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为人民服务教学实录 鲁教版Word下载.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 为人民服务教学实录 鲁教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 为人民服务教学实录 鲁教版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那一遍又口号是——
(齐答)为人民服务。
遍的师:
再来一遍,也那么有力、整齐、响亮——
(齐答)为人民服务!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这口号响彻云霄、惊天动地。
这口号,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走到今天,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那是经久不衰、深人人心啊!
而这口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来,整齐响亮地读一遍!
(齐读)为人民服务!
[点评:
开宗明义,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唯一宗旨、最高准则。
六十多年过去了,剔除其口号的鼓动性、形式性和从众性,积淀下来的当是其精神的纯粹性、高尚性和民族性,哪怕这种积淀的厚度和广度并不瓷实甚至只是一点点。
因为,那是民族新文化的种子和希望所在。
这种子和希望,在听课老师的自然回答中,在阅兵仪式的铿锵回应中,更在每位学生的琅琅诵读中。
历史语境、价值皈依,导课的大气与开放由此可见一斑,正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诗句)。
]
二、聚焦文体,提纲挈领
翻开书,第12课。
同学们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很特别?
它到底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生2:
这篇课文没有事例,只讲道理。
你说得很对。
我们以前学的很多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比如《一夜的工作》《凡卡》是写人的,《草船借箭》《钓鱼的启示》是记事的。
可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它很特殊,这种文体就是他说的议论文。
(板书:
议论文)
它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
你们知道吗?
这是咱们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所以得好好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哦!
因为是第一次嘛,所以有点难。
但是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
有信心吗?
有!
说这篇课文很特别,还特别在它也是主席参加张思德同志追悼会的演讲辞。
演讲辞)(图片演示主席演讲的各种姿态。
在半个小时的演讲中,主席没有看稿,却字字珠玑、慷慨激昂、一气呵成。
而且,丰富的肢体语言更增添了演讲的感染力。
怎样才能学好这篇议论文呢?
这里要特别跟大家介绍个规律,这议论文、演讲辞啊,每一段话都有要说的重点、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呢,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者结尾。
只要你掌握了这个规律,再难的议论文也会迎刃而解。
我现在抽其中的3段请你们来读一读,既想了解你们预习的情况,还想和大家一起寻找每段的要点。
[点评:
言归正传,课始就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将阅读焦点指向了“文体”,应该说,这是需要见地、更是需要胆量和魄力的。
说有见地,是因为“文体意识”是沟通学生语感和境感的唯一枢纽,所谓“学诗读诗,学文读文,此古今一定之法”(薛雪诗话)。
只可惜,这“一定之法”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是被弃若敝屣的。
说有胆魄,是因为面对《为人民服务》这样一篇立论高远、光芒四射的经典政论文,将阅读期待首先聚焦到“文体意识”上,而将其恢弘的“人文精神”暂时悬置起来,是冒了“矫枉过正”的课程风险的。
但我坚信,林老师的“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列夫·
托尔斯泰语)。
]
(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
这段中哪句话是重点?
生:
第一句。
很好,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句中还可以找关键词哪个是关键词?
生1:
意义。
不明确,什么的意义?
死的意义。
好,加上两个字,意思就明白了。
找关键词,还要让人一听就明白。
死的意义)
下面读第三自然段,刚才第二段的重点是第一句,那第三段呢?
(朗读第三自然段。
刚才他读的这段话里有一个生字特别难写。
[板书:
鼎r鼎”字中间是个目字,左下脚起笔要注意,起笔是竖折折,一笔写成。
你们拿起食指跟我写。
(生集体书空)
右下脚和它对应的就不是一笔了,那可要分成三笔写,竖,横,竖。
什么是“鼎”?
就像是寺庙里上香的那个炉子。
有三个脚,圆形。
那可不是“鼎”,那叫——(众生答)香炉。
我知道,我是说像它那样。
那你说对了,“鼎”一般也是圆形、三脚。
“鼎”是古代人煮东西用的。
没错。
“鼎”是古代人烹煮东西的器物,一般用青铜或铁制成,圆形,三足,两耳。
也有方形,四足。
(师边说边画简笔画。
看到这个“鼎它有关的成语吗?
三足鼎立。
,你会想到跟
同学们看,三足鼎立。
(师手指示意图。
鼎鼎大名。
鼎鼎大名,名气真大啊!
生3:
人声鼎沸。
你看,像在这里煮开了一样,热闹极了。
(师指示意图。
生4:
一言九鼎。
一句话九个鼎,说话多有分量啊!
记住了“鼎”的意思,你就不会写错别字了。
现在请你们在课文中写一个带“鼎”字的成语吧。
注意把“鼎”写端正、写稳当,笔画笔顺要正确。
(生书写。
“鼎”字教学,小试牛刀,烹出的却是一道精致而隽永的语文佳肴。
刚才学“鼎”字是一段小插曲。
现在我们回到课文中,继续找第段话的重点句。
我认为是最后一句。
我认为是第一句。
其实,这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是关键句,那怎么提炼关键词呢?
