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访谈记录汇总宝华精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7189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访谈记录汇总宝华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最新访谈记录汇总宝华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最新访谈记录汇总宝华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最新访谈记录汇总宝华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最新访谈记录汇总宝华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访谈记录汇总宝华精品文档格式.docx

《最新访谈记录汇总宝华精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访谈记录汇总宝华精品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访谈记录汇总宝华精品文档格式.docx

3.访谈纪录0911办公室主任孟坚11

4.访谈纪录0911计划合同部副经理刘天明13

5.访谈纪录0910财务部经理沈玉章16

6.访谈纪录0911工程部总工苏建19

7.访谈纪录0911财务部副经理薛泽荣22

8.访谈纪录0911人事劳资部张东敏23

9.访谈记录0912总经理薛继连26

10.访谈纪录0912运输部副经理张英华29

1.访谈记录0910人事劳资部经理苌生魁

访谈时间:

2003年9月10日下午2:

45—4:

30

访谈地点:

石家庄市玫瑰园38号楼朔黄公司301会议室

访谈对象:

人事劳动部苌生魁经理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内部分机手机

访谈人员:

罗畅张学森田彤李宝华张瑞霖

记录人:

田彤整理人:

李宝华

访谈纪要:

访谈内容:

L:

今天第一个访谈,今后可能二次访谈,希望您能够多配合。

前期也于您沟通过,这次沟通,完全是一对一,所有内容都不对外公开的。

上次沟通的内容还不够,这次访谈的内容可能是上次问过的,可能也有没有问过的,

C:

今天下午我有个特殊情况,还要去趟西安。

首先请您谈谈您整个部门情况?

我们公司目前情况,按照传统管理涉及到人事管理、工资、教育、培训,一般是四块,作为我感觉到任务非常重,感觉干事精力不够,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也是所有部门都需要研究的问题,作为我们,怎样将“源于国铁、优于国铁”的思想落实到人力资源工作中,还需要认真研究。

我去年8月份来人事劳资部,原在办公室当主任,本人感到工作压力大,领导当时让我来,也是希望怎样讲这块工作正规化,建立健全制度,一年多了,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显著的工作没有看到。

我们现在有6个人,2人是返聘的,1个档案,目前还有一个修产假的,现在的人员做过人事工作的很少,包括下边的分公司,作过人事工作的只有1-2人,传统的观念都很少,更谈不上新的观念,我计划工作在10月份要培养现有的人,从分公司选择优秀的人来培训,充实到人力资源的队伍中来,作为我来说,怎样讲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现在我们人事部的人过去做过人事工作的几乎没有,新的观念没有接受,传统观念也没有接受过,从机制上解决,从人的素质上解决,或者将近三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集中起来,就培训人力资源,将我们的管理水平、素质提高一下。

6个人岗位职责?

人事部全部的工作由我来负责,小张去年10月份到的负责人员录用,同时负责劳动合同的管理,还有内勤。

目前我们修产假负责专业技术职称也由小张管,另外,王小民负责教育培训、保险,杨慧洁(高级经济师),负责编制,加上工资、薪酬,还有修产假的,他本身原来得过病,他原来负责技术干部的管理,靠不上,大部分工作是我替他做,另外还有两个返聘的老同志,只做些配属的工作,正经干活的就4个。

考核这块工作?

考核在我和小张这里,我们的岗位分析没做,考核全是定性的,整个过程都是由我来做,包括一开始的动员及结果,作为我可能习惯的问题,大量的工作做了,没有精力考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宏观问题,大量做一些具体的管理,比如职称评审办法、三项制度管理办法。

公司对您的岗位,有没有具体权限方面的划分?

目前没有,比如分公司需要人,打报告,到我这里,我组织一个考核组进行面试(相关用人部门要参加),包括笔试,然后通过者形成意见,我们人事部会有一个建议权,在人事录用上,我根据经验拿出初步意见,与总经理沟通,再拿到会上。

工资分配上,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在奖金分配上有建议权,也就是人事、劳资的建议权,建立员工保险,我们也提出建议,这个权力还是有自主权。

部门那的分工是否合理,人力资源部的定编、定岗有无需要完善的,编制是否合适?

