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最新高一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8590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最新高一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最新高一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最新高一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最新高一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最新高一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最新高一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最新高一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最新高一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最新高一人教版必修3生物课时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文档格式.docx

"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

甲乙表示两个电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可在d点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4.生活中有以下现象:

①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②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

以上现象说明(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错误叙述是(  )

A.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将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人的大脑还具有学习、记忆和推理功能

6.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内电流方向是b→c

C.③内的递质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内环境

D.⑥处的神经冲动会引起神经元a的兴奋

7.下图表示蛙坐骨神经的膜电位变化与对应的膜内外离子变化。

据图分析,离子Ⅰ、Ⅱ分别是(  )

A.K+、Na+B.H+、K+

C.Na+、K+D.Na+、H+

8.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通过重复记忆

9.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

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

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

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

10.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

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二、综合题

11.如图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F处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神经纤维在A中的细小分支叫做________。

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

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________结合的能力。

(3)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

(4)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________。

三、非选择题

12.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有关问题:

(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

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图中________上的GA-BA受体结合。

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

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________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上述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________功能。

(2)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

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

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________,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作用,从而可________(缩短/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四、实验题

13.Ⅰ.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药物对神经传导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

其中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C是________。

(2)如果在Y处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X点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________次偏转。

(3)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

将药物放在X,刺激Y,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Z,刺激Y,肌肉不收缩。

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____________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Ⅱ.帕金森氏症患者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震颤,十分痛苦。

研究时发现患者神经末梢“多巴胺”明显缺乏,现在已知一种药物“利血平”可与“多巴胺”作用,使“多巴胺”失去效用,从而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震颤。

(1)某研究小组要对帕金森氏症的病因进行研究,作出的假设最可能为:

_______________。

(2)以下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预测结果以验证假设。

①实验材料和用品:

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一定浓度的“多巴胺”溶液、小白鼠、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②实验步骤:

a.分组:

把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数目相同的甲、乙两组。

b.不同处理并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再处理并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人看到酸梅时,酸梅的色泽、形态大小等特征,刺激人的视网膜,让人知道是酸梅,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并分泌大量唾液。

这是典型的条件反射.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现象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A正确;

B、唾液大量分泌是唾液腺的活动,其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唾液腺,B正确;

C、酸梅的色泽是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之一,另外还有形态大小等特征,并且色泽直接刺激的是视网膜,而非直接刺激神经中枢,C错误;

D、在这一过程需要多个神经元细胞的参与,兴奋在多个神经元之间传递,发生“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是必然的,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2.A

痛觉是由于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形成的。

拔牙时注射的局部麻醉药可阻断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从而使神经冲动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也就无法形成痛觉。

,故选A.

3.C

试题分析:

A.在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会引发局部电流,使乙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

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

甲电流表基本同理,共偏转两次。

错误。

B.有三个完整突触,d所在的神经元向右侧的突触没有突触后膜;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使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引发甲所在的突触释放递质,引起f所在神经元兴奋,则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正确。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会测到电位变化,因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只有在突触部分才会用于只有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单向传递;

考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

点评:

本题考查相对综合的考查了神经调节,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4.D

尿的排出属于非条件反射和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内容,排尿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其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等排尿反射高级中枢能对脊髓低级中枢施加易化或抑制性影响,以控制排尿反射活动。

排尿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其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等排尿反射高级中枢能对脊髓低级中枢施加易化或抑制性影响,以控制排尿反射活动。

小儿大脑发育未完善,对神经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小儿排尿次数多,且易发生在夜间遗尿现象。

长大后,大脑功能进一步完善,调节功能增强,尿液在膀胱内贮存并达到一定量时,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到定点和定时的排尿,才能引起反射性排尿动作,故受大脑皮层的支配。

因此,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但是由于惊恐而出现的无意识的排尿表明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

故以上现象说明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D正确。

故选D。

5.C

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将出现运动性失语症,A项正确;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B项正确;

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突触结构,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进行单向传递,C项错误;

人的大脑还具有学习、记忆和推理功能,D项正确。

6.B

A、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项错误;

B、兴奋在b→c的传递过程中,①处的电位变化为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所以电流的方向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即由b→c,B项正确;

C、③内的递质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内环境,C项错误;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即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a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d,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突触结构的相关知识,图中①是轴突、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⑥是突触后膜。

可结合和选项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

特别要注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内的电流方向一致。

7.A

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造成的,故Ⅱ代表Na+。

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K+外流造成的,故Ⅰ代表K+。

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并结合题图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8.B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人类的听、写、读、说,A正确;

B、大脑皮层S区受损,则患者能写字,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