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第三单元文档格式.docx
《下册第三单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册第三单元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学习与探究”4课时
教学设想
本单元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应该反复诵读、切身感悟、大胆质疑。
《送行》是一篇幽默的散文,蕴涵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却传达了人们渴望真实情感的愿望。
教学过程着眼于勒罗人物形象的分析,幽默语言的品位和铺垫手法的运用。
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从多角度产生疑问并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将贯穿始终。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是篇书序,本文寄托了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率真的天性给予高度肯定,表现出了对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悲哀。
文章真情直白,亲切自然。
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换位法,回到儿童时代。
并联系实际,为社会呼唤童真。
《台阶》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不同,它通过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父亲”这个普通农民。
他具有农民的朴实、淳朴、无私、敢于拼搏的精神。
抓住全文的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来理解整个文章,来理解父亲的形象。
《呼兰河传》(节选)是篇自读课文,教学时主要抓住文中的童真童趣、祖父的为人来理解课文。
同时要能够了解萧红的生平及创作的背景,这样有助于更好的读懂这部小说;
并且透过文本要能够进一步挖掘,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品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综合学习与探究》是在学完本单元后,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做一个回顾和总结。
进一步培养他们在读书中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诵读欣赏是冰心的《往事》,读后进一步体会冰心散文典雅隽永、自然流畅的风格。
教学设计
《送行》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用意,从世间百态中发现美好有趣的事物。
2、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能力。
3、了解幽默的不同形式、内涵,学会从中提取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理解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教学难点:
对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中国古代送别的诗(强调名句)
感知:
送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深厚的情谊,缠绵的叮咛;
豪迈的情怀,忧伤的眼神。
一切是这样的令人感动令人难忘。
这就是中国式的送别,但难道所有的送别都是这样的吗?
今天我们来读一读英国漫画家,作家比尔博姆的一篇幽默散文《送行》,去感受另一种送别的情调,看看这样的送别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生活感悟?
二、初读课文。
读课文,体会课文蕴含的生活哲理
活动一: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朗读课文:
本文中写了几种送别?
这些送别发生在什么地方?
送行者和被送行者的关系怎样的?
这些送别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请同学们划出描写他们在送行过程中的感受和表现
整理上述内容,并板书
局促不安
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说多余的话
(真情)强作欢颜
感人的表情
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给予最好的忠告
(受雇)热切地说
三、研讨交流
活动二:
研讨交流
1、假设你是这次送行中的被送行者,一般说来你会希望你是哪种被送行者?
(思考、交流)
2、从大家的选择中不难看出,大多数人是希望幸福地被送行的,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交流)
(启示一:
能不能说明人是怕孤独的,不喜欢尴尬痛苦的,更多的是希望能与朋友哪怕是素不相识的人获得感情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是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人,都希望能获得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如果能如此,那才会有幸福快乐感。
---------人是希望获得感情的交流和沟通的。
启示二:
我和老朋友是有感情的,勒罗和美国小姐是没有深厚的感情的,但我们很痛苦尴尬,他们却令人羡慕,这说明什么?
--------交流和沟通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形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还有可以很多启示,只要同学们能说,都应该认可。
)
3、自然揭示文章的主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为冷漠,人们的内心世界都十分孤独,都渴望沟通,渴望真正的情感。
并且沟通与交流是需要技巧和形式的。
三、结合生活,抒发感想
活动三:
拓展延伸
看来交流沟通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感情的表达和抒发有了怎样的体会?
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和你的父母、老师、朋友交流和沟通感情的。
四、课后学习
再读课文,体会勒罗形象
提出对这篇文章的疑惑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文中真正的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勒罗却能动真情,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分析“勒罗”形象
1、根据你对课文的解读,请为勒罗写一段简单的介绍,使那些不认识他的人了解他,也希望他的生意更加兴隆。
最后一句是你对他的总体评价。
明确:
刻画勒罗的形象,一是通过车站送行的动作神态的描写。
此时“我”并不知道勒罗是受雇送客,因而完全被他的形象所感动。
勒罗真诚而慈爱,充满感情,像那位美国小姐的父亲;
勒罗极有风度,穿着得体大方,像个银行家;
勒罗是有教养的,他见到“我”之后的举止温文而雅;
勒罗是聪明的,他选择这样一个职业,他是敬业的,他出色而认真地完成每次送行;
勒罗是有主见的,他并不认为送行是纯粹的演戏;
勒罗也是精明的,他可以借助这方面的的技巧来赚钱。
当然还有些细节值得注意,如他还记得在七八年前借过别人微不足道的“半克朗钱”,说明他是个诚实的人;
“他翻了翻一本精美的记事本又说道”,让人感到他是一个认真的人。
三、质疑解答
质疑解答
古人说“疑为学之始”。
说的是,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
同学通过阅读本文,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
请向全班同学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解决。
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并有选择的进行回答。
如:
1、从主旨设疑:
见课后练习四
2、从文章结构设疑:
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送行活动中虚应故事的尴尬。
第二部分写勒罗送行的精彩演出。
这两部分的的关系是什么?
