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部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3203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部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部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部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部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部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部编文档格式.docx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部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部编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部编文档格式.docx

(1)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

(2)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

(3)不回读。

二、记录阅读时间,检查阅读效果

1.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记录阅读时间。

2.下发检测题,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交流如何“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阅读方法。

4.学生默读课文,尝试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5.教师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简要介绍什么是搭石。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具体写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点明主旨,揭示搭石承载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三、再读课文,引发思考,解决问题

1.题目引发思考。

同学们,齐读课题。

在快速阅读课文后,你对题目有了怎样的理解?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3.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用已有学习方法学习生字、词语。

(2)找出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并批注相关语句,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4.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和注意事项。

预设:

(1)“绰”不要误读成“zhuó

”。

(2)借助偏旁或结合词语识记,理解“汛、谴、懒”等字。

5.检测学生识字情况。

6.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把字写好的方法。

7.指导学生关注易错字的书写。

如“懒、衡”为左中右结构,三部分要写得匀称;

书写“隔”字时,右边的“冂”中是一“横”,不要写成两“横”。

第2课时◆课时目标

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语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这篇课文,你能不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搭石的特点呢?

(美)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搭石的美。

二、细读课文,感悟美好心灵

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

人们走搭石的哪些画面让你感受到了美呢?

边读边画。

(1)摆搭石

1.生找句子。

出示: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范读)

2.师:

“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肯”几个词强调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强调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指导学生读。

3.老人生怕搭石不稳,在上边反复地踏。

从老人反复踩踏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什么?

(奉献美、心灵美)

4.生齐读,师生合作读。

(二)走搭石

1.那一行人怎么走搭石呢?

指名读句子。

每当上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2.体会“协调有序”。

从哪里可以看出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3.师:

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人刚抬起脚来,后面的人就紧跟上去。

谁也不抢路,谁也不突然止步,这叫——协调有序。

是不是事先排练好的呢?

(不是)由此可见,人们之间的——和谐美。

4.听,他们在协调有序地走着,你听见什么声音了吗?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你还看到了什么?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5.是啊,每当下工,一抹夕阳照在小溪上,溪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着一缕一缕的光彩,听着潺潺的流水声,附着嗒嗒的脚踩搭石的声音,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美丽和谐的画面。

(齐读)

(三)让搭石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经常到山里的人……理所当然的事。

(1)自由读第一句话,想象当时的情景,两人碰面会说些什么?

同桌之间表演一下,并指名上台表演。

从中你发现了怎样的美呢?

生自由发言。

(谦让美)

(2)这种事情是不是经常发生?

你从哪里知道的?

(经常、大概)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多么令人感动呀,你会怎样去读?

指名读。

(3)那如果是老人来走搭石,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出示句子)齐读两遍。

你们能做做“俯下身子”这个动作吗?

(请学生在座位上做动作)

师:

多好的年轻人,老人没有向年轻人表示谢意,年轻人会生气吗?

(不会)

为什么?

(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透过这个“俯”字,你看出了什么?

(敬老美)

2.多么善良、多么朴实的父老乡亲啊!

他们美好的行为,美好的心灵,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齐读这段话。

3.指导朗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读出画面和语言节奏的美。

三、总结感悟

也许有一天,小溪上会架起一座座小桥,家乡的搭石也会逐渐消失。

但搭石会永远留在刘章爷爷心中,永远留在家乡人们的心中,搭石带来的美丽的风景、美好的情感会代代传承下去。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再次体会搭石带给我们的美。

[教学板书]

5搭石

6将相和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3.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

4.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1.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

2.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重点)

一、游戏导入

1.组织学生做“词句快读”游戏。

课件出示一些词语和句子(显示时间不超过三秒)

从易到难地显现,让学生快速地读。

每组词语或句子闪现后,让学生说说刚刚看到了什么内容,并且自己是如何读到屏幕内容的。

2.引导学生明确“连词成句地读”就是一眼过去,要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句子,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二、实践方法,检测阅读效果

1.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2.检测学生的实际阅读效果。

3.了解阅读效果,学生交流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使用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连词成句地读,尽可能扩大视域,如,读“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一句时,能一眼看到一整句话就比看到“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要快得多。

再如,读“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一句时,如果按照逗号的间隔拆开来读,就比较慢,如果眼睛直接扫过一整句话,就快多了。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学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将”“相”分别指的是谁?

他们为什么和好,之前又为什么不和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并有意识地用学过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相完璧归赵带璧换城;

知道秦无诚意,送璧回赵。

立功,官至上大夫。

渑池会面以死相拼,让秦王为赵王击缶。

维护国家尊严。

又立功,官拜上卿。

负荆请罪避免与廉颇见面,回车退避。

与门客陈说利害。

将带兵至边境,作好抵御秦兵的准备。

居功自傲负荆请罪和国家利益为重

3.理清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讨论交流后明确:

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第1~9自然段)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第10~14自然段)渑池会面;

第三个故事(第15~17自然段)负荆请罪。

四、学习“完璧归赵”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

(起因: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

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

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在文中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1)出示句子:

蔺相如看这情形……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以城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毛病,巧妙地把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地表现了他的机智。

(2)出示句子: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

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以看出他机智过人。

3.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

进一步了解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五、总结

1.总结学习“完璧归赵”的阅读方法。

2.师小结:

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之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

请同学们预习第二个故事“渑池会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学习“渑池会面”“负荆请罪”的故事,根据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难点)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赵王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两个小故事。

二、学习“渑池会面”

1.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整理: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蔺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出示句子:

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1)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特点?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在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而蔺相如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所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2)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4.小结过渡:

在渑池会上,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

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职位就能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

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

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

三、学习“负荆请罪”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廉颇不服气,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2.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分析蔺相如的行动、语言。

①行动:

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②语言: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从蔺相如的行动和语言中,你感受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感受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高尚品质。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蔺相如的行动、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①语言:

“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