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6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docx

《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docx

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

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

一、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3分)下列物质加工或应用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加工或应用

纯金制金饰品

玉米酿酒

油脂制皂

氯气对自来水消毒

A.A

B.B

C.C

D.D

解析:

A.纯金制金饰品,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玉米酿酒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油脂制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是利用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答案:

A

2.(3分)已知

Se与O同主族,下列有关

S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

B.非金属性强于S

C.中子数是44

D.最高化合价为+6

解析:

A、Se与O同主族,而Se是第四周期,所以Se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Se非金属性弱于S,故B错误;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所以中子数为:

78﹣34=44,故C正确;

D、最高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所以最高化合价为+6,故D正确。

答案:

B

3.(3分)下列变化中,利用了气体的氧化性的是()

A.SO2用于漂白纸浆

B.Cl2被FeCl2溶液吸收

C.NH3被稀H2SO4吸收

D.CO与Fe2O3反应用于炼铁

解析:

A.SO2用于漂白纸浆,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Cl2被FeCl2溶液吸收,氯气可氧化亚铁离子,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利用了气体的氧化性,故B选;

C.NH3被稀H2SO4吸收生成硫酸铵,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CO与Fe2O3反应生成Fe、CO2,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气体作还原剂,故D不选。

答案:

B

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变性是可逆过程

B.氨基乙酸不能溶于强酸溶液中

C.天然油脂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D.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

A.蛋白质遇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及某些有机物可发生变性,变性后失去原有的活性,变性为不可逆反应,故A错误;

B.氨基乙酸含氨基、羧基,具有两性,含氨基可与强酸反应,故B错误;

C.天然油脂为混合物,则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故C错误;

D.蔗糖的水解产物含葡萄糖,葡萄糖含﹣CHO可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误。

答案:

C

5.(3分)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颜色为浅黄绿色,说明新制氯水中有氯气分子存在

B.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先变红,说明新制氯水有酸性

C.向品红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褪色,说明新制氯水有漂白性

D.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钙固体,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l﹣浓度减小

解析:

A.氯气溶于水后,部分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部分氯气以分子存在于水溶液中,氯气呈黄绿色,所以新制氯水显浅黄绿色,故A正确;

B.氯水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盐酸是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B正确;

C.氯水溶液中氯气、HClO都强氧化性,向品红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故C正确;

D.在下列平衡:

C12+H2O⇌H++C1﹣+HC1O,由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性比HClO强,则若向氯水中加入少量CaCO3粉末,会和溶液中的盐酸反应,促进氯气和水的反应正向进行,氯离子难度增大,故D错误。

答案:

D

6.(3分)可用如图所示方法保护埋在弱酸性土壤中的钢管以减少腐蚀。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棒M可以是铜

B.在潮湿的弱酸性土壤中H+向钢管方向移动

C.这种保护方法可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在潮湿的弱酸性土壤中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钢管

解析:

A.M应为比Fe活泼的金属,不能为Cu,故A错误;

B.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在潮湿的弱酸性土壤中H+向钢管方向移动,故B正确;

C.M为负极,钢管为正极,构成原电池可保护正极,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正确;

D.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则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钢管,故D正确。

答案:

A

7.(3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2mol/L的溶液中:

HCO3﹣、K+、Na+、SO42﹣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

Al3+、OH﹣、Br﹣、Na+

C.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Na+、Ba2+、Cl﹣、Br﹣

D.pH=0的溶液中:

Na+、K+、S2﹣、SO32﹣

解析:

A.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2mol/L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HCO3﹣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Fe3+、Al3+都与OH﹣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Na+、Ba2+、Cl﹣、Br﹣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pH=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S2﹣、SO32﹣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答案:

C

8.(3分)X、Y、Z、W均为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下,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Y为碳元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是硫元素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仅含共价键

解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Y为C、Z为Cl、W为Na,

A.S的原子半径比C的原子半径大,且硫酸为二元酸,X不可能为S,故A错误;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Z为Cl,最高价为+7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故C正确;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含离子键、O﹣H共价键,故D错误。

答案:

C

9.(3分)常温下,向20mL0.1mol/L醋酸溶液中滴加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0.1mol/L醋酸溶液pH约为3,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B.a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

C.m大于20

D.b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醋酸钠和氢氧化钠

解析:

A.0.1mol/L醋酸的pH约为3,可知电离不完全,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A正确;

B.a点显酸性,溶质为醋酸、醋酸钠,电离大于水解,则c(CH3COO﹣)>c(Na+),故B正确;

C.m点为中性,若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溶质为醋酸钠,水解显碱性,为保证溶液显中性,应使酸剩余,则m小于20,故C错误;

D.b点为碱性,碱过量,溶质为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故D正确。

答案:

C

10.(3分)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SiO2+2OH﹣═SiO32﹣+H2O

B.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2H++2I﹣+H2O2═I2+2H2O

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粉末,可减少SO2的排放:

2CaCO3+2SO2+O2

2CaSO4+2CO2

D.强碱溶液中,用次氯酸钠与Fe(OH)2反应制备高铁酸钠:

2ClO﹣+Fe(OH)2═FeO42﹣+2Cl﹣+2H+

解析:

A.由于二氧化硅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SiO2+2OH﹣═SiO32﹣+H2O,则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故A正确;

B.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2I﹣+H2O2═I2+2H2O,故B正确;

C.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粉末,可减少SO2的排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CO3+2SO2+O2

2CaSO4+2CO2,故C正确;

D.强碱溶液中,用次氯酸钠与Fe(OH)2反应产物中不会存在氢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ClO﹣+Fe(OH)2+2OH﹣═FeO42﹣+2Cl﹣+2H2O,故D错误。

答案:

D

11.(3分)根据图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反应①③中MnO2均被还原

B.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C.反应②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反应③是置换反应

解析:

A.反应①中Mn元素化合价从+4变为+2,反应③中Mn元素化合价从+4变为0价,MnO2均被还原,故A正确;

B.反应①4HCl(浓)+MnO2

MnCl2+Cl2↑+2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故B错误;

C.反应②中,只有氯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不会,则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正确;

D.反应③中二氧化锰与铝反应生成Mn和氧化铝,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答案:

B

12.(3分)在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g)和H2O(g),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H<O,所得实验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

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CO)

n(H2O)

n(CO2)

700

0.40

0.10

0.090

800

0.10

0.40

0.080

800

0.20

0.30

a

900

0.10

0.15

b

A.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CO2)═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H2)=5.0×10﹣2mol/(L•min)

B.实验②中,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解析:

A.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CO2)═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CO2的生成速率为v(CO2)=

=0.01mol/(L•min),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v(CO2)=0.01mol/(L•min),故A错误;

B.实验②中,平衡时n(CO2)=0.080mol,则各组分的平衡浓度为c(CO)=

=0.02mol/L,c(H2O)=

=0.32mol/L,c(H2)=c(CO2)=

=0.08mol/L,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为K=

=1.0,故B错误;

C.温度相同,则化学平衡常数相等,实验②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1.0,平衡时c(CO2)=amol/L,根据反应方程式,则c(CO)=(0.2﹣a)mol/L,c(H2O)=(0.3﹣a)mol/L,c(H2O)=amol/L,所以有K=

=1.0,可得a=0.12,所以CO的转化率为α(CO)=

=60%,故C正确;

D.根据实验①和实验②的数据,CO和H2O在方程式中处于同等地位,实验②相当于对实验①升温,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减少,说明温度升高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实验④相当于实验③减压,减压不改变化学平衡,则平衡时CO2应有0.060mol,但实验④的温度高于实验③,相当于升温,此时不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