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教案无反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教案无反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教案无反思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
同学们,你经常到郊外去玩吗?
在郊外你参加过哪些活动?
今天天气特别好,你们想到郊外去玩吗?
快快闭上眼睛,咱们现在就出发!
(投影显示情境图)
快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2)小女孩采了几种花?
(3)女同学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
二、探索新知:
(一)师:
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板书:
15÷
3
3等于几?
你想怎么样来计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情况。
)
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1、用小棒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
……
同学们刚才想了许多好的办法算出了15÷
3的结果。
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3是15?
也就是用三五十五的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么样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助穿红裙子的小姑娘算一算她采了几种花,列算式表示出来。
说说你是怎么样计算的?
刚才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同学,你现在能再来试一试吗?
计算除法,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竖式。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4……商
除数……2╯8……被除数
8……2和4的积
0
(三)学生自主解决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复习2~5的乘法口诀。
2、自主练习第1题。
涂一涂。
3、同学们喜欢玩风车吗?
这3个风车上都有除法算式,如果你想让风车转起来,就赶快来算一算吧!
看谁的风车转得最快!
四、全课总结:
谁来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3
教后反思:
2课题信息窗2--制作植物标本
教材78~79页。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次一年级2班的小朋友到郊外游玩,采集回来很多的植物的叶子,今天他们要把这些叶子做成植物标本。
(出示78页情境图)
快来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回答。
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72片长叶能做几件标本?
56片黄叶能做几件标本?
42朵红花能做几件标本?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长叶能做几件标本。
长叶子标本能装几盒?
板书:
72÷
9
9等于几?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情况。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
(1)、用小棒来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来计算。
(3)、……
教师总结:
同学们刚才想出了许多的好办法算出了72÷
8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9是72,也就是用八九七十二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师板书:
(八)九七十二商是8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红花能做几件标本,列算式表示出来。
说说你是怎么样来计算的?
刚才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小朋友,你现在能再来试一试吗?
谁能用竖式的方法表示出来?
3、学生独立解决黄叶能做几件标本,集体订正。
三、自主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一道题的计算过程。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9(八)九七十二商是8
教学反思:
3课题信息窗3---采集贝壳标本
教科书第80~82页。
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理解“倍”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你们喜欢到海边捡拾贝壳吗?
下面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一看,好吗?
观察情境图,说出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关问题:
李飞拾得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刘林拾得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林杰拾得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二、合作探究、鼓励创新。
1、建立倍的概念
(1)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建立倍的概念。
用学具来摆出李小飞和王一丁拾的贝壳数,第一行摆3个方块(小棒),第二行的小方块(小棒)不要一个一个地摆,要以第一行的根数为标准,3个3个地摆,要明确李小飞的贝壳数是2个3只。
在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王一丁拾的贝壳数是一份,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有2份,就可以说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一丁的2倍。
也就是说6里面有2个3只,就可以说成6是3的2倍。
在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拓展一下:
如果第二行摆4个3只,如果摆5个3只……那么可能说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一丁的几倍?
可以再让学生摆摆学具,然后再说一说。
(2)为了加深对倍的理解,可以增加这样的练习:
在第一行摆4根小棒,在第二行摆12根小棒,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或者苹果有3个,桃子有9个,桃子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解决问题。
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要操之过急,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学生通过摆一摆解决问题即可,但一定要让学生有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这样学生就能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清楚的“倍”的概念。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活动后交流:
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和讨论交流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把要求的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数学问题,联系除法的含义,来确定解决方法。
即要知道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就是看8个里面有几个4个,8就是4的几倍。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刚才的操作过程,结合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知道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2)绿点例题让学生运用初步构建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分析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有的学生可能还要借助学具来摆一摆,借助操作活动,看出18是6的3倍;
有的学生则可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将求18是6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18里面有几个6的数学问题,并能根据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列出算式。
这两部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不同步是正常的。
教学时,可以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逐渐地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会应用所学除法的含义来分析数量关系,初步理解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回归生活,体验成功
设计一组练习题:
①以教室中的实物和人为内容的:
红粉笔有5支,白粉笔有10支,白粉笔的支数是红粉笔的几倍?
一组有4名同学,第一小队有20名同学,第一小队的人数是一组的几倍?
②以班级的评选活动为内容的:
谭颖得了6朵大红花,刘鹏得了18个大红花,刘鹏的红花数是谭颖的几倍?
③以学生的家庭生活为内容的:
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
等等。
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时,因为有了前面动手操作的经验,能够在头脑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可以脱离学具解决问题,逐步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对“倍”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三、自主练习:
第1题,先让学生圈一圈,再根据操作结果填一填,帮助学生理解算法。
李飞拾得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4课题小小宇航员—回顾整理
教科书第87~91页。
回顾整理。
练习课。
1、通过具体情境,对本单元学过的除法的意义、用口诀求商及“倍”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2、通过系统整理,培养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具体情境,对本单元学过的除法的意义、用口诀求商及“倍”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一、观察情景图,回顾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1、了解信息,分类整理
教师可先与学生交流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
小学生对太空充满了向往,该话题会激起孩子了解太空的欲望。
之后,再出示画面,介绍小小宇航员到太空中的工作、生活情况。
由于图中的信息比较多,师生可以一起进行分类整理。
在整理信息时,可以把相关联的两个信息写在一起。
如,有28瓶饮料,我天天喝4瓶。
这样,便于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
2、提出问题,独立解决。
根据整理出的信息,引导学生提数学问题。
学生会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板书在黑板上。
可以问问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用到哪些信息,借此将问题与相关信息写到一起,便于后面问题的解决。
回顾整理把本单元的知识分成了两部分进行整理,一部分是对除法意义知识的回顾整理,另一部分是对口诀求商及“倍”的有关知识的回顾整理。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按照这个知识脉络引导学生进行解决。
如,先通过“24人去太空,每次乘载6人,需要几次?
”“计划3天访问12个星球,平均天天访问多少个”引入对除法意义的回顾整理。
可让学生说说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意义。
利用课前预备的学具(圆片或立方体块)进行分物品的活动。
让学生自主来分,说一说分的过程,再列出除法算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及每部分的名称。
再通过解决“有18名男生,6名女生。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
等问题,让学生回顾倍的意义,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可结合学具的操作进一步深化对倍数关系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