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40361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1)蜗牛的生活习性:

蜗牛是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昼夜伏处(夜间活动),要夏眠和冬眠,所以在春秋两季易找到;

吃作物茎叶,属于农业害虫。

(2)蜗牛的结构:

A.放大镜的使用:

要想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可以将放大镜适当靠近被

观察的物体,然后移动放大镜或物体;

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

可以同时移动自己的头部和放大镜。

B.蜗牛的结构:

包括壳、触角、眼、口和足。

1壳:

螺旋状,具有保护作用;

2触角:

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

3眼:

在较长一对触角的顶部,能感受光线的强弱;

4口:

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的感觉:

视觉、触觉(触角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嗅觉和味觉。

但蜗牛和蚯蚓都没有听觉。

补充:

3.动物与植物

(1)动物和植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营养方式不同。

①动物:

由于细胞中无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

②植物:

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植物是整个生物界的基础,是动物生存的基础,而动物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观察生物的方法:

先观察外表、再观察内部、然后观察一些变化。

1

第二节细胞

1.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软木栓的死细胞的细胞壁结构,

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

(2)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郎发现了植物细胞②细胞质;

③细胞核;

④细胞壁:

位于细胞膜外,具保护和支持作用,使植物细胞

具有一定形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⑤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液泡,内有液体叫细胞

液,含有多种有机物

⑥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有叶绿素------并不是

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细胞没有

(4)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注意: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一种生物

B.显微镜不容易看到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C.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液泡(表皮细胞和根细胞没有叶绿体)

2

3.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

(2)显微镜结构:

①目镜;

②物镜;

③粗准焦螺旋;

④细准焦螺旋;

⑤物镜转换器;

⑥载物台;

⑦压片夹;

⑧遮光器;

11镜臂;

○12镜座。

⑨反光镜;

⑩镜筒;

A.用于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

B.使镜筒较大范围升降的是粗准焦螺旋;

C.使镜筒较小范围升降的是细准焦螺旋。

(3)显微镜使用的主要步骤:

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①安放:

取镜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置于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

②对光-----三对:

A.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转动遮光器,选取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C.左眼观察目镜,调节反光镜对准光源,选取适宜的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

小光圈、平面镜;

光线弱:

大光圈、凹面镜),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③放片: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两端。

④调焦:

先粗后细,先低后高。

A.两眼从侧面盯住物镜,顺时针(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玻片;

{注意:

这一步双眼盯着物镜的目的是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和损伤物镜。

}

B.左眼注视目镜,逆时针(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停止;

C.最后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直到物像看清为止。

⑤观察:

左眼观察,右眼睁开,便于记录。

(4)放大倍数不够时:

换用高倍镜的操作步骤-----此时细胞数目变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①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间②转动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5)常考点:

A.调节视野明暗的是反光镜或遮光器;

调节视野清晰度的是细准焦螺旋。

B.光线强弱问题:

①光线强:

②光线弱:

大光圈、凹面镜。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D.目镜和物镜的区别:

①目镜:

无螺纹,镜头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

②物镜:

有螺纹,镜头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E.低高倍镜的区别:

①低倍镜下,观察范围大,细胞数目多,体积小,视野亮,物镜离玻片标本远;

②高倍镜下,观察范围小,细胞数目少,体积大,视野暗,物镜离玻片标本近。

F.分析视野中的污点:

-----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

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

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也可用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若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若污点还在,说明污点在目镜或玻片标本上,还需进一步确定)

G.显微镜成像

①显微镜下成倒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

②视野中的物象移动:

如物像在视野右下方,仍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3

4.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1)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要薄且透明。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①擦:

用洁净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滴:

用滴管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

保持细胞原来形状)

③撕:

将洋葱鳞片切成小块,用镊子从鳞片(染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液泡)

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选用较小光圈,图像界限比较清晰

用滴管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

(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的原因:

维持细胞原来形状,防止细胞吸水,导致膨胀破裂)

③刮: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的刮几下

④涂:

把牙签上的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涂在生理盐水(0.9%)中(均匀涂抹);

⑤盖:

用镊子取盖玻片,先将一侧靠近清水,待清水充满两玻片夹角后,慢慢放下(防止气泡产生),

盖在口腔上皮细胞上

⑥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亚甲基蓝溶液或碘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后,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4)观察临时装片时常见问题的原因:

A.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盖玻片时气泡太多。

B.视野中有污点:

先旋转目镜,若污点不动,则不目镜上;

若污点动,则在目镜上。

若污点在物镜上,则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不动。

反之,则在玻片标本上。

C.视野中细胞有重叠现象:

洋葱表皮细胞撕得太厚或洋葱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上展平。

D.视野太亮:

把大光圈换成小光圈;

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E.视野太暗:

把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F.观察物象不在视野中央:

玻片标本没有对着通光孔的中间。

G.细胞结构看不太清楚:

未染色。

H.压碎装片:

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

I.看不到白亮视野:

物镜、反光镜或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J.在细胞结构中染色颜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4

第三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人体与生物一样,都来自于一个细胞-----受精卵。

它是一个全能干细胞,人体复杂结构是由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3.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①细胞分裂的结果(意义):

A.使单细胞生物的生物个体数目增多

B.使多细胞生物的体内细胞数目增多,并产生生殖细胞

②细胞分裂时最重要的事件是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并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裂是相

对独立的过程。

③细胞分裂时细胞大小、个数发生变化,形态、结构、功能都不变。

④细胞分裂次数n与细胞个数N的关系为N=2

⑤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

n

(2)细胞生长是指刚分裂的子细胞,其大小只有母细胞的一半,能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不断地长大的过程。

①结果是使得子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②植物细胞生长过程示意图:

(3)细胞分化是指长大后的子细胞,小部分再分裂;

大部分会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

胞过程。

-----结果是形成了各种组织。

(4)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示意图:

5

4.组织

(1)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组织。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6

(4)皮肤的结构(由外到B.消化器官:

胃、肠、肝、胰;

C.呼吸器官:

肺、鳃;

D.循环器官:

心脏、血管;

E.生殖器官:

睾丸、卵巢;

F.排泄器官:

肾、膀胱。

(2)系统:

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

①人体的八大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

内分泌系统。

在这八大系统中,只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②消化系统:

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A.消化道:

口腔(牙齿将食物磨碎)、咽(将食物进入食管)、食道(把食物向下推进入胃)、胃

(暂时储存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主要场所)、大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肛门(把粪便排出体外);

B.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消化和吞咽食物)、胃腺(分泌胃液)、胰腺(分泌胰液)、

肠腺(分泌肠液)、肝脏(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还能解毒)。

6.结构与层次

(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生物体的结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

7

第四节常见的动物

1.动物分类

(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约有125万种。

(2)分类是一种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对事物进行分类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

会变得更加清晰。

(3)对物体进行分类操作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分类的对象;

②确定分类的依据;

③得出分类的结果。

(4)分类的依据一般是分类对象间的区别;

而事物间的区别往往较多,所以依据不同,同一分类对象的

分类结果也会不同。

(5)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如:

①根据是水生还是陆生:

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②根据体温是否恒定:

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③根据是胎生还是卵生:

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④根据体④每一种生物在分类系统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分类地位及其从属关系。

3.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1)生物学上常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

(2)二歧分类检索表:

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

着很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