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简答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9884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简答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遗传学简答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遗传学简答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遗传学简答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遗传学简答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传学简答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

《遗传学简答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简答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遗传学简答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

(2)不出现典型的孟德尔式分离比;

(3)母本的表型决定了所有F1代的表型;

(4)遗传物质在细胞器上,不受核移植的影响;

(5)不能进行遗传作图

20.7紫茉莉叶的白斑遗传有何特点?

发生机制是什么?

特点是其后代的表型完全取决于结种子的枝条,正反交的结果不同。

发生机制是白斑的表型是由于叶绿体DNA突变,无法合成叶绿素。

由于突变基因在核外基因组上,因此受核

外遗传控制,属于典型的核外遗传。

20.8核基因组通用密码子和哺乳动物及真菌线粒体的遗传密码有什么不同?

在线粒体中AUA成为Met的密码子,而不是核基因的Ile密码子,只不过在哺乳动物

 

精品资料

中AUA还是起始密码子,而真菌中AUA只是延伸密码子;

在哺乳动物和真菌的线粒体中UGA是Trp密码子,而不是核基因的终止密码子;

AGA,AGG在哺乳动物线粒体中成为终止子,而不是核基因中的Arg密码子。

在真菌线粒体中,CCA是Thr密码子,而不是核基因中的Leu密码子;

CUG是Ser密码子,而不是核基因中的Leu密码子;

UAG是Ser密码子,而不是核基因中的终止子。

20.11比较一下叶绿体和线粒体中rRNA基因的组成。

叶绿体DNA上有编码23S、16S、5S、4.5SrRNA基因。

线粒体只有编码12S和16SrRNA

的基因。

20.12母体影响和核外遗传有何不同?

母体影响仍然符合孟德尔定律,只不过分离比推迟了一代表现出来,而且母体影响的基因仍然在核基因组中;

而核外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式遗传,无固定分离比,基因在核外基因组中。

20.13如何用实验区分母体影响、伴性遗传和核外遗传?

答:

无固定答案,只要实验可行,可以区分即可。

20.14酵母有几种小菌落?

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可以分为核基因突变型小菌落,中性型小菌落和抑制型小菌落。

核基因突变型小菌落是由于核基因中编码某些线粒体蛋白的亚基发生突变,这种小菌落与野生型杂交产生的二倍体是大菌落,该二倍体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分体中2个是大菌落,2个是小菌落。

中性型小菌落线粒体DNA基本上全部丢失,即没有线粒体功能,一旦与有正常线粒体的野生型酵

母杂交,这种突变就不会出现。

抑制型小菌落也不能合成线粒体蛋白,但是它与野生型杂交后,后代的呼吸功能介于野生型和小菌落之间,而二倍体减数分裂产生的四分体全为小菌落。

20.15两个椎实螺杂交,其中一个是右旋的,结果产生的后代再进行自交,产生的F2全部

为左旋的,问亲代和F1代的基因型应是怎样的?

F1代的基因型应为全部是dd,亲代亦然。

20.21什么叫做三系二区制种法?

答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系(胞质不育,核无法恢复育性),保持系(胞质可育,核无法恢复育性),恢复系(胞质可育,核可以恢复育性)。

二区是指在一个区内种植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另一个区种植恢复系和有优良性状的雄性不育系。

这种育种方法即称作三系二区制种法。

10.6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有什么差别?

常染色质间期染色淡;

中期染色深;

存在染色体大部分区域;

含基因;

复制早,可转录;

收缩程度大。

异染色质间期染色深;

中期染色淡;

处在着丝粒附近;

不含基因;

复制迟,不

转录;

收缩程度小。

10.9着丝粒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有何功能?

着丝粒的DNA序列称为CEN序列,CEN区存在关键的序列信息,即保守序列。

核心

着丝区由三个功能区组成。

中间的元件Ⅱ富含A、T;

左侧的元件Ι含有PuTCACPuTG(Pu

是嘌呤);

右侧的元件是保守区。

核心区两侧是核酸酶的高敏感区,而且核心区不和组蛋白结合。

其功能是使复制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可平衡分配到子细胞中。

10.10端粒结构特点是什么?

有何生物学功能?

(1)端粒有一系列的短的正向重复顺序,可以用通式Cn(A/T)m来表示。

(2)在端粒区域由一种特殊的不连续排列,产生单链断裂的形式,这种结构产生大的缺口(3)在端粒的最末端有发夹式结构封闭了末端(4)端粒的双链部分含有T2G4的顺序在3′末端,排列方向是朝着染色体的中心部位。

(5)端粒总是和一些非组蛋白结合。

生物学功能:

端粒用于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端粒是细胞分裂的时钟。

10.11什么叫做核型?

有何应用价值?

核型是一个细胞全套的中期染色体,也称染色体组型。

核型可以用来分析与先天异常和功能紊乱相关的染色体畸变。

如染色体缺失或交换等现象。

正常的动植物核型还可以作为分类学和系统学的重要依据。

10.12常见的染色体带型有几种?

因分带技术的不同,有C带、G带、Q带、N带、R带等不同技术。

相较核型而言,染色体在制片过程中会发生形态改变,造成染色体难以鉴别,核型区分就困难,分带技术就不会;

此外核型无法确定重复、缺失和倒位的存在,而分带技术可以;

核型不能用于基因定位,分带技术可以。

分带技术也可以像核型那样检验染色体畸变,并用于分类学和系统学。

21.1什么是突变?

