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第一单元 第2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5655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第一单元 第2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第一单元 第2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第一单元 第2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第一单元 第2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第一单元 第2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第一单元 第2讲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第一单元 第2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第一单元 第2讲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通史第一单元 第2讲文档格式.docx

a.生产方式: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b.生产目的:

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c.生产结构: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地位: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评价

a.积极方面: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b.消极方面:

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图示解史 耕作方式与经营方式的演进

5.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

井田制

①内容

a.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b.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c.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

②实质:

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3)封建土地私有制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确立

a.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

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③问题:

土地兼并和集中,政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轻巧识记 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问题

二、手工业

1.经营形态及特点

(1)官营手工业

①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②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大作坊生产。

③凭借国家权力,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2)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3)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产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2.主要成就

(1)冶金业

①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②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出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③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2)陶瓷业

①原始社会的彩陶已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②商朝时烧出原始瓷器。

(3)纺织业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易错提醒 官营手工业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为满足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室成员、贵族以及封建政府的特殊需要而设立的,如铸钱、织造、陶瓷、营缮、造船、军器、火药等;

另一部分是重要的国计民生物资,由于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官府为取得这部分利益而实行官营,这既包括盐、酒、茶等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铁、金、银、铜、铅、锡等生产原料。

三、商业

1.商业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商业城市:

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3.商业政策

(1)商周:

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2)战国:

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概念阐释 工商食官

“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

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考点一 精耕细作与小农经济

先秦时期的经济现象时空定位

1.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

(3)落后性:

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4)脆弱性:

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5)保守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小农经济成长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

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

②农民自身因素: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

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封建政府的扶植:

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2)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历代封建王朝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显著特点”这一结论。

史料一 古代中国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史料二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一一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

——李群《农业科技史》

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耕作方式发展: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

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善农业环境:

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

(4)总结农业生产经验,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生产经验。

考点二 先秦时期的手工业

1.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非欧国家。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2.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生产经营模式

产品及流向

流通方式

地位

官营

手工业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主要生产武器和供皇室、贵族消费的日用品

不投放市场

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私(民)营

民间私人经营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投放市场

明中叶以后在一些部门占主导地位

家庭

农业的一种副业

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剩余产品投放市场

稳定了小农经济,在近代破产

1.论从史出

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区域性特点

史料 鲁人善织屦(麻、葛等制成的单鞋底),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赤脚)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

结论 私营手工业由民间人士经营;

产品投放市场;

从业者可自由流动;

可跨区域经营;

关注市场的区域消费差别。

2.获取材料信息

分析材料,从中归纳先秦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材料一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荀子·

王制》

材料二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

——《礼记·

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类较细;

官府严格控制;

从业者专业生产;

工艺精细。

1.从井田制到小农经济的变化

西周时期那种“千耦其耘”……的大规模集体耕作制……到秦汉,则以“一夫换五口,治田百亩”的小家庭耕作制为主。

——《中华文化史》

发现问题 井田制不是小农经济。

命题角度 井田制与小农经济在生产方式上的主要差异。

2.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稳固性

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使自己所需要的两种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即衣、食得以自给自足,从而极大地减轻了对社会和外界的依赖,避免与社会过多联系。

——朱筱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

发现问题 辩证认识“小农经济”的优劣。

命题角度 小农经济的特点;

小农经济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3.孟子理想中的小农社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

发现问题 不夺农时(勿夺其时)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

命题角度 先秦时期的小农生活是否如孟子所说;

“勿夺其时”反映了孟子的何种思想。

4.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缺陷

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王家范

发现问题 材料反映出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缺陷,是对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

命题角度 古代官营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评价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

5.古代中国手工业工艺的世代传习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从元稹《织女词》中“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

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发现问题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这与小农经济有必然的联系。

命题角度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手工业工艺世代传习的历史原因。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2017

全国Ⅱ,24

2015

全国Ⅰ,24

1.命题点: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

(2015·

课标全国Ⅰ,24)《吕氏春秋·

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五口甚至九口人”,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

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项错误;

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能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因果倒置,错误;

农业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D项错误。

2.命题点: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