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基于DSP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5858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基于DSP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基于DSP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基于DSP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基于DSP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基于DSP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基于DSP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档格式.docx

《自基于DSP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基于DSP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基于DSP的FIR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Word文档格式.docx

DSP;

TMS320C5410;

FIR滤波器;

FFT/IFFT;

自适应滤波器

 

1引言

1.1简介

随着信息时代和数字世界的到来,数字信号处理已成为如今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和技术领域。

数字信号处理在通信、语音、图像、自动控制、雷达、军事、航空航天、医疗和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DSP)包括两重含义: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igital SignalProcessing)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

数字信号处理(DSP)是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以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信号进行采集、滤波、增强、压缩、估值和识别等加工处理,借以达到提取信息和便于应用的目的,其应用范围涉及几乎所有的工程技术领域。

在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中,数字滤波器很重要而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按照数字滤波器的特性,它可以被分为线性与非线性、因果与非因果、无限长冲击响应(IIR)与有限长冲击响应(FIR)等等。

其中,线性时不变的数字滤波器是最基本的类型;

而由于数字系统可以对延时器加以利用,因此可以引入一定程度的非因果性,获得比传统的因果滤波器更灵活强大的特性;

IIR滤波器的特征是具有无限持续时间冲激响应,这种滤波器一般需要用递归模型来实现,因而有时也称之为递归滤波器,而FIR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只能延续一定时间,在工程实际中可以采用递归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非递归的方式实现,但其结构主要还是是非递归结构,没有输出到输入的反馈,并且FIR滤波器很容易获得严格的线性相位特性,避免被处理信号产生相位失真,而线性相位体现在时域中仅仅是h(n)在时间上的延迟,这个特点在图像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等波形传递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且不会发生阻塞现象,能避免强信号淹没弱信号,因此特别适合信号强弱相差悬殊的情况。

相对于IIR滤波器,FIR滤波器有着易于实现和系统绝对稳定的优势,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对于时变系统滤波器的研究则导致了以卡尔曼滤波为代表的自适应滤波理论的产生。

自适应滤波即利用前一时刻已获得的滤波器参数等结果,自动地调节(更新)现时刻的滤波器参数,以适应信号和噪声未知的统计特性,或者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特性,从而实现最优滤波。

几种主要的自适应滤波器为:

最小均方(LMS)自适应滤波器、递推最小二乘(RLS)自适应滤波器、格型自适应滤波器、无限冲击响应(IIR)自适应滤波器。

而自适应去噪电路是信号处理领域一个简单应用,一个被噪声污染的信号借助于相关噪声可以把信号提取出来,而噪声不断变化,为了得到较清晰的语音信号必须采用自适应去噪技术,随噪声变化进行自适应滤波.滤波器自动调整它们的系数。

目前FIR滤波器的实现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

利用单片通用数字滤波器集成电路、DSP器件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

单片通用数字滤波器使用方便,但由于字长和阶数的规格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使用以串行运算为主导的通用DSP芯片实现要简单,是一种实时、快速、特别适合于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运算的微处理器,借助于通用数字计算机按滤波器的设计算法编出程序进行数字滤波计算。

由于它具有丰富的硬件资源、改进的哈佛结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和强大的指令系统而在通信、航空、航天、雷达、工业控制、网络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 课题背景

数字信号处理就是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各种算法,由于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数字图像处理、数字通信、数字音响、声纳、雷达等领域。

数字滤波技术又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最基本手段之一,它是对数字输人信号进行运算,产数字输出信号,以改善信号品质,提取有用信息,或者把组合在一起的多个信号分量分离开来为目的。

在信号处理领域中,对于信号处理的实时性、快速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许多信息处理过程中,如对信号的过滤、检测、预测等,都要广泛地用到滤波器。

其中数字滤波器具有稳定性高、精度高、设计灵活、实现方便等许多突出的优点,避免了模拟滤波器所无法克服的电压漂移、温度漂移和噪声等问题,因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用数字技术实现滤波器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和广泛的应用。

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能在设计任意幅频特性的同时保证严格的线性相位特性,在示否音、数据传输中应用非常广泛。

1.2.2研究意义

用可编程DSP芯片实现数字滤波可通过修改滤波器的参数十分方便地改变滤波器的特性。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理解其工作原理,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开发稳定性好的滤波器系统。

我们将通过DSP设计平台,实现较为重要的FIR和自适应滤波器系统。

从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掌握滤波器的设计技术,为通信、信号处理等领域实用化数字滤波器设计提供技术准备。

本科题的研究,将为今后设计以DSP为核心部件的嵌入式系统集成提供技术准备,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当时还没有DSP,数字信号处理只能依靠MPU来完成。

但MPU(微处理器)的速度无法满足高速实时的要求。

因此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多是停留在理论上,得不到广泛的应用,但这为DSP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70年代至80年代初是DSP发展的第二阶段。

