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诊疗常规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9663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科诊疗常规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康复科诊疗常规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康复科诊疗常规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康复科诊疗常规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康复科诊疗常规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科诊疗常规Word下载.docx

《康复科诊疗常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科诊疗常规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复科诊疗常规Word下载.docx

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

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

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

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

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

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

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

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1、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

2、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3、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4、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5、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

1、导线勿打圈和交叉,通过患者身体时用毛巾隔开。

2、注意极板有无破裂,接头处金属是否裸露。

3、感觉不良者,骨突出部位,皮肤出汗及电极下潮湿时,均易发生烫伤。

4、机器在治疗中和治疗

5、分钟内不能移动,夏季注意机器散热。

㈢微波疗法

适应症:

扭挫伤、肌肉劳损、血肿、肩周炎、术后浸润、术后粘连、慢性溃疡、前列腺炎、肺炎、支气管炎、心绞痛、盆腔炎、神经根痛、急性化脓性感染等。

活动性结核、出血倾向、妊娠、安置起搏器者、以及局部有金属异物者。

操作:

1、患者取适当体位,治疗头、颈、肩部的病人应戴防护眼镜,裸露治疗部位或穿单衣治疗。

选好辐射器,并安装于电缆接头于支架上,

连接必须紧密牢靠。

2、治疗区域及附近不应有金属物品,否则易引起灼伤。

睾丸与眼睛部位、骨骺未闭合者做好防护。

3、根据不同辐射器要求,将辐射器按要求的距离(5-10cm)或紧密接触对准治疗部位,接通电源,数分钟后治疗机内自行接通高压,

按所需要的治疗时间在仪器上定好时间,再按医嘱要求调节输出量。

4、治疗中要询问病人,有无过热的感觉,注意瓦特表指针是否在规定的剂量上,遇有异常及时纠正。

5、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发出提示音,关闭电源,移开辐射器。

6、每次治疗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20次为1个疗程。

7、工作人员不要停留在微波直接辐射区,有条件时应建立铜网屏蔽室。

注意事项:

1、局部感觉迟钝或血循环严重障碍者应用时应注意观察反应情况。

2、辐射器与同轴电缆的接触必须严密,同轴电缆应避免潮湿或弯折。

3、微波治疗机之吹风机如发生障碍,应停止使用。

未接上辐射器时,

不能开机器,以免损坏磁控管。

㈣特定电磁波(TDP)疗法

风湿性肌炎、非特异性关节炎、关节痛、扭挫伤、腰肌劳损、周围神经痛、冻伤、骨折后遗症、滑囊炎、术后粘连。

恶性肿瘤、重症动脉硬化、有出血倾向、高热、化脓性疾患。

操作:

1、治疗前对初诊患者必须告诉在治疗中应有的感觉,局部温度感觉障碍者一般不做TDP治疗。

2、辐射头一般固定在患部斜上方或旁侧外的20-60cm,根据患者感觉或皮肤温度调整距离,一般以舒适热感为宜。

3、治疗中应随时询问病人感觉,观察局部反应,有汗液擦干,必要时重调整距离。

4、面部照射需保护眼睛,以免眼睛发生干涩。

5、每次治疗时间40-50分钟,每日1-2次,10-20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皮肤感觉障碍,循环障碍,瘢痕或植皮的患者及老人治疗时要经常询问,观察反应,以免烫伤。

2、治疗时,患者大能随意移动患部,以防碰触灯具,引起烫伤。

3、治疗中患者如诉有头晕,疲乏无力等不适时,应停止治疗。

㈤牵引疗法

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等。

恶性肿瘤、结核、骨折、脊髓压迫症、突出的椎间盘碎裂、急性损伤、严重的骨质疏松、颈椎病术后、腰椎感染、腹疝、动脉瘤、严重痔疮、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肺功能障碍、孕妇等。