不怕批评。
对,“不怕批评”。
不怕批评)
同学们,现在你自己来读读第四自然段,也像刚才那样先找到关键句,再提取四个字的关键词。
明白了吗?
开始吧!
(生自学,师巡视。
)师:
谁来汇报一下自学成果?
生1:
同意吗?
同意。
好,提炼关键词生1:
团结互助。
生2:
互相关爱。
生3:
互帮互助。
(师随机板书:
同学们一下子抓住了关键句,提炼了关键词,会读书,会概括,很好。
现在请同学看黑板,大家发现没有,原来那么长、那么难的一篇文章,现在只剩下了几个关键词,简单明了。
对于我们这些读者来说,一看这几个关键词就知道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谈了哪些问题?
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
对于主席来说,他今天要讲“为人民服务”,他的心里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他要先讲——(生接答:
死的意义);
再讲——(生接答:
不怕批评);
最后讲——(生接答:
团结互助)。
主席的演讲是胸有成竹、心中有数的!
同学们,这样抓关键、抓重点的方法很重要,这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
(师板书:
薄)
就课程而言,写法决定读法,读法决定教法。
《为人民服务》是经典政论文,而“议论的生命在于张扬‘独识’,所以鲜明性是议论语言的最大特点”(潘新和语)。
“独识”,即独立、独特、独具只眼、独树一帜的观点,议论文的“独识”往往彰显于“论层”的首句或尾句。
于是,“张扬独识”(写法)——“搜索关键”(读法)——“概括要点”(教法)就这样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整体感知超越了抽象的、普适的阅读模式,而将“文体意识”水乳交融般地植入其中。
同是整体感知,小说当于诗歌不同吧?
议论文当于说明文有别吧?
三、紧扣重点,感悟写法
现在,老师暂时扮演一下主席,我的演讲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亲爱的同志们、战友们,今天围绕“为人民服务”,我讲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死的意义;
第二,不怕批评;
第三,团结互助。
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生笑。
哎?
你们笑什么?
这样太简单了。
简单明了。
太简单别人就听不懂了,就不能让人信服。
这么简单,大家不知为什么这么做,不知具体该怎么做。
那怎么办?
还得展开说,说清楚了。
你说得太好了,提出观点并不是万事大吉,还得以理服人,就是要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
那么,主席围绕观点是怎么展开的说、具体的说、深入的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这也就是要把书重新读厚了。
厚)
无论“读薄”还是“读厚”,“写法——读法——教法”的课程逻辑清晰明了、一以贯之。
那么,怎么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呢?
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第二段“死的意义”这个部分,一起研究研究。
现在请大家放声自由地读读
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自由读。
死的意义到底有什么不同,主席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用了列举名言、举例子、对比的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噢!
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怎么引用?
引用(名人名言))
主席引用司马迁说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真奇怪,主席不是伟人吗,为什么还要引用司马迁的话呢?
知道司马迁吗?
什么年代的人?
(逐一回答)几百年,一千年,一千几百年,反正很遥远。
不,2000千多年。
干吗要引用这么古老、这么久远的话?
司马迁是西汉年间很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是在毛主席之前的名人,所以引用他的话,也可以说是以理服人吧。
对啊,名人都这么说了。
司马迁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明远在古代,人们就提倡这种精神。
从古至今,人们就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认识。
你看,经典就是古老的智慧、永恒的真理。
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已经被人们认可、被人们传诵,所以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令人信服啊!
那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
(课件出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生读。
读得真好,声情并茂。
其实,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
(悲壮而豪迈的音乐响起,生配乐吟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是李清照的生死观,女英雄也可以豪情万丈啊!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5:
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死又算得了什么,江山自有后来人。
生6: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是谁说的?
陶行知,这既是对教育的爱,也是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
生7: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大家刚刚学过,一起来一遍。
生(齐):
于谦也向天下人诉说他顶天立地的豪情壮志,同学们,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表达了一种英雄气概、民族气节,是那样可歌可泣、可敬可佩。
同学们,刚才我们引用的是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生接答:
名人名言);
引用的是给人启迪、引人深思、让人震撼的——(生接答:
名人名言)。
所以,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
引用)
将“引用”进行到底!
在这里,引的是经典,用的是说服;
引的是文化,用的是信服。
更妙的是,--E,~席用“引用”张扬其“死之意义”的“独识”,林老师却巧用“引用”,让学生在配乐诵读日常积累的“生死名言”中,强化对“引用”作用的感知、拓展对“引用”意义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一石数乌。
接下来,主席又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观点呢?
应该是用对比的办法。
对比,怎么比?
对比)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
(课件出示语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