。

如在整个行程中与一个轮悬空,而车轮直径又在公差范围之内,那么就是那个悬空的车轮轴线偏高;

在推动过程中,只有局部地段出现“三条腿”时,在出现间隙的地方塞入厚薄合适的铁皮,将小车继续向前推,当下一个轮进入上一个轮的位置,仍然出现“三条腿”,那么说明此处轨道偏低,同样也可以分析出车轮的偏差,或其他综合情况。

4,小车“三条腿”的修理

1车轮修理

小车的四个车轮不在一个平面内,应调整车轮。

调整时,可铲除悬空轮的轴承箱的水平键板,在水平板与端梁弯板之间加入适当厚度垫板来调整车轮的高低。

一般情况下应尽量调整被动轮。

2轨道修理

1轨道水平高低偏差的修理:

如小车同侧的两个车轮经过某一段轨道运行时交替地不接触轨道,这就是因为桥架主梁变形而引起轨道局部凹陷,可用加垫板的方法来调整轨道。

当凹陷严重时,应通过修理主梁的拱度来解决。

修理过程中,如需要铲开原有轨道压板时,应尽量避免用气割或碳弧气刨来割开,最好使用风铲,以防加热时轨道下面的主梁发生下弯等永久变形。

2轨道直线性的修理:

首先用拉钢丝的方法进行检查,发现某段轨道弯曲,可用小千斤顶校直。

校直时,先把轨道压板松开,在轨道弯曲最大位置的侧边焊一块定位板,作为千斤顶的定位板,用千斤顶顶压校直,然后去掉定位板,重新把轨道固定好。

5,小车打滑及车体走斜

1小车打滑的原因

1主动轮压不等。

由于轮压小的轮子产生的摩擦力小,故轮压小的车轮就会打滑。

2小车“三条腿”发生在主动轮的也可能打滑。

3轨道上有霜雪或轨道上有油污也可能打滑。

4驱动力过大(一般是电动机选择偏大),或启动时间短,很容易打滑。

5由于制动器选择偏大,制动时间短,在小车制动时,易产生打滑。

2小车走斜的原因

起重小车传动轴上某一个键松动或两个驱动轮有一个卡塞、小车三条腿、小车某个驱动轮打滑都会使小车走斜、“啃道”;

若两条轨道标高偏差过大,当小车运行到这一区段,车体就会迅速靠向低的一侧并且走斜,同一条轨道直线性不好,甚至接头处轨道顶面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扭斜,小车运行到这一区段也会突然走斜;

此外车轮安装偏差过大,也会使小车走斜

五、大车“啃轨”的安全检查

起重机正常行驶时,车轮轮缘与轨道应保持有一定的间隙(20~30mm)。

在起重机运行中,由于某种原因使车轮与轨道产生横向滑动时,车轮轮缘与轨道挤紧,增大了它们之间的摩擦力,致使轮缘和钢轨磨损,这种现象就叫“啃轨”。

“啃轨”是车轮与轨道摩擦力增大的过程,也是车体走斜的过程。

严重时很快就会使车轮和钢轨磨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