70年代初,有人提出了DSP的理论和算法基础。

但是直到1978,世界上第一个世界上第一枚DSP才诞生,它是由1978AMI公司发布的S2811。

1979年美国Intel公司发布的商用可编程器件2920是DSP芯片的一个主要里程碑;

1980年NEC公司推出的PD7720是第一个具有乘法器的商用DSP芯片。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Instruments也于1982年推出了其第一代DSP芯片TMS32010及其系列产品,它们都是基于NMOS工艺。

此时的DSP运行速度较以前的MPU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制造工艺所限,体积和功耗都比较大,内部资源较少,且价格昂贵。

80年代中期直到现在是DSP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的时期。

80年代中期,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尤其是CMOS技术的发展,基于CMOS工艺的DSP应运而生,体积功耗都大大减少,而存储容量和运算速度都得到成倍提高,成为语音处理、图像硬件处理技术的基础;

80年代后期,DSP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到通信、计算机领域。

90年代直到现在,DSP发展最快,此时的DSP集成度极高,体积、功耗进一步减少,内部资源更是成倍增加,而价格却进一步下降。

此时,DSP芯片不仅在通信、计算机领域大显身手,而且已扩大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生产DSP器件的公司也不断壮大,目前,市场占有率前四名依次为:

TexasInstruments、Lucent、Analog Device、Motorola。

在所有生产DSP的公司中,TI可谓一枝独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DSP供应商,TI系列的DSP也是公认的最成功的DSP。

其DSP市场份额占全世界份额近50%。

其产品覆盖了高、中、低端几乎所以市场,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自从在1982年成功推出了其第一代DSPTMS32010及其系列产品TMS32011、TMS320C10/C14/C15等,TI相继推出了第二代DSP TMS32020、TMS320C25/C26/C28,第三代DSP TMS320C30/C31/C32,第四代DSP TMS320C40/C44,第五代DSPTMS3205X/C54X/C55X及目前速度最快的第六代DSP TMS320C62X/C67X等等。

DSP器件应用面从起初的局限于军工,航空航天等军事领域,扩展到今天的诸多电子行业及消费类电子产品中。

在TI公司的DSP产品中C1X、C2X、C2XX、C5XX、C54X、C62X等系列是定点运算指令系统的DSP;

C3X、C4X、C67X等系列是浮点运算指令系统的DSP;

AV7100、AV7110等系列是用于视频、音频领域的专用数字压缩产品。

1.4 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是基于TI公司近年推出的高性能定点DSPTMS320C5410设计滤波器系统,如:

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FIR)。

本次课题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DSP芯片开发技术,完成如下工作:

1、用窗函数法实现FIR滤波器,通过调用四种窗口函数,截取不同的带通与低通滤波原型,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带通滤波器:

下阻带边缘:

,;

下通带边缘:

上通带边缘:

,;

上阻带边缘:

低通滤波器:

2、用时间抽取法实现FFT/IFFT算法,通过此算法,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频域处理;

3、自适应滤波器是目前数字滤波器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分支,讨论采用经过改进的LMS(最小圴方误差)算法实现自适应滤波器。

 

4、研究DSP的结构特点,了解TI公司的TMS3205410DSP器件,掌握DSP系统的构成及软硬件设计方法和CCS软件的调试方法;

并以TI公司的TMS3205410DSP为核心处理器,在DSK上实现FIR滤波器系统。

2DSP及其开发环境

2.1 DSP系统

2.1.1DSP系统的构成

一个典型的DSP系统如图2.1示。

图2.1典型的DSP系统

图2.1是一个用DSP做信号处理的典型框图。

由于DSP是用来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所以首先必须将输入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

于是先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调整,输出的模拟信号经过A/D变换后变成DSP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DSP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FFT、卷积等;

处理得到的结果仍然是数字信号,可以直接通过相应通信接口将它传输出去,或者对它进行D/A变换将其转换为模拟采样值,最后再经过内插和平滑滤波就得到了连续的模拟波形模拟信号。

当然,图中的有些环节并不是必需的。

如A/D转换,如果输入的是数字信号,就可以直接交给DSP进行运算。

2.1.2DSP系统的特点及设计过程 

由于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是以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所以具有数字信号处理的全部优点:

(1)接口方便

DSP系统与其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或设备都是相互兼容的,比模拟系统与这些系统接口要容易的多。

(2)编程方便 

DSP系统中的可编程DSP芯片可以使设计人员在开发过程中灵活方便的进行修改和升级,可以将C语言与汇编语言结合使用。

(3)具有高速性

DSP系统的运行较高,最新的DSP芯片运行速度高达10GMIPS以上。

(4)稳定性好

DSP系统以数字处理为基础,受周围环境,如噪声、温度等的影响小、可靠性高;

(5)精度高

例如16位数字系统可以达到10-5的精度;

(6)可重复性好 

模拟系统的性能受元件参数性能变化影响大,而数字系统基本不受影响,更便于测试、调试和大规模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