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ABIDE使用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982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8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PLABIDE使用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MPLABIDE使用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MPLABIDE使用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MPLABIDE使用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MPLABIDE使用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PLABIDE使用方法.docx

《MPLABIDE使用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PLABIDE使用方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PLABIDE使用方法.docx

MPLABIDE使用方法

MPLABIDE的使用方法

1、新建一个工程

打开MPLABIDE,点击“Project”→“ProjectWizard”,出现如下窗口:

点击“下一步”,出现如下窗口:

这一步要选择器件,本实验用的的PIC18F452单片机,所以我们选择PIC18F452;选完后点击“下一步”,出现以下窗口:

这一步要选择编程语言,如果用汇编语言编程,则选择“MicrochipMPASMToolsuite”;如果用C语言编程(前提是必须安装C18编译器),则选择“MicrochipC18Toolsuite”;单击“下一步“,进入下面的窗口:

这一步要为新建的工程命名并确定存放路径。

点击“Browse“,如下图:

文件名为“new“,存放路径”E:

\myproject\new\new“,单击”保存“,如下图:

也可以直接输入工程名和存放路径。

之后单击“下一步“,进入下面的窗口:

这一步可以将已经编辑好的源文件添加到新建的工程里面,但也可以不添加,直接点击“下一步”,这相当于创建一个空白的工程。

这里直接点击“下一步”,如下图:

这是汇总窗口,可以检查上面各个选项的设置是否正确;若检查准确无误,则点击“完成”,这样就成功新建了一个空白的工程。

2、编辑源文件

单击“File”→“New”或单击快捷菜单即可新建一个空的源文件。

输入C语言源代码,如下图:

点击“File”→“Save”或单击快捷键保存,如下图:

保存路径应选择刚才新建的工程,这里保存文件名定为new.c,然后点击“保存”。

如果保存成功,则源代码里面的关键字会高亮显示,如下图:

把源文件添加到工程里面,如下图:

鼠标放在“SourceFiles”上,单击右键,选择“AddFiles”。

点击“AddFiles”后,出现下面的窗口:

选择刚才编辑好的源程序new.c,单击“打开”。

这样源程序就成功添加到工程里面了。

添加成功后如下图所示。

3、编译

编译前先要设置编译环境。

单击“Project”→“BuildOptions”→“Project”,或者单击快捷键,进入编译环境设置对话框,如下图:

这里要设置三个编译环境(或者说是搜索路径),分别是:

IncludeSearchPath、LibrarySearchPath和LinkerScriptSearchPath(即头文件搜索路径、库文件搜索路径和文件搜索路径),他们分别位于C18编译器安装目录下的h文件夹、lib文件夹和LKR文件夹下。

这里以头文件搜索路径的设置为例,其它两个路径的设置与之类同。

在“Showdirectoriesfor”里边选择“IncludeSearchPath”,点击“New”,如下图:

点击,选择c18安装目录下的h文件,然后单击“确定”,如下图:

三个编译环境全部设置完了以后,如下图:

单击“应用”,然后“确定”即可。

然后就可以编译源程序了。

选择“Project”→“BuildAll”,或点击快捷图标。

如果源程序没有语法错误且编译环境设置无误,则会出现下面的信息:

这说明编译成功。

4、调试

这里使用ICD2在线调试。

连接好ICD2,并给开发板上电,然后点击“Debugger”→“SelectTool”→“1MPLABICD2”,如下图所示:

如果操作成功,则会出现以下提示信息:

上一步操作成功后,点击“Debugger”→“Connect”,如下图:

如果操作成功,则会出现以下提示信息:

上一步操作成功后,点击“Debugger”→“Program”,如下图:

如果操作成功,则出现以下提示信息:

这时已成功进入在线调试环境,可以进行全速运行(“Debugger”→“Run”或快捷图标)、单步运行(“Debugger”→“Animate”或快捷图标)和设置断点(“Debugger”→“Breakpoints”或快捷图标)等操作。