我原来任办公室主任,公司的编制是基于基建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向运输管理转变后,公司的编制体制相应应该改了,建立一个适合运输体制的编制体制,目前无机关的编制方案,从人事部门来讲,过去都是按基建来定的,现在整个编制已经6000人了,本部门的定编是按我们现有的人和工作来分的,不是按工作分析、个人能力综合来定的,所有机关的定编是按大概的、定性的来定的。

目前对人事部的编制有何建议?

我对这个问题考虑不多,感觉人手比较紧张,薛总、白书记对人事工作比较支持。

如果人手少,可以请返聘的人来做,人事部的经理怎样从日常事务中分理处来,落实领导意见,一定要从事务中解脱出来,我现在解脱不出来,现在你考虑一些问题,必须让下边的人来落实。

比如,招聘,我可以告诉你笔试、面试,我出思路,下边人实施,现在我都在具体作,我的工作档次没有分会出来。

另一个工资分配,研究工资政策,整个朔黄工资并不低,这种结构是否合适,我们公司的总经理一般每年20万,我们的生产工人每年4-5万,与市场不符,我们的劳资人员可能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他的档次不够,怎么解决,拿出方案来,把两个方案拿出来对比,我就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了。

这要每个人成为本专业的专家,了解政策、也了解朔黄,要考虑宏观的问题,但现在的人素质不够。

另一个是奖励分配。

,效益工资的系数,工人和返聘系数是1,临时工0.5,中、初级职称1.4、1.8、2.0、4.5,部门经理5.0,这种分配是否合理,这种分配究竟行不行,就解决不了。

再则用工形式,我们有正式工、临时工、返聘工、季节工、临时工,多种形式相互补充,临时工每年淘汰10%,人事代理每年淘汰2%,正式工是多少?

再过几年,我们的政策不能这样了,作为一个部门来讲,分管专业,你怎么将国家政策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这个是我们分管的人所不具备的素质。

我原来在办公室,目前来讲,作为专业人员,按照组织的分工,目前的人员不能主动完成工作,可能有问题,如职责不明确等。

“源于国铁、优于国铁”,能否介绍一下?

薛总可能谈的更多,昨天晚上我讲课,从5个方面理解,一是源,是学习、是继承,成功的东西,学习铁道部的东西,吸取其失败的教训,回避问题。

二是优,是超越,学习的目的是超过它,无论从软件上、硬件上、机制上;

三是核心是创新,用创新去实现超越目标;

四是连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今后铁路在发展,要继续学,不断学习,不断创造。

五,这不单单是公司领导、董事长、总经理,是上下左右共同作用,如一个工队节省了1个人力就是我们优于国铁的表现,你改变了一个程序、规则就前进了一步。

过去,有人觉得这句话空,但具体工作中,我录用人的程序、标准变了,也是这句话的一种体现。

我觉得朔黄是“移民的企业”,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深圳是个移民城市,移民的东西一定有包容性,如我是十二局的,我同事是其他局的,我们在一起,我就要包容他,成功经验集中起来,可能对朔黄铁路会起到积极作用。

您觉得朔黄公司有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与举措?

有,但没有明细。

朔黄铁路怎么发展,去年三讲方案,北上(天津港)南下(龙口港),这种意识说了,但从发展战略来看,扩大我们朔黄铁路的运量,到目前为主还没有系统化。

包括我昨天讲了,大家对朔黄铁路充满信心,我们想朝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发展,但我们不明晰企业究竟如何发展,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我们依托神华,除了国家政策的调整,我们有货源,也有港口吸纳,去年3000万,今年4000-4500万,可能超5000万,但是从长远发展来讲,下一步如何走,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家不是很清楚的。

您认为公司整个组织机构是有没有问题?

这方面问题应该说有,公司体制是明确的,三个分公司是不同的管理模式,我们要到肃宁、原平进行调研,成功在何处,能否统一模式,编制是沿用基建的,怎么样进行调整。

按照运营的要求,明确职责。

流程?

