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306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义务教育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上册

《科学》教案

教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讫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1

8.31-9.1

1

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

2

9.4-9.8

一1我们知道的植物

3

9.11-9.15

一2观察一棵植物

4

9.18-9.22

机动

5

9.25-9.30

一3观察叶

6

国庆节

机动

7

10.9-10.13

一4这是谁的叶

8

10.16-10.20

一5植物是“活”的吗

9

10.23-10.27

一6校园里的植物

10

10.30-11.3

机动

11

11.6-11.10

二1在观察中比较

12

11.13-11.17

二2起点和终点

13

11.20-11.24

二3用手来测量

14

11.27-12.1

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15

12.4-12.8

二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16

12.11-12.15

二6做一个测量纸带

17

12.18-12.22

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8

12.25-12.29

机动

19

1.2-1.5

总结评价

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

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

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

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

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

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

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

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

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

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素质发展目标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本册教科书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

我们认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主题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

为此,教材慎重地选择了这两个单元作为开篇,作为小学一年级起始科学课的教学内容。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活动类型在教学设计中应得到系统运用。

一年级的活动设计也不例外,并且应该担负起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任务。

因此,我们除引导学生用感官观察外,特别强调了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与记录(个人记录和班级记录),强调了要运用证据形成个人看法,强调了展示证据的重要,强调了同伴合作和交流的意义,注意提醒孩子们形成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行为,注意让他们养成注意倾听和深入思考的习惯。

一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将是充满魅力和挑战的。

只要肯于钻研,你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许多新的理解和认识,也将体验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的重大责任和内心的快乐!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他们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

所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把《科学》课准备充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单元或章节教学目标

单元或

章节

教学目标

课时

安排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2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3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4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5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2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3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4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

5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

2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3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4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植物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懂得珍爱植物,认识到保护身边的植物很重要。

6

科学概念目标

1观察中有比较;比较需要公平;测量使比较的结果更准确。

2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需要。

3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是测量的要素。

4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工具导致测量结果的多样性。

5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有助于信息的交流。

6有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更方便测量长的物体。

7尺子是世界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统一测量标准的产物。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能根据高度或长度给物体排序。

3能以讨论、画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4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5学习预测事物的相对高度和尺寸。

6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7初步运用十进制计量测量结果。

8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对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乐于在情境中学习,能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和探究兴趣。

5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6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测量数据。

7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分析、反思测量过程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能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3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7

科学始业课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2.了解科学课学什么,对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

3.了解任课老师,能对老师产生一定的好感。

教学重点:

通过小朋友们做实验的小故事,感受到科学好,并愿意为之努力。

教学难点:

常规养成。

教学准备:

卡通磁贴、碘酒棉签、米饭、白纸、铁勺(分米饭)

一、简单介绍评价表

1.给表现好的小组贴笑脸磁贴,引出评价表。

2.简单介绍奖励措施。

3.介绍分组,让相应的学生举手,给反应快的小组奖励。

二、教师自我介绍

三、讲小故事

1.讲身边的同学的故事,积极尝试简单的实验,发现问题,尝试解决,仔细观察,关注细节,不局限于限定材料,多次尝试,乐于表达。

2.科学家珍妮古道尔的事迹。

四、了解学什么

1.植物(展示很多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你还知道什么?

2.给学生演示一些简单实验(如,米饭遇到碘酒变成了蓝色等等)。

3.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

五、作业设计:

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如“金鸡独立”或其他。

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

“图中哪些是植物?

”学生会说树、草等。

2.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

并提问:

“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

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生长在哪里?

”等。

3.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

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

也可以问:

“图上有多少种植物?

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

教师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教师提问:

“蝴蝶是植物吗?

”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

“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

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

1.提问:

“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

2.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

3.提供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小组观察、交流。

4.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

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条件(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允许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看法)

四、种一棵植物

1.出示自己带来的一些植物,例如胡萝卜、小葱、绿萝枝条、大蒜、多肉植物的叶片、小苗、种子等,并出示植物的两种种植方式(土培和水培),分别介绍这些植物适合种在土里还是种在水里。

教师适当演示。

2.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种植材料,包括花盆、土、小铲子等园艺工具,让学生自主选择植物,回家种植。

3.选择的植物可以让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的“第1周”中画好,这样便于指导。

学生对种植后如何照顾植物可能并不熟悉,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如土培植物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水培植物需要换水,放在家里的哪个位置更合适等,都要做详细的说明。

种养活动也需要家长的配合。

教师可以打印《致家长的一封信》,附上要求和种养方法,发给学生家长,希望家长提供帮助,使学生能更好地照顾植物。

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五、作业:

塑料花是植物吗?

说说理由。

第2课观察一棵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