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wps资料文档下载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1009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WPS 页数:19 大小: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wps资料文档下载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wps资料文档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wps资料文档下载(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wps资料文档下载

12、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

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13、汉朝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西汉派张骞、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

1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司马迁的名言。

15、举世闻明的的秦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6、200年,曹操击败袁绍,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火攻曹军,大获全胜,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17、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

221年,刘备建立蜀;

222年孙权建立吴。

230年,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18、南北朝所凿的敦煌、云冈和龙门石窟是我国的雕刻艺术的宝库,为世界所瞩目。

19、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0、北魏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

21、在西汉早期人们已经使用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2、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2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由于文字写在甲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

24、春秋战国的名医扁鹊创建“四诊法”是中医至今沿用的方法。

东汉后期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被尊为“医圣”,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华佗创制的麻醉药“麻沸散”。

26、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在洛阳建造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二、问答题:

1、秦国的商鞅变法:

答:

内容:

鼓励农民开垦土地;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奖励耕战;

建立郡县制。

意义:

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2、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秦始皇的评价):

(1)、政治上,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4)、军事上,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

3、从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出发,联系当地实际,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交流对经济发展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无论是六朝的经济开发,还是当今改革开放,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

促进交通道路的畅通;

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

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

促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

(再举例)4、百家争鸣:

初一下册一、填空题:

1、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重新统一南北。

2、隋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开通大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

它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引发起义。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史称“贞观之治”。

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4、科举制由隋朝开创,经唐、宋完善的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

5、武则天自立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她20余年的统治称为“武周政治”。

6、“唐三彩”是唐代新创的釉彩陶,以青、绿、黄为主色。

7、唐朝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称为“羁縻州”。

8、吐蕃是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联姻,加强了汉藏的联系。

9、唐玄宗时,派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唐朝高僧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的重要书籍。

10、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755763年)。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合称五代。

1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

12、杨业是北宋著名的抗辽将领,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13、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

14、我国北宋时期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的纸币是会子。

15、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尊称“成吉思汗”。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大元”。

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16、西藏、台湾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域是从元朝开始的。

17、在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著有马可波罗行记。

18、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设立专门的特务机构东厂、西厂。

19、清朝军机处逐渐成为皇帝处理全国军政和发布命令的中枢。

20、中国文字狱是从朱元璋开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厉害。

21、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和亚非等国的经济发展。

22、元末明初,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倭寇。

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平定了倭患。

23、1624年荷兰侵占我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4、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是世界奇迹之一。

25、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

科学家徐光启编著了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国外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6、隋代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7、明朝时期,古典小说蓬勃发展起来,最著名的有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浪漫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28、宋代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展现北宋开封的城市风貌,是当时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艺术长卷。

29、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是最早来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之一。

30、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杜甫的诗称为“诗史”。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盛唐吴道子被誉为“画圣”。

31、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32、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因而称“康乾盛世”。

33、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战国时期发明指南针。

唐代末年时期火药用于军事。

1、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评价:

(1)、知人善任。

他用人不计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2)、虚心纳谏。

唐太宗在位期间,进谏的大臣很多,以魏徵最著名。

2、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

你对哪位皇帝评分最高?

他们的共同点:

(1)、富有才干;

(2)、英武果断;

(3)、勇于创新。

不同点:

(1)、秦始皇统治手段过于严厉,比较残暴。

(2)、汉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一面,虽有巩固国防、开疆拓土之功,但耗用民力过度给社会带来危害,好在尚能悬崖勒马。

(3)、唐太宗则统治开明、宽容一些,能虚心地纳谏,容易听进意见,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主张“华夷一家”,尤为可嘉。

初二上册一、填空题: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中英矛盾激化,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对英国的鸦片走私,抵制最坚决的是林则徐,1839年6月著名的虎门销烟,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3、1840年6月年鸦片战争正式开始,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年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火烧圆明园。

5、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共掠夺了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6、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7、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8、19世纪70年代,清朝大臣左宗棠收复新疆。

9、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涌现了许多爱国将领,如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

最后中国失败并签订马关条约。

10、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1、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

到9月21日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12、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13、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把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简称为“三民主义”。

14、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15、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16、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后来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领导人有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主要内容有:

提倡民主和科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17、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李大钊、陈独秀等起到领导作用。

6月初,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转移到上海。

18、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近代中国最早较为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19、1921年7,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0、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这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会上确立了新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1、1924年,孙中山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22、1926年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北伐中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英勇作战,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23、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4、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会在瑞金召开,这是中国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

25、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6、1934年从瑞金出发,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一方面军1936年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7、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