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529文学概论一 自考笔记 自考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40503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529文学概论一 自考笔记 自考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考0529文学概论一 自考笔记 自考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考0529文学概论一 自考笔记 自考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考0529文学概论一 自考笔记 自考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考0529文学概论一 自考笔记 自考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529文学概论一 自考笔记 自考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自考0529文学概论一 自考笔记 自考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529文学概论一 自考笔记 自考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0529文学概论一 自考笔记 自考培训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其基本观念是:

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其它三要素分别是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其间还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注2六种文学观念:

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体验说。

以下是对上述五种文学观念做出的解释。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在西方,最古老的“摹仿”说,也就是再现说。

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摹仿自然”,摹仿说的形态至苏格拉底已相当完备,柏拉图的“理式摹仿”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虽有唯心唯物之分,但他们都认为艺术是“摹仿”。

摹仿说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统治西方达二千年,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摹仿说才被打破。

与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的观点。

“度物象而取真”由五代大画家荆浩提出,明代批评家叶昼与清代思想家叶燮也持类似看法。

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是其代表。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

(一)主张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他们情感活动时的创造,是他们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二)主张诗人忠实于情感,忠实于诗人自我与人类的情感;

(三)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使平凡的事物现象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在中国,与西方表现说可相提并论的是“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

实用说实用说强调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一般而言,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可以给人带来快感和娱乐,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

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即“文以载道”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贺拉斯“寓教于乐”开了西方实用说之先河。

更多内容请与QQ:

67460666索取

独立说与实用说相对立强调文学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性。

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文本提到高于一切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得到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和独立的“身份”,它既与作者无关,也与读者无涉,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体。

客观说由俄国形式主义学派首先提出,并得到了英美新批评派、布拉格学派和法国结构主义的积极响应,成为西方当代颇具影响的一种文学观。

持上述观点的代表人物有雅各布逊、穆卡洛夫斯基、艾略特等。

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意向性的体验,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体验说认为作家笔下的诗歌、小说等只是“文本”,还不能成为读者观照的美学对象,“文本”一定要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经过读者的体验,并与作者构成对话关系时,才能成为美学对象,才是真正的作品。

所以在读者的阅读活动之外,在读者的意向性体验之外,就根本不存在文学,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作品的交流活动之中。

体验说的代表人物瓦莱里、英加登和姚斯。

注3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

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有二:

一是社会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变化发展,社会心理的变化,这是根本原因;

二是文学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摹仿—表现—变形—装饰这一文学发展趋势,展现了文学自身演变的规律。

注4文学的界说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二)关于文学的五大命题:

文学是一种文化样式;

文学是一种社会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

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注5关于文化的三种形态的概念

(一)广义的文化概念更多内容请与QQ:

多数学者都是从广义角度来理解文化概念的。

就其外延来说,英国著名的文化文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人类文化包括物质设备、精神产品、语言和社会组织;

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

庞朴先生也认为文化可分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二)狭义的文化概念

从狭义角度理解的文化是指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

(三)符号论的文化概念

卡西尔从符号学的意义解释文化,认为它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本书所讲文化,是符号意义上的文化。

注6文学的文化意义

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

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叩问人生的意义;

憧憬人类的未来,学习和丰富人类语言。

注7文学的文化意义发现

品质阅读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价值阅读则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注8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

(一)文学与科学文化

文学与科学的不同点:

文学(包括艺术)与科学文化(我们这里指的自然科学)是不同的。

文学的中心问题首先是人,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

科学的中心问题主要是自然世界,但在科学中,尤其在自然科学中,人主要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的视野。

文学和科学都要揭示世界的奥秘,文学要揭示的是人的心灵方面的奥秘,科学揭示的是自然方面的奥秘。

文学与科学都追求真与美,但文学追求的真主要是人的情感的真,科学则追求客观世界的规律的真;

科学在必须选择时,它选择真而牺牲美,文学则在真与美二者中永不可作单一的选择。

文学要求真、善、美的统一。

文学与科学的共同点:

文学艺术与科学文化虽有偏重于感情与理性之分,但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在塑造人的素质这个根本点上是相通的。

(二)文学与历史文化更多内容请与QQ:

