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理含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0010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理含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理含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理含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理含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理含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理含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理含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理含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理含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2.查看解析

[解析]2.解法一:

(几何方法)

(Ⅰ)证明:

如图1,连结AD1,由ABCD-A1B1C1D1是正方体,知BC1∥AD1.

当λ=1时,P是DD1的中点,又F是AD的中点,

所以FP∥AD1.

所以BC1∥FP.

而FP⊂平面EFPQ,且BC1⊄平面EFPQ,故直线BC1∥平面EFPQ.

(Ⅱ)如图2,连结BD.因为E,F分别是AB,AD的中点,

所以EF∥BD,且EF=BD.又DP=BQ,DP∥BQ,

所以四边形PQBD是平行四边形,故PQ∥BD,且PQ=BD,

从而EF∥PQ,且EF=PQ.

在Rt△EBQ和Rt△FDP中,因为BQ=DP=λ,BE=DF=1,

于是EQ=FP=,所以四边形EFPQ是等腰梯形.

同理可证四边形PQMN是等腰梯形.

分别取EF,PQ,MN的中点为H,O,G,连结OH,OG,

则GO⊥PQ,HO⊥PQ,而GO∩HO=O,

故∠GOH是面EFPQ与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若存在λ,使面EFPQ与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GOH=90°

.

连结EM,FN,则由EF∥MN,且EF=MN,知四边形EFNM是平行四边形.

连结GH,因为H,G是EF,MN的中点,所以GH=ME=2.

在△GOH中,GH2=4,OH2=1+λ2-=λ2+,

OG2=1+(2-λ)2-=(2-λ)2+,

由OG2+OH2=GH2,得(2-λ)2++λ2+=4,

解得λ=1±

故存在λ=1±

使面EFPQ与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

解法二:

(向量方法)

以D为原点,射线DA,DC,DD1分别为x,y,z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3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由已知得B(2,2,0),C1(0,2,2),E(2,1,0),F(1,0,0),P(0,0,λ).

=(-2,0,2),=(-1,0,λ),=(1,1,0).

当λ=1时,=(-1,0,1),

因为=(-2,0,2),所以=2,即BC1∥FP.

而FP⊂平面EFPQ,且BC1⊄平面EFPQ,

故直线BC1∥平面EFPQ.

(Ⅱ)设平面EFPQ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则由可得于是可取n=(λ,-λ,1).

同理可得平面MNPQ的一个法向量为m=(λ-2,2-λ,1).

若存在λ,使面EFPQ与面PQMN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

则m·

n=(λ-2,2-λ,1)·

(λ,-λ,1)=0,

即λ(λ-2)-λ(2-λ)+1=0,解得λ=1±

3.(2014江苏,16,14分)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D,E,F分别为棱PC,AC,AB的中点.已知PA⊥AC,PA=6,BC=8,DF=5.

求证:

(1)直线PA∥平面DEF;

(2)平面BDE⊥平面ABC.

[答案]3.查看解析

[解析]3.

(1)因为D,E分别为棱PC,AC的中点,所以DE∥PA.

又因为PA⊄平面DEF,DE⊂平面DEF,

所以直线PA∥平面DEF.

(2)因为D,E,F分别为棱PC,AC,AB的中点,PA=6,BC=8,所以DE∥PA,DE=PA=3,EF=BC=4.

又因为DF=5,故DF2=DE2+EF2,

所以∠DEF=90°

即DE⊥EF.

又PA⊥AC,DE∥PA,所以DE⊥AC.

因为AC∩EF=E,AC⊂平面ABC,EF⊂平面ABC,

所以DE⊥平面ABC.

又DE⊂平面BDE,

所以平面BDE⊥平面ABC.

4.(2014山东,17,12分)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等腰梯形,∠DAB=60°

AB=2CD=2,M是线段AB的中点.

(Ⅰ)求证:

C1M∥平面A1ADD1;

(Ⅱ)若CD1垂直于平面ABCD且CD1=,求平面C1D1M和平面ABCD所成的角(锐角)的余弦值.

[答案]4.查看解析

[解析]4.(Ⅰ)证明:

因为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且AB=2CD,所以AB∥DC,又由M是AB的中点,因此CD∥MA且CD=MA.

连结AD1,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

因为CD∥C1D1,CD=C1D1,

可得C1D1∥MA,C1D1=MA,

所以四边形AMC1D1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C1M∥D1A,又C1M⊄平面A1ADD1,D1A⊂平面A1ADD1,

所以C1M∥平面A1ADD1.

(Ⅱ)解法一:

连结AC,MC,由(Ⅰ)知CD∥AM且CD=AM,所以四边形AMCD为平行四边形.

可得BC=AD=MC,

由题意∠ABC=∠DAB=60°

所以△MBC为正三角形,

因此AB=2BC=2,CA=,

因此CA⊥CB.