操作

1、检查传感器,电机及电源线连接是否良好。

牵引绳是否在滑轮槽内。

活动床板是否固定好,整理好牵引带。

2、打开电源预热1分钟。

按下回退键,使电机丝杆回退到工作初始状态。

3、根据病人治疗情况,选择绑扎带或其他固定方法,收紧牵引带。

松开活动床

板固定。

4、初步设定牵引力。

牵引力设置:

颈部4-6公斤起,一般不超过9

公斤;

腰部一般牵引力为体重之1/2为上限。

根据疗程、体重、疾病以及身体状况酌加减。

5、选择治疗方法:

连续或间歇。

6、如时间需要修订,安设定键分别设定时间。

7、按启动键,牵引开始,计时及自动控制系统开始工作,进入治疗状态。

8、在牵引治疗中:

1)、可随时调整牵引力或时间。

2)、需停止治疗后才可重新调整牵引力或时间。

9、治疗时间到蜂鸣器提示,电机自动回退,到位停止后,活动床板固定,松开绑扎带,扶病人起床

注意事项

1、牵引中有头晕、或其他不适等不良反应时应中止牵引,

平卧休息。

2、颈椎牵引时有牙痛者,在上下齿间咬上一块小纱布。

3、与其他物理治疗并用,如超短波,温热疗法等,应在牵引前进行,以使肌肉弛缓。

4、为保持腰前弯姿势,在小腿下放一个支撑物,比如枕头或垫子。

㈥骨创伤治疗(磁疗)

骨折、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肌腱炎以及软组织损伤等。

使用心脏起搏器者、严重心脏病患者心前区、活动性出血、头颈部不宜、孕妇下腹部、男性睾丸部等。

1、将磁耦合器插入主机接口,电源线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电源开关亮。

2、根据治疗病种确定治疗方案,磁耦合器直接作用于治疗区。

3、按下“调频/调幅”选择键,选择自动调频或自动调幅输出,一个疗程中各次治疗交替选择,或者一次治疗时,前半时和后半时各选一种方式。

4、按下“顺磁/聚焦”选择键,长骨骨愈合选择顺磁式,短骨创伤及消肿、消炎、镇痛和其他疾病使用聚焦式。

5、频率调节键和强度调节键根据不同的治疗调到相应的级别。

6、一般治疗宜每日一次,每次40-60分钟。

对骨愈合、骨不连的治疗每日两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

7、时间设定,按下复位键,根据需要调整时间。

机器工作后,时间显示倒计时。

8、气温较低的时候,启动热疗功能。

按下热疗键,显示指示灯亮即可。

9、全部功能设定完之后,按下“启动”键,治疗开始。

治疗结束时,自动报警,自动停止输出。

三、中医特色专科治疗操作规程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

“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

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

“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

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

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

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闪火立即退出。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

(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

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

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3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1)拔罐时应使病人保持舒适位置,拔罐部位须平整,肌肉较丰满处。

骨骼突出、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拔罐前应仔细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以免损伤皮肤,或中途罐体破裂、漏气。

(3)根据需拔罐的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

拔罐动作需稳、准、快,点燃之棉球切勿烧烤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4)留罐期间,应为病人加盖衣被以免受凉。

并应观察罐内皮肤隆起程度及皮色变化,即要防止吸力不够,火罐脱落,影响疗效,又要避免因拔罐时间过长、吸力过大而出现较大水泡。

(5)拔出脓、血者,应用无菌棉球清洗干净,并覆盖无菌纱布,若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则以无菌针头刺破水泡下缘,抽出渗出液,涂以龙胆紫。

必要时覆盖无菌纱布,防止感染。

(6)凡高热抽搐、癫狂、出现疾病、皮肤过敏、溃烂处、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1、诊断标准

(1)中医部分

(2)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为主症。

寒湿腰痛:

腰痛重痛、酸麻,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骶、臀、股、腘。

疼痛时轻时重,天气寒冷阴雨则发作,舌苔白腻,脉沉。

劳损腰痛:

多有陈伤宿疾,劳累时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