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1824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详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物体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探索一些简单的物体、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

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

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并在活动中初步感知它们的特征。

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感知抽象。

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

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意义;

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

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体会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意义;

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

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和相应的口算练习,培养最基本的加、减能力。

3.在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形象思维。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三、问题解决方面: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多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方面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通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计算以及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在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四、情感态度方面:

1.对数数、比较、分类、计算等与数学有关的活动感兴趣,具有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在建立数的概念、认识物体形状、讨论计算方法、表达思考过程等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用简单的数表示事物的多少、用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文字、符号表示简单规律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知道在计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数学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错误,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材与学生现状分析

一、教材分析: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第一学段的具体目标,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刚入学的特点,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并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首先联系实际情境认识10以内的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此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图形与几何

首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其次,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

再次,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

3.统计与概率

主要通过“分一分”初步学习把一些熟悉的物体按某种标准分类整理,初步体会统计的价值。

4.综合与实践

结合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的过程。

全册安排了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

结合认识图形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各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身上或多或少带有幼儿园生活养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于新的学习环境,他们充满憧憬,感到好奇,也会有相应的陌生感与适应过程。

不过,他们也具有这个年龄段的优点:

天真、活泼、好学、思维活跃;

有良好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习惯;

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厚。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时,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着力培养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让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爱上数学,并通过学习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我们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作为本册教学工作的重点。

学期总体设想、具体措施及学科活动

1.加强对学生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应用形象直观的教具教学,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注意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理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较多的用实物、图形、小棒、数字表示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描述身边的事情并用数交流信息。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6.安排两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1.使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初步学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描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1.根据场景图所提供的信息,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2.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

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数数的素材。

2.把数数与具体数量的认识相结合。

3.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

第一周

9.1-9.2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日常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初步培养用数学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1.物体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

2.在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比较,获得认识。

2.重视比较方法的引领。

2

9.3-9.6

分一分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分类的好处。

2.使学生在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感受分类活动内在的逻辑性。

3.使学生在连线、涂色、整理以及相应的交流活动中,初步养成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1.按照同一种标准对给出的物体进行分类。

2.把一些物体按不同标准依次分类。

1.联系实际,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会分类。

2.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选择供学生分类的物体。

3.采用合适的活动形式和练习形式,以便于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分类活动。

第二周

9.9-9.10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这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2.使学生在描述所在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现实空间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辨认左右方位。

1.突出对左、右方位的体验和辨认。

2.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3.恰当控制学习难度。

9.11-

9.13

10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符号=、>

和<

会使用这些符号或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3.在认数、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

1.数的含义、写数和大小比较。

2.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一个数表示的是和,还是第几。

1.分段安排10以内数的认识。

2.突出数与生活的联系。

3.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设计多样的练习形式。

5.指导学生规范地写数。

10

第三周至第六周

9.16-

10.9

1.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形”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判断相关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还是球。

1.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直观认识相应的形体。

2.恰当控制教学要求。

3.安排动手操作型的实践活动:

有趣的拼搭

第六周至第七周

10.10-

1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