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8515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1.树立严谨求实,不惧挫折,敢于探究,团结合作的态度意识

2.养成尊重科学规律,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生活习惯

【学习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试电笔的使用。

【学习难点】螺丝口灯泡和开关的连接,三孔插座的使用。

四、教学资源准备

【器材准备】家庭电路演示图,试电笔、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三孔插座、两孔插座、白炽灯,灯座等

【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对比引入:

播放短片,欣赏美丽的夜景,熟悉周围的用电情况,同时展示近期有关用电事故的新闻报道,对学生进行视觉冲击,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探究知识点一:

火线和零线

1.结合日常生活介绍零线火线的相关知识

(1)知道什么是火线和零线。

(2)活动1,自主阅读课本,了解试电笔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老师演示试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错误操作。

活动2:

动手做一做,测一测,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检验火线和零线。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在使用试电笔接触火线时,为什么人没有触电?

解析:

如图,试电笔电阻和人体电阻串联,根据串联分压,则

因为0.44伏小于36伏,所以人体是安全的。

指导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处理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探究知识点二.家庭电路的组成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

活动3:

观看微课了解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的连接及作用

(设计意图,微课动画直观、通俗易懂,加深学生对家庭电路组成的认识,充分了解相关各部分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提出问题:

请指出图中A,B,C分别表示哪个元件?

学生思考回答

2.教师重点介绍保险丝的相关情况。

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造而成的,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就会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而熔断,从而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提出思考问题:

(1)保险丝坏了能不能用铜导线来代替?

(2)如果将保险丝对折后使用,保险丝电阻会有怎样的变化,允许通过的电流会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然后找学生展示。

介绍新型保险装置:

空气开关

3.用电器和插座:

(1.)用电器间是如何连接的?

(2.)用电器与插座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3.)开关和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

以灯泡为例讲解:

a.指导学生观察灯泡实物,了解灯泡和灯座的主要部分,灯泡的发明过程以及现状

b.学生亲自动手安装灯泡,体验安全用电。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惧挫折的科学品质,环保意识)

小组活动:

如果将开关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有怎样的用电隐患?

插座

(1)插座的分类

(2)插座的连接(3)插头标“E”的插头为什么比其余两个略长一些?

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4)了解漏电保护器的作用

例:

连接电路,将图中的三孔插座,灯泡和开关连接在电路中。

跟踪练习:

如图所示,将开关、螺丝口灯泡、三孔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学生自主完成跟踪练习,然后通过投影仪展示交流,进行纠错训练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师生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完成导学案上的思维导图。

2分钟完成导学案当堂检测

独立完成,相互批改,教师巡视点评。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章中学习了直流电路,对电路基本组成、原理及相关计算已经很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与家庭电路朝夕相处,每天都在使用,有一定生活经验,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但学生对家庭电路的很多认识还是感性的,对其实际结构及原理不了解,甚至有恐“电”心理,所以通过本节课的理论学习,消除学生对电的恐惧,加强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也是本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为本节课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授课过程中,应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家庭电路,建议使用多媒体,通过视频、图片加强认识和理解。

并且展示更多实物模型,让学生认识各元件及其作用。

在试电笔的使用上,一定要让学生操作体验,学以致用。

效果分析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上讲主要有三个方面即:

1.认识火线和零线,并且能够用试电笔去辨别,2.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的作用

在教学思路设计上,打破常规,先引导学生认识火线和零线,老师演示试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学生模仿试电笔正确使用步骤,让其他学生帮忙看是否操作正确,知道所有学生能正确掌握使用步骤。

最后找个别学生在老师的监视下亲身测量插座判断火线和零线。

从而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采取微课的方式形象直观的让学生轻松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能表和总开关不能倒换的原因。

以灯泡为例,让学生观察灯泡的结构,亲身体验灯泡的连接,从而理解开关和用电器应当如何正确连入电路。

在讲解插座和插头时,通过了解插座的内部结构和插头的实物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插孔间有啥不同地方,从而总结出插座的正确连接方式和地线接地的的重要性,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总之,通过微课、实物等更直观的材料,让学生将生活实际应用和物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课程理念,从效果上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教材分析

《家庭电路》一节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的第一节,也是整个初中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课,是前几章电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延续学习和提升应用。

作为《生活用电》一章的开篇,既是本章知识的核心,也是后两节学习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先用家庭电路的电路图和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图展示了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插座的连接方法,再依次介绍它们的作用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在火线和零线部分主要介绍了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的方法,符合生活实际需要。

最后详细说明了三孔插座和三线插头的作用,介绍了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为什么接地的道理及漏电保护器的作用,使教材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并为最后一节“安全用电”做好铺垫。

本节课,可以先介绍火线和零线,及如何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式和原理,并使学生认识到火线带电更危险,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然后由家庭电路基本原理图入手,通过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电路的各元件,及其作用,和它们之间的串并联关系,连接顺序,可以简要介绍两个保护安全的元件:

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的作用与原理。

当堂练习

1.我国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V。

在家庭电路中,为了防止触电,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

2.下列情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发生触电事故时,不能用手去拉,要立即切断电源

B.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连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C.将电风扇三线插头最长的脚折弯后,插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D.在同一个插排上连接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3.“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基本理念.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三脚插座对应用电器的三线插头,插头最上面的那条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

B.只要拿着试电笔接触火线,其内部的氖管就会发光

C.图中带开关的灯泡和三脚插座的接法是错误的

D.图中的灯泡、两脚插座、三脚插座是并联关系

4.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四盏螺丝口白炽灯的安装图,其中正确的是()

课后反思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思路设计上,打破常规,先引导学生认识火线和零线,通过试电笔的使用检测火线和零线,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再拘泥于刷题式的训练,在实验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感受物理知识的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不足之处:

1.在认识试电笔时,没有让学生亲自拆开观察试电笔的结构。

2.在学习三线插头时,可以安排学生拆开三线插头,具体观察内部导线的具体连接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继续改进。

课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庭电路的各组成部分及作用,使学生有初步的安全用电常识。

2.了解试电笔的结构和原理,会用试电笔判别火线和零线。

3.了解三线插头与漏电保护器和安全用电的关系。

4.了解家庭电路简单故障的维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对比,按顺序分析家庭电路各组成部分的用途,小组讨论,交流

总结各部分的正确连接方法以及接错会带来的安全隐患。

2.通过理论分析,指导实践操作,练习使用试电笔,及家庭电路简单故障的维修。

3.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与课下延伸,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并将所

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能力,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学生对家庭电路具有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养与品质。

2.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消除学生的“恐电”心理,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与连接方式。

(二)难点:

用电安全防护的原理。

在完成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要注重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