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697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docx

《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docx

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

现代农业园区申报书

第一章基本情况

1.1园区名称:

承德县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园

1.2建设运营主体:

承德县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1.3管理机构:

承德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

1.4创建范围

承德县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园,整体处于南部燕山地槽和北部内蒙古台背过渡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幅员面积1546.24平方公里。

以新杖子乡、八家乡为重点,分布于安匠、新杖子、东小白旗、刘杖子、大营子、下板城、甲山、上谷、满杖子、八家等10个乡镇。

东界平泉,南接宽城、兴隆和市区鹰手营子,西连北京,北邻承德市区、滦平县。

1.5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承德县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园以新杖子乡、八家乡为重点,涵盖新杖子、八家等10个乡镇,138个行政村,5万户,17.5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4.9万人。

规划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2万户。

2015全县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48.6万亩,粮食、蔬菜、食用菌总产量分别达到20.3万吨,60万吨、22万吨;肉、蛋、奶和水产品总产量预计分别达到19.5万吨、5.1万吨、0.35万吨和0.2万吨。

全县直接从业人数6.5万人,农牧业产业增加值达到26.2亿元,同比增加11.5%。

1.6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1.6.1农业类型

承德县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以山区特色果品和山区生态环境为产业背景,以“农业生产”、“娱乐参与”、“游览观光”为主题营造生态环境,种植特色果品蔬菜,开发有经济效益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美化自然景观的目的。

全园紧紧围绕生物链、生态链、文化链构景分区,积极发展适合山区的一产+三产的融合经济之路,形成良性发展系统。

以特色旅游村建设为重点,“发挥优势,打造精品”这一主线,立足区位、资源两大优势,坚持超前规划,突出重点,打造特色,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思路,把农家游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使全县休闲观光产业得到良好开局和稳步推进,成为承德市农家休闲旅游中心。

充分利用示范园及其周边特有的农业和农村自然与人文资源,注重地方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特色产品的培育与生态休闲主题的创新,突出观赏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参与性,拓展农业的休闲、游憩、生态、文化与教育等多种功能,着力把休闲农业示范园培育成为承德县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为燕山—太行山区域扶贫开发和山区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1.6.2气侯特征

园区地处南部燕山地槽和北部内蒙古台背过渡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属重要的山地农业区,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间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和局部气候差异明显的特点。

春季风多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雪少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年日照时数为2600-2700小时。

年平均气温6-9.1℃,≥10℃的积温2600-3500℃,持续天数159-181天,无霜期127-155天。

年降水量为450-850毫米,73%集中在夏季。

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气候灾害以干旱为主。

山川秀美,林地覆盖率达55.20%。

1.6.3人口结构

规划区内农业人口14.9万人,从事农业劳动力58625人,其中男劳力26581人,女劳动力32044人。

1.6.4耕地现状

示范园区内耕地面积23617.15公顷,林地面积85357.68公顷,草地面积44156.48公顷,水域面积1712.36公顷。

土壤类型分为三种,10个亚类。

其中,棕壤类土占土壤面积的49.72%,褐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32.94%。

1.6.5农民收入情况

依托承德县“承德国光苹果”品牌,整合现有旅游资源,重点建设山地农业休闲体验园区和山地立体果树示范园区。

目前,发展相对较好的新杖子乡山地农业休闲体验园区和八家乡山地立体果树示范园区。

(1)新杖子山地农业休闲体验园区。

新杖子乡80%的村均已发展农家游产业,2个村被市旅游局确定为全市旅游“示范村”;共发展精品采摘园32个,年接待游客5.4万人次;发展农家饭接待户72户,新建垂钓园7处,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为群众直接增加收入1000余万元。

(2)八家乡山地立体果树示范园区。

八家乡果园面积1530公顷,其中,板栗面积730公顷,苹果树面积600公顷,其他干鲜果品200余公顷,年果品总收入达180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达1800元。

现在果品逐渐进入盛果期,板栗总产将达600万公斤,总板栗收入将达4800万元,仅板栗产业,人均可增收4800元。

(3)休闲农业迅速崛起。

依托果品产业的发展,承德县委、政府拓展“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农家饭菜、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农业生产以及田园风情为依托,延伸农业主导产业的生产功能:

特色产业富民,农家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农家游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尤其以新杖子乡、八家乡的多功能休闲农业发展最具特色。

新杖子现有农家院70余家,其中市级星级农家院38家,垂钓园5个,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平均年为群众增收1000多万元。

(4)蔬菜产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2015年示范区内蔬菜播种面积2.2万亩,其中露地菜1.7万亩,冷棚0.3万亩,温室0.2万亩,年生产蔬菜8.5万吨。

其中,百亩以上蔬菜种植基地3处(下板城镇北圈温室示范园区、安匠镇后沟冷棚示范园区、安匠镇一间房蔬菜示范园区)。

(5)食用菌产业持续递增。

规划区内有食用菌种植户600多户,年生产3500万袋,产量3、5万吨,年创产值2.45亿元,主要集

规划》、《县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园区规划》等专项规划。

规划编制突出体现了统筹性、可操作性、尊重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按照“实施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燕山—太行山区域扶贫开发,实现山区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路,规划建立“一核心带动四板块多园区(多基地)”的产业格局,倾全力打造具有承德县特点的“山上森林覆盖、浅山经果缠带、平川粮蔬连片、林下菌禽满是、畜禽集中养殖”的产业全景图。