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不管管理流程也好,业务流程也好,这个职责不明确,就不好办,这与职责不明晰有关,我们有2个副总,1个负责基建,1个负责后勤,1个总助负责安全,作为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目前分工中有问题,需要完善。

如业务流程,我们打一报告,不太清楚是运输部还是基建部的事,流程设计不明确,基建政策管理转向运输管理,转向企业的经营行为,这关系到法律,是走基建费还是走运营费。

这是组织和流程的问题,作为人力资源部经理可以从几方面进行工作成果衡量

很重要,考核不解决,薪酬就解决不了,工资应该是一岗一薪,奖金福利按业绩考核情况。

如我做经理,不管谁当都是2000元,但通过考核有的好,奖金就高。

也就是通过岗位定工资,通过能力定奖金,人事部经理负责几方面的工作,指标:

(1)一方面按岗位职责定,如我们今年录用多少人,经考核优多少,

(2)制定工资制度,有多少人认为满意。

(3)培训,计划性和效果如何?

去年我是8月份当的人事部经理,之前之后有何进步,从规划、标准、程序上改革了什么?

如果我做了探索、推行、有效果,考核时就要肯定,我从办公室离开后,新的主任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也要考核,好就要高奖金。

整个公司考核的现状是怎样的?

我们考核是定性考核,印象考核,程序是个人述职,然后是360度考核,公司领导,我的同事(中层、中层以下),分公司领导,形成立体考核的态势,比原来进步了,但这种考核无论如何都是定性的,没有定量的标准、无岗位分析,应该按年度计划、战略目标来考核。

从考核结果的运用上?

分开的,中层干部会,领导讲评,好的哪些,问题哪些,顷队伍建设提一些要求,但前三名无奖励,也无提升,从心理上是冲击了,但没和薪酬挂钩。

我们今后考核与薪酬挂钩,您觉得相应的挂钩的比例,如业务挂钩的比例,50-60%,行政部门固定薪酬60%,您觉得这个比例怎样?

我们还没有考虑。

您的感觉呢?

固定与浮动部门,目前我感觉固定部分偏低,目前我们固定的不到40%,我看了一些资料,我们浮动大概30%,目前朔黄铁路固定的不到30%。

工资结构?

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奖金根据年度完成情况定。

您认为今后谁来考核您会比较好,是直接上级还是360度?

我觉得考核应该分两块,一个是绩效考核,一个是晋升考核。

绩效考核应该是分管上级进行考核,晋升考核,就是的全面考核,就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

业绩考核直接上级考核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有定性考核,是否有单独沟通?

一般是对特别差的,我们考核是公示的,后三名总经理、书记要谈一下,为什么这么低,今后怎么作,大家反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有见面,有反馈,但不是所有的。

薪酬管理的现状,介绍?

这么几个问题,

(1)总经理上下结构、比例关系问题,总经理是集团控制的,20万元,生产工人目前可以拿3-5万,拿20万总经理在我们国家很多,但是拿4-5万的工人在我们国家极少,说明我们工资分配比例关系有问题。

(2)工资、奖金、福利,三者比例关系有问题,一线工资低,福利高一些,这三块比例有问题。

(3)同工不同酬。

我感觉怎样认识同工同酬的问题,中国的劳务与国外工资劳务是无法比得,我们现在合同工、正式工、代理工,合同工就很低,怎样解决同工同酬的问题,我们还没有相处招来。

(4)还有一个方面,怎样将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挂钩起来。

这个难度也比较大。

薪酬基本结构,存在的问题,目前我们发放是怎样的?

分公司我们不管,机关最早是3、7开,后来4、6开,后来机关完全按照效益挂钩法,部门经理没有分配的权力。

这个是很不合理的,希望通过你们来解决。

我们要给他政策,给他方法,不解决问题。

现在作为部门经理根本就没用。

公司目前培训是什么?

目前公司培训有一个指导思想,我不想把很多社会职能放到企业中来,我需要一个工人,就找一个工人,需要高层,就直接从社会上聘来。

劳动时间我企业不给你承担费用。

比如在公司做到部门经理了,公司可以培训你。

目前我们提倡岗位学习,不提倡学历学习。

我们公司中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