能不能把第一部分去掉?
3、勒罗的泪到底是什么泪?
惜别之泪?
同情之泪?
职业之泪?
角色之泪?
……勒罗付出的感情到底是真实的吗?
(这是理解文章的难点所在,同学可以各抒己见)等等。
参考观点举例:
1、勒罗的眼泪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
首先,从课文中描写他送行时行动的语句“热切地说着什么”“他眼里深挚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当列车就要开时“双手仍紧抓那个年轻的美国人”“又冲上前去,小声地最后再叮咛几句”“我发现他确实泪水盈盈”可以看出这他真实感情的流露,因为言为心声,外在行为是感情的自然表露。
其次,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我们也强以这么认为,人是最富有同情心。
从散文提供的情节中,我们知道,美国小姐是一个人到英国旅行的,在英国没有亲人、朋友,勒罗看到美国小姐形只孤单,在英国不相认识任何人,想到她在漫漫的旅途中,将孤独寂寞,于是唤起他的同情心。
不过,勒罗的眼泪,不是惜别的泪水,而是同情产泪水。
2、勒罗的眼泪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
理由是:
①勒罗只是一名受雇于“英美社交处”的送行员,他给美国小姐送行并不是出于友情、亲情,而是为了赚取送行费,一个为了赚钱目的人送行,当然没有真实情感流露了;
②勒罗是半小时前才见面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是陌生人,勒罗怎么会对一个陌生人产生真实送别的情感,流下惜别的泪水呢?
(我发现他确实泪水盈盈,你认为他流的是什么泪水?
)职业性的泪水。
3、勒罗的眼泪是演员进入角色后的真实感情的流露。
课文中勒罗说他是在演戏,并且说“没有感情演不成戏”。
演员也常常说这么一名话“进入角色,出不来”在送行过程中,勒罗已经把自己当成美国小姐的父亲或她的亲朋好友来表演,由于“他是优秀演员”,他进入美国小姐父亲的角色,他想到女儿即将离自己,非常担忧女儿在外的日子,于是反复叮咛,提出旅途中的最好的忠告,并且恋恋不舍,于是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惜别的泪水。
当然,这不是现实中勒罗的惜别之泪,而是表演“月台父女送别”这一出戏中的父亲这个角色对戏中女儿的惜别之泪,可以把这种泪水叫做:
戏中父亲的角色之泪。
四、学习本文幽默的手法——不动声色。
品味幽默
(1)通过语言品味本文的幽默,找出你认为幽默的语言加以体会。
(2)除了语言,你觉得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很幽默,说出来共同品味。
(3)试想:
这种幽默的写法有什么效果?
学生体会幽默的内涵及表达效果,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幽默,并从中感悟生活哲理
五、拓展延伸
活动四:
职业送别这一行业在中国虽然还没产生,能不能举些类似的例子,来分析一下中国人的心态?
你觉得这种职业的未来前景如何?
课后学习:
(1)课外收集些幽默散文,在同学之间交流
(2)积累送别的诗句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作者对孩子的挚爱,及他渴望回归童真而不可得的悲哀。
2、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3、领会“真”是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珍惜美好的童年。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谁?
什么?
(由“谁”引入作者丰子恺的简介;
由“什么”引入课文的学习)
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
名仁,又名婴行。
自幼爱好美术。
精通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
(1)整体感知文本,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作者通过本文要表达的主要感情?
为什么说这两个词可以概括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
(2)理清文章思路,这则序言主要分几个部分?
各部分又分别讲了些什么内容?
(3)文中写了哪些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
明确:
作者情感:
憧憬、悲哀。
因为作者在本文写孩子们童真、童趣,表达的就是对儿童率真、自然的天性的向往和赞扬;
写大人们对孩子的种种干涉,表现的就是对人生不可避免的逐步丧失率真、自然的天性的极大的悲哀
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7)写孩子们率真自然的性格。
第二部分(8-11)抒发失去童真的悲哀。
趣事:
瞻瞻:
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