突变有哪些类型?

突变是遗传物质中任何可检测的能遗传的改变,但不包括遗传重组。

突变按发生的细胞可分为体细胞突变和种系突变。

按发生水平可分为染色体畸变、基因组突变、基因突变和点突变。

突变按发生原因可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突变按发生的单个碱基的具体情况分为碱基替换、移码突变和缺失突变。

按突变效果又可分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沉默突变和中性突变。

按突变方向又可分为正向突变和回复突变。

21.2答:

AZT可以作为T类似物掺入DNA中,但是它是逆转录酶的底物而不是DNA聚合酶的底物,因此可以抑制病毒cDNA的合成,却不干扰正常细胞DNA的合成。

21.4突变率=8/94073=0.0085%

21.5自发突变是由哪些因素所引起的?

由2个主要因素:

(1)DNA复制错误

(2)自发的化学变化,如脱嘌呤和脱氨作用。

21.6放射线诱发突变的机理是什么?

放射线对DNA的作用主要是在同一条链相邻的两个嘌呤之间,或在双螺旋的两条链的嘌呤之间形成异常的化学键。

一般是相邻的T被诱导形成共价链,产生了胸苷二聚体。

由于胸苷二聚体的持续存在或未能修复,使DNA复制异常,造成突变。

21.7化学诱变剂分为哪几类,它们怎样会引起突变的?

可以分为3类

(1)碱基类似物,这种物质与正常碱基十分相似,可以代替碱基插入

DNA双链中。

但是它们往往含有两种异构体,分别对应配对于不同碱基。

当DNA复制时,就会发生碱基替换。

(2)碱基的修饰剂,这类诱变剂可以修饰碱基使得其化学结构改变,

改变与其配对的碱基,同样在复制时会发生错误。

(3)DNA插入剂,这种物质是扁平的化学分子,可以插入到DNA双链中,在复制时需要一个任意的碱基与之配对,因而造成移码突变。

21.9三碱基重复会引发哪些人来的遗传病?

包括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X-连锁脊髓和延髓肌萎缩、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21.17中性突变的意义何在?

中性突变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异,但不会引起表型的变异。

这种突变会造成基因的多样性,并且在进一步的突变下会造成物种多样性。

21.18点突变对多肽结构与基因表达的影响

点突变发生在不同地方会对基因和多肽有不同的影响,如果是移码或缺失突变,那么许多氨基酸都会改变,如果是无义突变,则基因无法正常表达,甚至失去功能。

如果是沉默突变,则对基因造成影响,但对多肽功能影响不大。

如果是错义突变,就会造成基因和少数氨基酸的改变。

21.21第二次突变会对第一次突变产生什么效应?

第二次突变因发生的位置不同,可以由不同的效应。

如果在原突变位点突变,可能会产生回复突变;

如果在其它地方突变,可能产生补偿性途径;

如果更一般地,对第一次突变可能没有任何影响。

21.22突变在进化中有什么作用?

突变不仅提供了进化的原始材料,创造了物种多样性。

虽然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但是那些少数的有利突变使生物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3.1重组有几种重要的形式?

根据DNA序列和所需蛋白质因子的要求,可有6种类型的重组。

分别是:

同源重组、位点专一性重组、转录重组、模板选择性重组、特殊重组、同源特异重组。

23.2断裂愈合重组模型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断裂愈合重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重组发生的时间,并重点突出了重组实际上是一个断裂和连接的过程,这实际是重组的本质。

但这个模型无法解释重组产物的不对称现象,即基因转变现象。

23.3模板选则模型存在哪些问题?

(1)模板选择模型提出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以另一条单体为模板进行复制这本身就违反

半保留复制的原则,即以一条双链DNA为模板合成另一条新的DNA双链,这属于全保留复制。

(2)在真菌中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单体的三线和四线交换,而模板选择模型仅限于二

线交换,此也难以成立。

(3)染色体的配对、交换应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而复制在S期,因此重组也不可能是和复制同时发生。

22.4什么是Holliday模型?

为什么这种模型能被广泛接受?

该模型包括这些步骤:

(1)同源染色体联会

(2)两条方向相同的单链被切断(3)游离端的氢链断裂,离开互补单链(4)游离端交叉地和断裂单链连接(5)连接成半交叉,

成为Holliday结构(6)分支点移动呈“十”字型(7)十字型的两臂旋转180o,成为中空的十字结构(8)经修补、连接后产生中间有异源DNA的双链。

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高等真核的重组和真菌中发现的基因转变现象。

尤其是近代H.Potter

等拍摄到了Holliday结构的电镜照片,因此该模型被广泛接受。

23.8什么是位点特异性重组?

这种重组涉及哪些蛋白?

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位点特异性重组是指重组发生在特殊位点上,此位点有短的同源序列,供重组蛋白识别。

重组过程涉及蛋白和功能因不同生物而异,如λ噬菌体在细菌att位点整合时,需要自身Int和细菌IHF基因的产物。

其中Int和IHF负责整合至细菌特定位点。

23.9位点特异性重组有需要短的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