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468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海口市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海口市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海口市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海口市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口市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docx

《海口市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市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口市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docx

海口市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

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有相同的元素,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B.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可燃物只要与空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C.铁丝生锈质量增大,蜡烛燃烧质量减小,所以这些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2.下列实验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实验室使硬水软化

B.除去黄河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C.氧气验满

D.除去木炭粉中少量铁粉

A.A

B.B

C.C

D.D

3.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能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①图中“?

”代表丙,其微观示意图为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改变

⑤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是4:

6

A.②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4.在运输鱼的过程中,可以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CaO2)作为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CaCO3和H2

B.Ca(OH)2和O2

C.CaCl2和O2

D.Ca(NO3)2和CO2

5.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了

B.乙、丁可能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D.反应中共涉及四种分子和三种原子

6.关于化学反应的理解错误的是

A.这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B.碳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

C.每1mol碳和1molO2点然后反应生成1molCO2

D.每1g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CO2

7.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和,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B.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该有机物由碳、氢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8.关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

B.铜的化合价由0升至+2

C.可采用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制取X

D.该反应类型不属于置换反应

9.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化学性质相似

B.②③是同种元素

C.②④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③④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10.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盛有100g7.3%的稀盐酸,此时天平平衡。

分别向天平左、右两边各放入10g碳酸钙粉末和铁粉,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左边烧杯中的现象是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气泡

B.右边烧杯中的现象是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产生气泡

C.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可以向左盘继续加入4.2g碳酸钙粉末

D.若将碳酸钙粉末换成锌粉,其它条件不变,天平最终平衡

11.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

C.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4︰3

12.如图1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蒸发结晶

C.给液体加热

D.检查气密性

13.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能供给呼吸

B.都无毒

C.都能灭火

D.都是光合作用原料

14.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区别固体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取等质量固体,分别溶于同温、同体积的水中,测定温度变化

B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C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

加适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鉴别N2和CO2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CO2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捕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工业上以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尿素中含有______种元素,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

16.如图中的①、②是钙元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C所表示粒子的符号为_____,B所表示粒子的符号为_____.

(3)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4)从①、②、A、B、C、D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金属氧化物___;②非金属单质___(只写一种).

三、实验题

17.如图为实验室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应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

(3)已知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共热,可制取易溶于水的氨气(NH3)。

用该法制NH3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填字母)。

(4)如图所示,用制得的二氧化碳完成如图实验。

可观察到______中的石蕊小花变红(填序号)。

由该实验可以得出酸的一条化学性质是_____。

.

四、简答题

18.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

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   

(2)白磷燃烧:

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燃烧后称量:

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只写一条).   

(4)反思:

白磷燃烧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

五、科普阅读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

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O3)的装置。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

_____;

②化学性质:

_____;

③用途:

_____。

(2)由氧气转化为臭氧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

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_____。

六、计算题

20.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钠,取12g该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将其全部加入到104.4g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后,所得溶液质量是200g。

(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H2SO4═Na2SO4 +CO2↑+H2O)

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七、综合题

21.碳酸钠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玻璃、洗涤剂、肥皂、制革等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Ⅰ、吕布兰法

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下:

(1)碳酸钠俗称______。

(2)在高温条件下,②中发生两步反应,其中一步是Na2SO4和木炭生成Na2S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③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4)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______。

Ⅱ、索尔维法

1892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

原理如下: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

某兴趣小组采用下列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

实验操作如下:

①关闭K1,打开K2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打开K1通入CO2;

②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CO2;

③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

加热时间/min

t0

t1

t2

t3

t4

t5

剩余固体质量/g

未记录

15.3

13.7

11.9

10.6

10.6

请回答下列问题:

(5)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_;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

CO2,其目的是______。

(7)根据实验记录,计算t2时NaHCO3固体的分解率______(已分解的NaHCO3质量与加热前原NaHCO3质量的比值),请写出计算过程。

若加热前NaHCO3固体中还存在少量NaCl,上述计算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8)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手中,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独立摸索出索尔维法并公布于众,又于1943年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出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这就是著名的候氏制碱法。

下列认识或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①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

②“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

③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作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

22.完成下列基础的学生实验。

I.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E为装置编号)。

(1)写出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作用;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检验CO2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