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828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x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题目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这三项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胜利的盛会。

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会议对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党的民族政策。

(二)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相互交流,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Ⅰ教学教案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诞生

1、新国中的筹备工作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这个会议是

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大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

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起到引临时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l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毛泽东用响亮的声音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4.75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剥削中

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新中国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过程

①时机业已成熟

到1952年,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也顺利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

在这种形势下,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也开始了新的起步。

实行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制定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时机业已成熟。

②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在全国公布,中央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号召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

1954年9月20日,与会代表1197人全票通过宪法草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主要内容

它的内容包括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

徽、首都等5部分,计4章,106条。

①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

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领导是中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工农联盟是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规定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③宪法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并规定了

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步骤和方针。

④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职能、公民享有的广泛的民主自由的权利以及应尽

的义务、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等。

(2)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

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史称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法。

(3)意义

它的制定和颁布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它记录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也记录了建国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上的伟大成就。

它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道路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各项政治制度都做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它是全国人民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纲领,也是中国人民必须遵守的根本大法,是中国走向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和新的起点。

3、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

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发生了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民主党派也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为了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为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背景

一是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

二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

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三是在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旧中国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政策,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四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1952年8月,在总结内蒙古自治政府建立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1954年宪法又以法律形式把这种制度确定下来。

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和基本制度。

④到1965年全国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拓展: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图表

基本内容

省级自治区的成立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时间

地区

1945

内蒙古自治区

195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65

西藏自治区

3、意义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能发挥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又保证了中央必要的集中和祖国的统一。

②它把民族因素同区域因素、政治因素同经济因素恰当地结合了起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有利于保障各民族的关系;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题目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

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

(2)访问或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过程和成就。

学习历史调查的一般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重点突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相互交流,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Ⅰ教学教案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教学过程

备注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

(2)主要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③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任务;

(3)评价:

  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全国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建设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2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十年大动乱

导火线:

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公开点名批判北京市政府负责人。

全面发动的标志:

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突出表现:

革命委员会的建立、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破坏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的破坏。

 评价: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危害的内乱,使国家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同时,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因此而停滞或遭到破坏。

(2)“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①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

③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二、伟大的历史转折

1、在徘徊中前进: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没有能够及时地在根本思想上清理“左”的错误,党和家的政治工作一度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实际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时间、地点: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