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和思考.docx
《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和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和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和思考
城市经济仍然是现在经济主要组成局部。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城镇化每提高1%,将带动消费提高1.3%、投资增加1.67%、GDP增长0.6%。
有机构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市所创造的GDP占比将由现在的70%上升到95%。
因此,继续推进城镇化,仍将是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一项重要工作。
“十八大〞之后,城镇化的重要性被迅速地提升并被认为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的重要手段。
总结中国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及国际上不同国家的城镇化结果,目前提出的城镇化绝不是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所走的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才是中国目前城镇化道路的最正确选择。
一、国际上城镇化的三种模式
〔一〕依靠市场机制主导的城镇化。
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典型范式,美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奉行市场至上原那么,认为城镇兴起主要是市场机制自然选择的结果,把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看作地方性事务,自由放任。
但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城市无序扩张,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美国联邦政府对纯粹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开始反思,逐渐介入并加大了对城镇化开展的干预。
〔二〕注重政府调控引导的城镇化。
这类模式的典型范式是欧洲的英德法和亚洲的日韩。
它们虽然都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但十分重视促进城镇化有序开展,特别是在规划城市布局、标准市政根底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效劳、统筹城乡区域开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发挥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三〕受到殖民历史制约的城镇化。
拉美地区和非洲的许多城市,是西方国家殖民统治时期建立的“舶来品〞,城镇化既没有工业化作支撑,也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开展水平脱节。
这些地区的不少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后,仍未能摆脱历史阴影,城镇建设主要是围绕殖民时期的城市展开,城镇化没有民族特色、没有外乡化;同时,政府对农业人口爆炸性进入城市调控不力,对进城农民的就业、安居、社保等问题处置不当,使得城镇化率畸高,“过度城镇化〞弊端丛生,“城市病〞严重。
这三种模式为全球范围的城镇化开展,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训,值得认真研究,在推进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应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二、城镇化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一〕城镇化的国际经验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强化规划指导。
以日本为例,二战后,先后编制了全国国土利用规划、都道府县国土利用规划、市町村国土利用规划等各级中长期国土利用与开发规划,1962年开始又相继制定和实施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为此后20年间的城镇化快速健康开展奠定了良好根底。
二是注重法制建设,强化制度保障。
为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病〞,促进城市公共卫生、住房建设、治安管理和贫民救济,早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就制定了?
公共卫生法?
,此后又公布了?
贫民窟清理法?
、?
工人住房法?
等一系列法律。
法国于1973年公布了?
城市规划法?
,强调对历史街区实施整体保护,较好地协调了城镇化、旧城改造和文化遗产传承之间的关系。
三是注重循序渐进,强化产业支撑。
一般以开展就业门槛低、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先导,吸纳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城就业落户,等到积累一定社会财富、转移人员的技能和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之后,及时转变开展方式,培育壮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以韩国为例,60年代,在汉城—釜山铁路沿线的中心城市,重点开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产业,70年代形成以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经济开展区,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了较大空间;到80年代后期,开始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实现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结构升级,促进了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同举并进。
四是注重根底建设,强化综合交通。
以美国为例,在19世纪40年代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兴旺的运河网,19世纪下半叶开始,建设了贯穿东西、深入西部腹地的铁路大动脉。
美国境内数以万计的大小城镇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互联互通,人员、资金、物资等要素流动更加便捷,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经济开展,也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城镇化。
五是注重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效劳。
例如德国,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分别创设了法定疾病保险,法定事故保险和伤残、养老保险,在此根底上不断完善,构建形成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重视开展职业教育,实行职业教育费用由政府和企业分担的机制,从而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六是注重城乡平衡,强化支农政策。
城镇化并不意味着放弃农村、抛弃农民,只有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并举,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这方面,经典的范例是上世纪70年代韩国兴起的“新村运动〞,韩国政府实施全方位的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战略,以村为单位开展各类开发建设工程,推动乡村文化开展,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同时,着力构建完善的农村现代化法规体系,以?
农村现代化促进法?