建设思路、任务目标、功能定位、重点内容十分明确,扶持政策、保障措施得当有力度。

2.2运行机制完备

2.2.1成立建设领导小组

承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成立了承德县南部农业示范园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府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发改局、农工委、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农发办等局委办主要领导组成,成立“承德县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指挥部”,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任总指挥,县发改局、农工委、农牧局、林业局等局委办主要领导任副总指挥,根据任务,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承德县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顺利实施。

2.2.2成立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

按照承德县南部农业示范园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成立了承德县南部农业示范园示范园区管委会,管委会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运行的管理机构,设定为副县级事业单位,为承德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法定代表人,管委会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政策、统一口径,在建设任务上,管委会按照整体规划布局组织实施。

管委会下设承德县南部农业示范园协调办公室、建设部、项目部、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部和农民培训服务部。

承德县南部农业示范园协调办公室,主要负责行政、接待和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负责与承德县南部农业示范园有关的各项工作的协调对接、各项工作落实和考核。

2.2.3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

承德县南部农业示范园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

该专家委员会的职能是向承德县南部农业示范园管委会就休闲农业示范园发展的方针、规划、管理以及重大项目和研发资金的使用方向提供咨询服务,保障休闲农业示范园示范项目的健康运行。

承德县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园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2.2.4园区管理机制完备、运行顺畅

建设承德县南部休闲农业示范园,实施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农民主导三大模式混合运行。

(1)政府主导。

核心是由政府主导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投入、配套政策制定、科技力量配备、公共资源供给等,并在园区内设立管委会或管理服务中心全面管理园区的建设和运行,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经济组织和经营大户入驻经营或租赁经营。

目前,该模式最具执行力,且见效快。

(2)企业主导。

由公司全面开发和管理园区,政府指导协助企业进行园区建设的资金筹集和协调有关部门的关系。

公司与合作组织、农户结成经济共同体,组织农民进行生产。

(3)农户主导。

由农民发起成立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地方政府给予政策项目指导帮助,园区的管理与运作均有农民企业家或合作组织负责,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户签订协议,建立产业生产基地,形成“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

2.3建设规模合理、主导产业清晰

2.3.1园区建设规模

新杖子乡现有采摘园面积3万亩,八家乡现有采摘园面积2.3万亩。

2.3.2农家游产业

示范区立足承德县南部资源禀赋,山峦叠嶂,多奇峰异石,以山区特色果品和山区生态环境为产业背景,积极发展适合山区的一产+三产的融合经济之路,加大投入力度,突出观赏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参与性,拓展农业的休闲、游憩、生态、文化与教育等多种功能,着力把休闲农业示范园培育成为承德县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

示范区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游已有很大程度的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是新杖子和八家乡。

新杖子乡农家游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现在已成为富民增收的新途径,该乡素有“绿色果品之乡”的美誉,曾荣获“全省绿化先进乡镇”、“河北省果品专业乡”等称号,并被确定为河北省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

全乡已形成10条经济沟、300家农家院、成立了农民果品采摘专业合作社7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休闲旅游龙头企业达到10家。

现有各种干鲜果树2.8万亩,290万株,品种有苹果、草莓、大枣等20多类,每类又包含10—20个品种,年产优质果品2000万公斤。

目前已经建成四大果品产业基地和六大经济示范区成为全市十大特色农业产业生产基地之一。

八家乡位于北京周边区、京津冀都市圈、宽城、承德县、兴隆三县交界处,山水俊秀,层峦叠嶂,空气清新,花果飘香、民风淳朴,是人们旅游、休闲、避暑、怡情、体验山水田园风光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八家大力发展观光怡情、休闲度假、果品采摘,垂钓餐饮等乡村旅游,现已形成游玩、休闲、垂钓、采摘、美食于一体的山庄3处,4个果品专业合作社,有160个果品大户,果树共有60160棵。

着力打造“休闲家园,生态之乡”。

2.4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2.4.1园区种养结构合理

由于园区内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春秋温和,属典型的种养结合区。

园区内采用种养结合模式,种植业通过作物的光合作用生产出养殖业所需的各种食料,养殖业以种植业的副产品为饲料生产出入们所需的肉蛋奶等高级食品,同时排泄出粪便经过发酵后还给农田作为有机肥料被作物吸收利用,形成了物质能量互补的生态农业系统。

2.4.2产加销游一体化发展,产业链条完整融合度高

承德县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项方向性、全局性工作,立足“环保养殖、有机菌菜、生态果品、优质生猪”等主导产业优势,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各类合作组织、经济组织、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等多种模式,加快构建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料到成品、从生产到消费,产加销游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带动了全县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发展。

示范区近年来按照专业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开展规模化、产业化果园的经营与休闲农业的发展,而且,伴随目前发展势头的看好,部分专业村、专业合作社引进了龙头企业(工商资本)助推升级,开展果品采摘和农家饭基础上的多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新杖子乡目前已形成10条经济沟、300家农家院、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休闲旅游龙头企业达到10家。

而且,成立了农家游果品协会,各村成立了农民果品采摘专业合作社7个,入社群众1000余户。

八家乡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