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0339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及作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重点指导左右等宽字的书写。

4.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借助图片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并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同一个词语形容不同事物时,含义不同。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和爸爸妈妈一起背一背学过的李白写的古诗。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图片)简介李白,比赛背李白写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诗题。

指导学生运用字源认识“宿”,(课件出示图片)并理解“宿”的本义是住宿(在一所房屋里,一个人正躺在竹席上睡觉)。

借助图片联系生活认识“寺”。

(二)初读古诗,尝试自学

1.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字。

2.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导朗读,标画停顿。

教师引导学生标画出诗歌的停顿,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初步体会停顿。

师生合作读,进一步体会节奏。

4.(课件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交流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从而初步感知古诗意思。

(三)引读古诗,分句学习

1.学习第一句古诗。

理解“危”、“高百尺”、“摘星辰”的意思,体会楼之高。

⑴自由读古诗,圈出表示楼之高的词语。

(板书:

高)

⑵师生交流。

(课件出示古体字“危”)结合字形识记“危”。

相机解释危的意思:

本义为人在山巅或高崖,诗中意思是“高”,“危楼”就是“高楼”。

危)指导书写“危”(课件出示“危”)。

教师可先引导观察发现这个字的书写规律,提示学生注意主笔竖弯钩写的要舒展。

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指导学生想象高百尺、摘星辰的画面,谈感受,体会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楼之高。

相机借助图片识记“辰”(在古代是日月星的总称)。

拓展李白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进一步体会夸张的手法。

⑶全班交流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多种形式展示朗读,师生评价。

2.学习第二句古诗。

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恐、惊”,理解意思,体会诗人的心情。

⑴出示第二句古诗,指名读。

⑵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恐、惊”。

带心字底和竖心旁的字都与心理活动有关。

通过选择义项理解“恐、惊”。

⑶全班交流第二句古诗的意思。

多种形式展示朗读,可以指导学生读的声音轻一点。

(四)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1.练习背诵全诗,可通过想象画面、结合板书等方式熟读成诵。

2.指导写字“敢、惊”。

(课件出示生字“敢、惊”)

教师可先引导观察发现这两个字的书写规律,都是左右结构,“敢”左右等宽,而“惊”左窄右宽。

重点指导“敢”,左右等宽,左低右高,反文旁最后注意撇高捺低。

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3.填一填。

(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第一首古诗)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2.布置作业:

给诗配画。

3.拓展阅读李白的《秋浦歌》。

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

高百尺高

高声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古诗,温故知新

1.背诵《夜宿山寺》。

《敕勒歌》是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是北方的少数民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纠正读音。

3.学生试着标画出停顿,小组交流,读出节奏。

(三)师生合作,集中识字

课件出示:

穹庐笼盖似见

1.借助拼音、去掉拼音读准词语。

可采用小老师领读、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课件出示:

庐笼盖似见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指导“见”,在诗中“见”同“现”,是“出现”的意思。

3.识字游戏:

小羊快跑。

(四)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小组合作,借助图片了解诗意。

2.全班交流。

通过图片、做动作等方式理解“穹庐、笼盖”的意思,体会大草原的辽阔。

通过图片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吹、低、见”三个动词感受草原的动态美。

⑴交流第一句古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指名读第一句古诗。

(课件出示图片)观察穹庐、天空图片。

通过图片找穹庐和天空的联系,从而理解“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的意思。

引导学生用手势模仿穹庐笼盖四野的情景,体会大草原的辽阔。

多种形式展示读。

⑵交流第二句古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件出示图片)根据图片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天苍苍就是天蓝蓝的,野茫茫就是草原无边无际)。

让学生说一说“苍苍”、“茫茫”,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苍苍、茫茫”形容不同的事物时,有不同的意义。

(相机板书:

苍苍茫茫)

学生圈画这一句中的动词(相机板书:

吹低见)。

引导学生体会“吹、低、见”三个字让原本安静的画面动了起来(相机板书:

静动)。

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画面,然后带着感受朗读诗句。

3.多种形式展示朗读,可以小组展示、男女生比赛读、配乐读等。

(五)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1.练习背诵全诗,可通过想象画面、结合板书等方式熟读成诵。

2.指导书写“似、阴、野、苍、茫”(课件出示生字)

似阴野

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重点指导左右等宽的“野”。

“里”的末笔横变提,顶部左右要对齐。

左边稍短右稍长,穿插避让不要忘。

课件出示:

苍茫

“苍”“茫”都是上下结构,都带草字头,草字头写的时候,窄、扁。

教师可先引导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字的书写规律,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第二首古诗)

nɡlú

jīnɡkǒnɡɡà

i

 

4.连一连。

庐寺茫惊恐盖宿

5.拓展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思考与练习:

利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想象画面,与同学交流读懂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1.回顾小结:

这首诗写出了草原的苍茫辽阔、水草丰茂、牛羊肥壮。

诗中有静有动,有想象,有色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景图。

3.拓展阅读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

吹低见动

当堂检测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tiá

yě 

cāng 

ng 

guāng 

yīn 

jīng 

xià

gǎn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

 

百尺:

恐惊:

草低:

四野:

三、课文整体梳理。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朝( 

),这首诗用( 

)的手法。

把山寺的( 

)和夜晚的( 

)写得非常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敕勒川》哪两句交代的是敕勒川的位置,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教学反思《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

诗题的意思是:

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敕勒歌》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

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它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人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代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改进措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把课外的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积极营造班级爱阅读的氛围,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提高识字量和阅读量。

同时,我要加强自身语文素养,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19雾在哪里

一、教材分析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

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写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最后雾藏起了自己,展现了雾的顽皮淘气,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在教学本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外,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

同时,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用“雾把……藏起来,无论……还是……都……”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体会雾的顽皮淘气。

学习状态:

学生已经进行了多半学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一年级长,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识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几个月的的语文学习中,发现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但学生们在识字的方法、识字量、阅读量等方面差异较大,自信心和上课的参与度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大胆展示、愿意和同桌的小朋友合作学习,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注意力持久度较弱,容易跑神。

尤其在同伴发言时,容易出现两种不良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