为主体并配套相关规章制度,对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实行了严格的法律约束,从而促进了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同进,有效化解了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城乡差距过大、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
〔二〕城镇化的国际教训
一是过度郊区化导致资源环境浪费。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由于推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城镇化,出现了“过度郊区化〞问题,富裕的家庭离开市中心到郊区居住,广阔中产阶级和普通居民也跟随其后移居郊区,导致城市不断向外低密度扩张,城镇住房建设无序开发,对汽车和能源的依赖与消费显著上升。
特别是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郊区人口就已超过中心城市人口,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浪费、种族冲突加剧和城市税收根底丧失等后果。
二是人口过度集聚使得特大型城市负载过重。
在日本和韩国,为了提高国土使用效率,推行“空间集聚式城镇化〞,在核心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
目前,约有25%的日本人聚集东京,20%的韩国人居住首尔。
这种人口过度集聚、土地资源高密度开发的模式,不仅造成了区域开展不均衡,使得农村和边缘地区出现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且也导致了核心城市地价暴涨、一般居民住房困难,以及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三是城镇化与工业化脱节引发各种经济社会矛盾。
典型的是拉美国家,一方面,由于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失误,对外资外债过度依赖,造成外乡产业竞争力下降,民族工业萎缩;另一方面,无视城镇化规模控制,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
产业支撑缺乏与城市规模失控两方面因素交织,导致城市根底设施严重短缺、贫困发生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贫民窟林立、收入分配不公、社会治安混乱等严重问题,坠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难以自拔。
四是城乡差距过大危及社会稳定。
拉美国家人均农业资源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一些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只顾从农村抽取资源、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掠夺经济剩余,而无视农业的根底作用,支农政策不力,使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城市与农村出现断裂,最终酿成严重后果。
三、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社会开展的迫切需要
〔一〕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
如,中国的城镇化仍在沿用几乎被美国规划界集体否认的传统城市化模式,很多城市出现的“造城运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严重的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以及对石油的高依存度等一系列城市问题愈发严重。
一方面,我国很多城市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人口城市化速度,急于求成的心态造成了剥夺农民、牺牲农业甚至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的传统城市化痼疾;另一方面,北上广深等特大型城市的集中度过高,“城市病〞问题严重,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迹象。
中国的城镇化一直在试图防止类似问题,但由于特殊的制度、国情等一系列因素,很多地区的城镇化仍然问题丛生,甚至在步兴旺国家城市病的后尘。
有人指出:
我们现在正在“睁眼睛犯错误’〞,迫切需要加强干预和规划。
由于传统的城镇化存在着诸多弊端,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城镇化开展之路,那就是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
从人口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城镇化的一个层次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另一个层次是转入城市的那局部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的城镇化。
前一层次的城镇化含义是形式,后一层的城镇化含义是内容。
我们应当把评价城镇化标准的重点放在后一层次上。
由于农民和农村是城镇化的重要对象,考察中国的城镇化还应包括农村居民生存条件、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提升,即逐步向城市靠近。
从城镇化的本质来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更应该是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开展并向广阔农村渗透和传播、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统一的过程。
习近平曾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开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道路。
总结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城镇化经验,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努力创立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城市。
一般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开展为根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开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根底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效劳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开展,实现共同富裕。
综合来看,新型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从相关制度要求来看,城乡必须一体化,从身份、地位到根本的公共效劳都必须逐步均等化;二是城乡经济的要求来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要同步推进;三是从城乡空间结构来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必须相结合整体推进;四是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
〔三〕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区别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统筹协调,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宜居宜业。
二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更加紧密结合。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
缺少工业化,城镇化就没有造血功能和开展动力;没有城镇化,工业化就没有开展载体和后续支撑。
三是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实现城乡一体化开展。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和农村实现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效劳,到达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开展的过程。
通过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最终将形成一种现代的城乡形态。
这种形态表达在空间方面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分散化,是指人口和经济活动在整个大都市区范围相对分散的开展过程,有别于工业化时代的集中化开展;二是多中心格局,是指除原有的中心城市外,又出现数个或数十个次中心性城市,局部是在交通网络节点上开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城市,局部由原有的城镇逐渐扩展而成;三是城乡统筹开展,主要是在经济方面,中心城市与郊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
这种形态表达在内容方面有这样四个特征:
一是开展互补。
开展互补既强调乡村效劳城市,也强调城市效劳农村,实现功能互补、产业互补、生态互补,推进经济与文化融合,并最终实现现代化经济意义上的城乡协同开展。
二是生活互融。
在城乡开展一体化新格局下,城乡界限被打破,城乡居民和城乡各种要素都能自由迁徙和自由流动。
用以城带乡的机制,推动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推动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对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造,鼓励城乡生活方式的趋同。
三是平等待遇。
城乡居民在教育、公共卫生、文化、科技和社会保障体系层面,逐渐搭建统一的公共效劳平台,取消户籍差异,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开展时机。
四是美丽家园。
在保持城乡空间景观差异化的前提下,整体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构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城乡社区环境都得到改善,形成和谐秀美型生态环境体系。
所以,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不再以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比例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等质化和均等化,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开展、集约开展与和谐开展,更加注重提升农村居民和城镇新增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