5、下载运行

调试通过后,可以把程序烧写(也称作下载)到单片机里面。

点击“Programmer”→“SelectProgrammer”→“2MPLABICD2”,如下图:

如果操作成功,则会出现以下提示信息:

然后点击“Programmer”→“Program”或点击快捷菜单,即可把程序烧写到单片机里面。

若操作成功,则会显示以下提示信息:

点击快捷菜单(ReleaseFromReset)即可看到程序的运行效果。

 

测试工程实例:

跑马灯

1实验原理

在APP001开发板上,八个红色发光管D1—D8通过开关DSW3连接到PIC18F452单片机的PORTD[0:

7]上,如下图:

跑马灯运行电路设计图

当DSW3处于“on”状态且单片机端口D的某一位为1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就会点亮。

通过对端口D的每一位循环轮流给“1”,就可以循环点亮LED,即实现跑马灯的效果。

PORTD是一个双向端口,通过给端口D的方向寄存器TRISD赋值1或0,可以设置PORTD为输入或输出,即:

单片机端口D的某一位为1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就会点亮。

通过对端口D的每一位循环轮流给“1”,就可以循环点亮LED,即实现跑马灯的效果。

当最末位的被点亮时,再将“1”赋给第一位端口,每个二极管在点亮后设置一定的延时,从而使得效果更加明显清楚。

PORTD是一个双向端口,通过给端口D的方向寄存器TRISD赋值1或0,可以设置PORTD为输入或输出,

TRISD[i]=0:

PORTD[i]=output

TRISD[i]=1:

PORTD[i]=input

每个端口有三个用于操作的寄存器。

这些寄存器分别是:

•TRIS寄存器(数据方向寄存器)

•PORT寄存器(读取器件引脚的电平状态)

•LAT寄存器(输出锁存器)

TRISx寄存器控制位决定与该I/O端口相关的各个引脚是输入引脚还是出引脚。

若某个I/O引脚的TRIS位为“1”,则该引脚是输入引脚。

若某个I/O引脚的TRIS位为“0”,则该引脚被配置为输出引脚。

通过PORTx寄存器访问I/O引脚上的数据。

读PORTx寄存器是读取I/O引脚上的值,而写PORTx寄存器是将值写入端口数据锁存器。

在对I/O引脚电平驱动的值进行“读—修改—写”操作时会用到数据锁存器(LAT寄存器)。

在具体使用各I/O端口时,可参考数据手册,对寄存器赋值。

 

跑马灯程序流程图

2、设计步骤

(1)、打开MPLABIDE开发环境,新建一个C语言工程;

(2)、新建源程序,输入代码,编译、调试、下载;

(3)、观察实验效果,程序开始时运行跑马灯,注意开关DSW3都处于“on”状态。

3、源程序代码及注释

#include//头文件,使用p18f452单片机

#pragmaconfigOSC=HS//晶振选择HS模式(高速外部模式)

#pragmaconfigLVP=OFF//关闭低电压保护

#pragmaconfigWDT=OFF//关闭看门狗

//延时子函数,延时时间256*256*k*指令周期

//由于选择HS模式,APP001的晶振为16MHz,指令周期为四分之一振荡周期,//即0.25us

voiddelay(unsignedchark)

{

unsignedchari,j,m;

for(i=255;i>0;i--)

for(j=255;j>0;j--)

for(m=k;m>0;m--);

}

//端口D初始化子程序

voidinitial_PD(void)

{

PORTD=0x00;//端口D输出0

LATD=0x00;//端口D输出锁存器清零

TRISD=0x00;//端口D方向寄存器清零,即设置D为输出

}

//主函数,控制LED循环点亮

voidmain(void)

{

unsignedchari,j;

initial_PD();//初始化端口D

i=0x80;//控制LED循环点亮的变量

while

(1)//程序的主体是一个死循环

{

if(i==0x80)//最后一个灯亮时,转到第一个灯亮

i=0x01;

else//下一个灯亮

i=i<<1;

PORTD=i;

delay(3);//延时,保证每个灯点亮的时间不至于太短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