以C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所以A(,0,0),B(0,1,0),D1(0,0,),

因此M,

所以=,==.

设平面C1D1M的法向量n=(x,y,z),

由得

可得平面C1D1M的一个法向量n=(1,,1).

又=(0,0,)为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

因此cos<

n>

==.

所以平面C1D1M和平面ABCD所成的角(锐角)的余弦值为.

由(Ⅰ)知平面D1C1M∩平面ABCD=AB,过C向AB引垂线交AB于N,连结D1N.

由CD1⊥平面ABCD,可得D1N⊥AB,因此∠D1NC为二面角C1-AB-C的平面角.

在Rt△BNC中,BC=1,∠NBC=60°

可得CN=.

所以ND1==.

在Rt△D1CN中,cos∠D1NC===.

5.(2014北京,17,14分)如图,正方形AMDE的边长为2,B,C分别为AM,MD的中点.在五棱锥P-ABCDE中,F为棱PE的中点,平面ABF与棱PD,PC分别交于点G,H.

AB∥FG;

(Ⅱ)若PA⊥底面ABCDE,且PA=AE,求直线BC与平面ABF所成角的大小,并求线段PH的长.

[答案]5.查看解析

[解析]5.(Ⅰ)在正方形AMDE中,因为B是AM的中点,所以AB∥DE.

又因为AB⊄平面PDE,

所以AB∥平面PDE.

因为AB⊂平面ABF,且平面ABF∩平面PDE=FG,

所以AB∥FG.

(Ⅱ)因为PA⊥底面ABCDE,所以PA⊥AB,PA⊥AE.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B(1,0,0),C(2,1,0),P(0,0,2),F(0,1,1),=(1,1,0).

设平面ABF的法向量为n=(x,y,z),

则即

令z=1,则y=-1.所以n=(0,-1,1).

设直线BC与平面ABF所成角为α,

则sinα=|cos<

n,>

|==.

因此直线BC与平面ABF所成角的大小为.

设点H的坐标为(u,v,w).

因为点H在棱PC上,所以可设=λ(0<

1),

即(u,v,w-2)=λ(2,1,-2).

所以u=2λ,v=λ,w=2-2λ.

因为n是平面ABF的法向量,所以n·

=0,

即(0,-1,1)·

(2λ,λ,2-2λ)=0.

解得λ=,所以点H的坐标为.

所以PH==2.

6.(2014重庆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19)(原创)如图,在四面体中,平面,,,。

是的中点,是的中点,点在线段上,且。

(1) 

证明:

平面;

(2) 

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大小为,求的值。

[答案]6.查看解析

[解析]6. 

法一:

(1)如图,连并延长交于,连,过作交于,则,。

故,从而。

因平面,平面,故平面;

(2)过作于,作于,连。

因平面,故平面平面,故平面,因此,从而平面,所以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因,故,因此即为的角平分线。

由⑴易知,故,从而,。

由题易知平面,故。

由题,故。

所以,从而。

法二: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1)设,则,因此。

显然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且,所以平面;

(2)由

(1),,,故由得,因此,从而,。

设是平面的法向量,则,取得。

故。

7.(2014山东青岛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8)如图,四棱锥中,面,

、分别为、的中点,,.

(Ⅰ)证明:

∥面;

(Ⅱ)求面与面所成锐角的余弦值.

[答案]7.查看解析

[解析]7.:

(Ⅰ)因为、分别为、的中点,

所以∥,

因为面,面,

所以∥面. 

 

(4分)

(Ⅱ)因为,

所以,

又因为为的中点,

得,即6, 

(6分)

因为,所以,

分别以为轴建立坐标系,

则,(8分)

设、分别是面与面的法向量,

则,令,

又,令,

所以. 

(12分)

8.(2014安徽合肥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17)如图,平面为圆柱的轴截面.点弧上的点,点为的中点.

(Ⅰ)求证:

∥平面;

(Ⅱ)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8.查看解析

[解析]8. 

(Ⅰ)连结,,因为且,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由平面平面,

又平面,

所以平面. 

(Ⅱ)解法一 

过点作,垂足为,过点作,垂足为,连结,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而,

所以平面,所以,

由,

故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令,在中,,,所以,

解法二 

如图,建立空间之间坐标系,

设,因为,,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得,取,则,即,

因为平面为圆柱的轴截面,

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即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2分)

9.(2014贵州贵阳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19)如图,正方形与矩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Ⅰ)若点为的中点,求证:

(Ⅱ)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二面角的大小为?

若存在,求出的长;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9.查看解析

[解析]9.解:

(Ⅰ)四边形为正方形,连接,,则是的中点,

又因为点为的中点,连接,则为的中位线,所以,

又因为平面,平面,

(Ⅱ)根据题意得平面,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设满足条件的点存在,令,

因为,

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得,设,则平面的法向量为,由题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由二面角的大小为得:

,解得,

所以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