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7328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江苏省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

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

其非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该思想家旨在

A.坚持学以致用思想B.批判对人性的摧残

C.揭露道学家的虚假D.肯定人的独立思考

5.某同学参观了一次书法艺术展,他看到以下几副对联,其中与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最

相似的是

ABCD

6.据《与公肃甥书》记载:

“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

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7.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

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

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材料表明

A.戏剧是丰富娱乐生活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8.《史记·

高祖本纪》载: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

身,遂产高祖。

”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A.心即宇宙B.敬天法祖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

9.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

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可见,司

马相如的赋得以闻名天下的原因是

A.彰显统治者宏图伟业B.反映了盛唐的景象

C.成为科考的主要内容D.体现道家无为思想

10.如果看到下面漫画《人头猴身的达尔文》(第10题图),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A.张之洞B.林则徐C.严复D.洪仁玕

 

第10题图第11题图

11.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上面这幅漫画(第11题图)主题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扶清灭洋”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

12.“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

”这

段材料出自

A.《华事夷言》B.《庶民的胜利》

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

13.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蒋梦麟曾说:

“近来青年心理的态度,可以叫做‘心的革命’。

外在的革命不同,‘心的革命’是到了人自己身上来了。

”与“心的革命”相符的是

A.“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B.“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C.“国人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D.“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彻底扫除资产阶级思想”

14.周恩来说:

“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

我说我们在农村里

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

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

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B.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5.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

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

“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A.提出“三个面向”

B.试点创办“特区”

C.提出“一国两制”

D.发表“南方谈话”

16.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五大”(1997年)五个报告中的关键词

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③“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④报告中“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③②①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

17.下列为某大学“入学须知”,这一通知发出的背景是

入学须知

在全国人民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大好形势下,经过统一招生,你被录取到我校学习,我们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表示热烈欢迎!

凡我校录取的学生,毕业后都要服从党的需要,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工作。

学生来校途中,应提高革命警惕。

新生报到时,必须带户口迁移证和粮油关系转移证及商品供应关系,必须每人一张,要注明原地区停止供应时间,从三月份开始由学校供应。

中央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开放序幕已经拉开

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存在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

A.B.C.D.

18.右侧照片反映了科技工作者们正在为我国某次发

射任务做准备。

这次任务是

A.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试验首枚远程运载火箭

C.开展首次载人航天

D.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

19.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

“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

驱动行事。

”这表明

A.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B.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20.右图是1964年为纪念英国某位历史人物诞辰400周年而发行

的邮票。

该人物的作品

A.冲击了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B.促成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C.设计了三权分立的社会制度

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

21.(12分)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

(3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儒家思想取得胜利”?

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5分)

(3)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

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2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

22.(11分)明清时期小说繁荣,出现了一大批经典名著。

材料一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等名著。

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材料二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李泽厚

材料三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

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2)举出一部最符合材料二观点的明清小说。

该小说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发展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

23.(13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生成于不同时期,植根于不同土壤,二者既有一些共同之处,又有不少差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

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

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

从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在“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科学文化界巨人辈出,他们从广阔的领域和空间,以不同方式从事精深的研究、创造和发明,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新世界”的魅力。

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解救民族危难的急躁情绪却使得新文化运动的巨子们不可避免地带着学者们对其持有的种种指责:

浮躁、肤浅、急功近利。

这限制了“巨人”的水平和层次,也使得新文化运动只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通过办报创刊,向国人传播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

而在广大的文化科学领域,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则无声无息,一片沉寂。

——摘自李海涛《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析》

材料三与新文化运动不同,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

……总之,文艺复兴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

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

——刘军宁《没有复活,就没有兴盛——从文艺复兴看新文化运动》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文艺复兴“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的理解。

(2)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其所产生的影响有何局限性?

(4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有何不同?

(4分)概括新文化运动借助的“外来文明资源”主要有哪些思想内容?

24.(12分)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材料一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