文学重虚构,重情感,重诗意;

历史重真实,重事实,重理智。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不过,它们都可以达到对世界普遍性的揭示,而且历史与文学具有互动关系,历史为文学创作提供题材,文学对真实生活的描写,也成为对历史的重要补充。

(三)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化

在艺术文化中,文学、绘画、音乐是最古老的、最重要的三种艺术形式。

绘画以线条、色彩描绘世界,作用于人的视觉,是视觉艺术;

音乐以声音、以韵调抒写感情,作用于人的听觉,是听觉艺术;

文学是是艺术,这是文学与绘画、音乐的区别。

文学、绘画、音乐又有共同性,它们可以相互配合、阐发、影响和补充,文学可以使绘画和音乐具有深刻的思想;

绘画可以使诗和音乐增强形象性;

音乐可使诗和画增强节奏感。

注9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把文学界定为社会意识形态,关于这一命题,可以从二方面加以以阐释:

文学源于生社会活;

文学改造社会生活。

总之,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文学已不是物质形式,而是意识形式。

注10文学是审美活动

(一)审美的含义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审美客体的观照、感悟和判断。

(二)审美实现的条件更多内容请与QQ:

主体心理层;

客观对象层;

心理时空层;

历史文化层。

(三)审美的特点

包容性;

思想深刻性。

注1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一)审美意识形态的生成和理论概括。

(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的内涵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是简单的,它既非单一的意识形态的表现,也非单纯的审美,它是复杂而丰富的,具体可表现在:

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同性;

从主体把握对象的方式看,是认识也是情感.黑格尔称认识与感情的结合形态为“情致”。

情致就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的感性的,也是动人的,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成为人们的认识。

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的,又是有功利性的;

注12体验与文学

(一)经验和体验

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即经验;

体验是经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

经验和体验是密切相连的,经验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对经验意义和诗意的发现与升华。

(二)体验与文学

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作家的个体体验有以下特征:

情感的诗意化;

意义的深刻化;

感受的个性化。

关于“移情说”,编者在论及作家个体体验之特征之一“情感的诗意化”时提出了“移情说”。

为什么在体验中会发生对象情感化和诗意化呢?

这就与移情有关,即在体验中,“物”与“我”的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移情说的创立者是德国美学家里普斯。

关于“距离说”,编者在论及“意义的深刻化”时提出“距离说”.“距离说”的提出者是布洛,它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功利距离的体验,即所谓换了一个视角,当作者在换了一个视角之后再审视当下世界,就能看到通常未注意的方面,即事物的深义和诗意的方面。

注13体验的美学功能

王国维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的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作家的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一)体验及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

(二)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它包括三层含义,对对象本身的超越;

获得“童心”,对传统的陈规陋习和既定成见实现超越。

(“童心”说为明代李贽提出)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

文本(注1)

文本层面(注2)

文本的语言性(注3)

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注4)

文学语言组织(注5)

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注6)

语音层面(注7)

文法层面(注8)

辞格层面(注9)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注10)

内指性(注11)

音乐性(注12)

陌生化(注13)

本色化(注14)

注1文本、文学文本

文本是未经阅读的,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组成的整体语句,是一份写出来或印刷出来的语言产品。

文学文本(或文学理论、文学批语领域通常使用的文本)是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的语言形态。

文学文本除了具有一般文本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文学文本总是指一种实际语言形态,它不是指理想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社会语言结构,而是一种特定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二)要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

(三)供读者阅读和接受的。

文学作品是指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其一定读法的语言形态。

注2文学文本的层面

(一)庄子的“言”、“意”二层面;

王弼(三国人)的“言”、“象”、“意”三层面说;

更为自觉分析文学文本层面构成的是清桐城派文论家刘大槐和姚鼐。

刘大槐的“精”“粗”二层面说,“粗”指语言层,即“音节”和“字句”;

“精”指内在意义层,即“神气”。

姚鼐的“精”“粗”两层面,“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

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

”更多内容请与QQ:

(二)西方文论对文本层面的认识

但丁的二层面说:

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神秘意义,字面意义为一层,后三者构成超意义层,为一层。

黑格尔的二层面说:

外在形象层和内在意蕴层。

英加登的四层面说:

字音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