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417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发生事故的风险1)明确原料、产品2)主要危险源场所(为生产、储存和装卸),可能发生的季节是一年四季。

中毒窒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公司疏于管理,制度不健全,配备安全设施质量达不到要求,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等条件下,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将提高。

1.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

事故严重程度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

1.3事故发生的影响范围:

如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将殃及到距离较近的周边单位,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事故。

1.4引发事故发生诱因:

生产过程操作不当、野蛮作业、设备、罐体安全附件失效、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会导致物料的泄漏。

引起中毒窒息事故。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见下图: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物资供应组:

医疗组:

抢险组: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体系:

3.2.1各部门应急救援职责

3处置程序

3.1报警系统及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安监站和县安监局等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实施紧急避险与救援。

立即上报

立即上报

事故发生1小时内上报

新情况续报

事故

现场

人员

总指挥

确认后

上报

镇安监站及县安监局

报告内容: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c事故的简要经过;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e已经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f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2现场报警方式:

利用手机及身边的电话报警。

3.3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1)当班人员用固定电话或手机,及时向经理汇报。

2)公司办公室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外部:

消防报警电话、医院救援电话、派出所电话、安监部门电话、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卫生疾控防疫中心电话。

内部电话:

职务、姓名、手机、座机。

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5.4.1公司以电话通知或手机通知的形式向涉及应急救援单位,告知本单位发生事故后应支援的信息内容和支援形式。

5.4.2报警形式为电话报警、手机报警,报警人必须讲清报警人姓名及需求支援的内容。

5.4.3报警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何种物料泄漏及泄漏量情况等。

5.4.4事故发生后,如事态继续发展、扩大,应及时将事故情况通报附近相关单位。

序号

相邻单位

联系方式

责任人

3.5应急救援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1)医疗救护

(2)环保、卫生监测救援

3.6响应分级

据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及造成人员伤亡和危害程度,分为Ⅲ级。

应急响应级别

响应条件

影响范围

控制事态的能力

Ⅲ级

泄漏、中毒事故危害程度轻微人员有轻微中毒迹象、空气中有异味;无人员伤亡、无财产损失

生产、储存、装卸场所局部

局部可以控制,马上处理

Ⅱ级

泄漏、中毒事故危害程度较轻、影响范围在局部区域内、不超过公司控制事态的能力,造成3人及3人以下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10万元以下;

整个生产、储存、装卸场所

公司内部能处理

Ⅰ级

泄漏、中毒事故危害程度较重、影响范围在较大区域内、超过公司控制事态的能力,造成3人及3人以上人员死亡或财产损失达到30万及以上;

厂区、事故发生地、周围单位

只有社会力量才能控制

3.7响应程序

县安监局

安监站

事故发生

接警

信息反馈

报警

警情判别响应级别

YN

应急人员到位

Y

应急启动

信息网络开通

应急物质调配

现场指挥到位

扩大应急

救援行动

申请增援

事态控制

N

现场清理

Y

应急恢复

解除警戒

善后处理

事故调查

总结评审

应急结束

应急指挥:

当发生Ⅲ级事故时由***负责指挥,当发生Ⅱ级及Ⅰ级事故时由***负责指挥。

必要时,公司指挥配合政府部门应急总指挥工作,进行救援。

应急行动:

当发生Ⅲ级事故时由***立即组织公司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开展应急救援,当发生Ⅱ级及Ⅰ级事故时由***负责协助各应急救援小组开展应急救援。

资源调配:

当发生Ⅲ级事故时由***根据现场救援及需求情况负责资源调配,当发生Ⅱ级及Ⅰ级事故时由***根据现场救援及需求情况负责公司的资源调配。

应急避险:

当发生重大事故超出公司应急救援能力随时能够危急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避险,并及时报警,扩大应急。

扩大应急:

当事故扩大超出公司控制能力时,应向政府救援部门及周边救援力量请求救援。

4处置措施

4.1泄漏处置措施及处置原则和要求

危险化学品泄漏后,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遇可燃物质,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

因此,对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

防止事故扩大。

4.1.1泄漏处置措施

1、泄漏源控制:

可能时,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

在指挥部的指令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等方法进行泄漏源控制。

2、生产现场泄漏的处置措施: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泄漏物处置主要有4种方法:

1)围堤堵截。

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

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2)稀释与覆盖。

为减少大气污染。

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

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

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3)收容(集)。

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4)废弃。

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4.1.2泄漏处置原则和要求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化学品泄漏时,除受过特别训练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不得试图清除泄漏物。

4.2中毒窒息处置措施及处置原则和要求

4.2.1中毒窒息处置措施1)发生人员中毒和窒息时,立即对中毒场所进行隔离,疏散被围困人员,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救援人员应戴好防毒面具,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至空气清新处,解开中毒者的衣扣腰带,使患者能自由呼吸新鲜空气,冬季要注意保暖。

当中毒者呼吸微弱及心脏停止跳动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迅速联系医院和抢救中心对中毒人员进行抢救,并安排专人到指定地点接应外部救援。

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准送较远的医院,送医院途中不准中断抢救治疗。

3)在事故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并有专人看护,防止中毒事故扩大。

4.2.2中毒窒息处置原则和要求1)救援队员进入中毒现场前,对自己所用的仪器要进行自检、互检,佩戴好呼吸器和有毒气体报警仪,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现场。

2)在事故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并有专人看护,防止中毒事故扩大。

3)中毒窒息现场杜绝任何火源,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4.3危险化学品急救方法

根据原料产品性质现场处置后再就医1)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清洁棉花或布等吸去液体。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2)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3)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

用水漱口,无腐蚀症状者洗胃。

忌服油类。

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