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37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186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37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都市37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成都市37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成都市37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成都市37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37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成都市37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37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市37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成都市37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成都市37中学2019-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内容预览:

成都市37中学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

(全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

走进2019年的九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

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

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

A卷(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9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A)

A、我听见有人在啜(chuò)泣,正纳罕(hàn)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B、透明的翅膀收敛(liǎn)了,身躯微微颤(chàn)动,没有声响。

C、每一朵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jīn)的笑容,就要绽(zhàn)开似的。

D、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shù)了那烦人的聒(guō)聒。

(2)下面句子中书写没有错误的是(C)

A、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戒。

B、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零丁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C、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

D、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暄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3)选出用词不当的一项是(B)

A.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而应正确对待自己。

B.听了这个笑话,在座的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意思重复)

C.听到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D.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二、阅读《童趣》,完成习题(每题3分,共9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A、项为之强:

通“僵”,僵硬

B、果如鹤唳云端:

鸟鸣

C、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子(鞭打)

D、盖一癞虾蟆:

原来是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

例:

使之冲烟而飞鸣

A、观之,兴正浓B、驱之别院

C、为之怡然称快D、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其它为代词)

(6)请找出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

A、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

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隐含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B、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观蚊如鹤的画面。

这里作者不是单凭眼去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象来感受画面,从而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C、课文第3自然段写神游山林的乐趣,这里不仅有前面所述的观蚊为鹤的逼真感,更突出视大为小,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应该是“视小为大”)

D、这是一篇追记作者童年生活情趣的散文,课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三、翻译与默写(共10分)

(一)翻译(4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文:

_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

_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____

(二).古诗词默写(6分,一句1分)

1、默写原句(任选两组)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理解性默写(任选一组)

(4)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句与“花”有关的完整的诗句。

(5)写出一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完整的诗句。

四、阅读《蝉》一文,回答问题。

(12分)

今年,蝉鸣得早。

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

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

曾这样问:

何必聒聒?

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

知道吗?

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

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

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

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哦!

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1、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短文主旨的一句话。

(2分)

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

抑在哪里?

扬在何处?

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

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的含义。

(3分)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

“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4、从结构上看,短文结尾一句照应了前文哪一句话?

(2分)

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5、“哦!

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作者从蝉的生命意义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请用自已的话来概括。

(2分)

五.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可它又鲜活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去追寻了理想,从生活中的小事感悟了深刻的人生启迪,在蝉、贝壳、藤萝花的触动下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索,而童年的乐趣又是多么真挚地铭刻在我们心间。

是呀,世间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值得我们珍惜。

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2)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3)不能以话题为题目

B卷(满分5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12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3分)

问其故(原因)孰为汝(你)多知乎(知道,知识)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孔子不能决也:

孔子不能断定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3.两个小孩为什么笑孔子(用原文回答)?

(2分)孔子不能决也。

4.请用《论语十则》中的话来回答孔子对于做学问所持有的态度。

(3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现代文阅读。

(24分)

(一)名著阅读(6分)

5.名著积累。

(6分)

(1)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请列举三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与精读结合,做读书笔记

(2)《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可以配合课文,深入学习冰心的作品时,可以阅读《繁星》、《春水》。

请问《繁星·春水》在内容上表现了哪三个方面主题?

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18分)

父亲的自行车

余杰

①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

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②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

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

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

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

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

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

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③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

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簿。

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

“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

”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

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

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

因此,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

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

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

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

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运煤的火车,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小城。

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

“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

”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④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

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

“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

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锈成一堆废铁了。

”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

“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

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6.请概括写出全文表现父亲“称职”且体现父爱的几件具体事例。

(4分)①风雨无阻地接送儿子上下学;②认真辅导儿子的学习;③不远千里赶回来看望生病的儿子。

(3分。

意对即可

7.联系语境,品味下边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

“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