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之数列的题型与方法(理科)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9449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之数列的题型与方法(理科)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之数列的题型与方法(理科)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之数列的题型与方法(理科)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之数列的题型与方法(理科)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之数列的题型与方法(理科)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之数列的题型与方法(理科)文档格式.doc

《高中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之数列的题型与方法(理科)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之数列的题型与方法(理科)文档格式.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之数列的题型与方法(理科)文档格式.doc

⑸注意与之间关系的转化。

如:

=,=.

⑹数列极限的综合题形式多样,解题思路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离不开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性质,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只要能把握这两方面,就会迅速打通解题思路.

⑺解综合题的成败在于审清题目,弄懂来龙去脉,透过给定信息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问题的内在联系和隐含条件,明确解题方向,形成解题策略.

⑻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找准自己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增强解综合题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知识网络

二、经典例题剖析

考点一: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例题1.(2007年5月上海市十一所实验示范校)

(1)数列{an}和{bn}满足(n=1,2,3…),

(1)求证{b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n}为等差数列。

(2)数列{an}和{cn}满足,探究为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

[提示:

设数列{bn}为

分析:

本题第

(1)问的充要条件的解决可以分别设出等比、等差数列的通项;

对探究问题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先假设再论证。

证明:

(1)必要性若{bn}为等差数列,设首项b1,公差d

∵∴{an}为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充分性若{an}为等差数列,设首项a1,公差d

当n=1时,b1=a1也适合

∵bn+1-bn=2d,∴{bn}是公差为2d的等差数列

(2)结论是:

{a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cn}为等差数列且bn=bn+1

其中(n=1,2,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但解决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还需要对问题进一步深入下去。

例题2.(2007年5月上海市宝山区)已知数列的首项(a是常数,且),(),数列的首项,()。

(1)证明:

从第2项起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设为数列的前n项和,且是等比数列,求实数的值;

(3)当a>

0时,求数列的最小项。

(1)问用定义证明,进一步第

(2)问也可以求出,第(3)问由的不同而要分类讨论。

解:

(1)∵

   (n≥2)

由得,,

∵,∴,

即从第2项起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

当n≥2时,

∵是等比数列,∴(n≥2)是常数,

∴3a+4=0,即。

(3)由

(1)知当时,,

所以,

所以数列为2a+1,4a,8a-1,16a,32a+7,……

显然最小项是前三项中的一项。

当时,最小项为8a-1;

当时,最小项为4a或8a-1;

当时,最小项为4a;

当时,最小项为4a或2a+1;

当时,最小项为2a+1。

本题考查了用定义证明等比数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有一定的综合性。

考点二:

求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例题3.(2007年5月湖北省十一校).已知数列中各项为:

12、1122、111222、……、……

(1)证明这个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两个相邻整数的积.

(2)求这个数列前n项之和Sn.

先要通过观察,找出所给的一列数的特征,求出数列的通项,进一步再求和。

(1)

记:

A=,则A=为整数

=A(A+1),得证

(2)

本题难点在于求出数列的通项,再将这个通项“分成”两个相邻正数的积,解决此题需要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例题4.(2007年5月深圳市)已知数列满足,.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Ⅲ)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对任意的,.

本题所给的递推关系式是要分别“取倒”再转化成等比型的数列,对数列中不等式的证明通常是放缩通项以利于求和。

(Ⅰ),,

又,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即.          

(Ⅱ).

(Ⅲ),

当时,则

,对任意的,.

本题利用转化思想将递推关系式转化成我们熟悉的结构求得数列的通项,第三问不等式的证明要用到放缩的办法,这将到下一考点要重点讲到。

考点三:

数列与不等式的联系

例题5.(2007年5月莆田四中)已知为锐角,且,

函数,数列{an}的首项.

⑴求函数的表达式;

⑵求证:

⑶求证:

本题是借助函数给出递推关系,第

(2)问的不等式利用了函数的性质,第(3)问是转化成可以裂项的形式,这是证明数列中的不等式的另一种出路。

⑴又∵为锐角

∴∴

⑵∵∴都大于0

∴∴

∵,,又∵

∴∴

点评:

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清晰的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本题中的第(3)问不等式的证明更具有一般性。

例题6.(2007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已知数列满足

(Ⅱ)若数列满足,证明:

是等差数列;

(Ⅲ)证明:

本例

(1)通过把递推关系式转化成等比型的数列;

(2)关键在于找出连续三项间的关系;

第(3)问关键在如何放缩。

(1),

故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

②—①得,即③

④—③得,即

所以数列是等差数列

(3)

设,则

数列中的不等式要用放缩来解决难度就较大了,而且不容易把握,对于这样的题要多探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例题7.(2007年5月2007浙江省五校)已知函数,数列满足,

;

数列满足,.求证:

(Ⅰ)(Ⅱ)

(Ⅲ)若则当n≥2时,.

(1)问是和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可考虑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问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第(3)问进行放缩。

(Ⅰ)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n=1时,由已知得结论成立;

(2)假设当n=k时,结论成立,即.则当n=k+1时,

因为0<

x<

1时,,所以f(x)在(0,1)上是增函数.

又f(x)在上连续,所以f(0)<

f()<

f

(1),即0<

.

故当n=k+1时,结论也成立.即对于一切正整数都成立.

又由,得,从而.

综上可知

(Ⅱ)构造函数g(x)=-f(x)=,0<

1,

由,知g(x)在(0,1)上增函数.

又g(x)在上连续,所以g(x)>

g(0)=0.

因为,所以,即>

0,从而

(Ⅲ)因为,所以,,

所以————①,

由(Ⅱ)知:

所以=,

因为,n≥2,

所以<

<

=————②.

由①②两式可知:

.

本题是数列、超越函数、导数的学归纳法的知识交汇题,属于难题,复习时应引起注意。

考点四:

数列与函数、向量等的联系

例题8.(2007年5月徐州市)已知函数f(x)=,设正项数列满足=l,.

(1)写出、的值;

(2)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设数列满足=-,记Sn=.证明:

当n≥2时,Sn<(2n-1).

比较大小常用的办法是作差法,而求和式的不等式常用的办法是放缩法。

(1),因为所以

(2)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与同号,

因为,…,即

(3)当时,

所以

本题是函数、不等式的综合题,是高考的难点热点。

例题9.(2007年5月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个点列{An},{Bn},{Cn},其中

,满足向量与向量共线,且点(B,n)在方向向量为(1,6)的

线上

(1)试用a与n表示;

(2)若a6与a7两项中至少有一项是an的最小值,试求a的取值范围。

(1)问实际上是求数列的通项;

(2)问利用二次函数中求最小值的方式来解决。

(1)

又∵{Bn}在方向向量为(1,6)的直线上,

(2)∵二次函数是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的抛物线

又因为在a6与a7两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数列{an}的最小项,

∴对称轴

本题是向量、二次函数、不等式知识和交汇题,要解决好这类题是要有一定的数学素养的。

例题10.(2007年5月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已知,若数列{an}

成等差数列.

(1)求{an}的通项an;

(2)设若{bn}的前n项和是Sn,且

观察数列特征,利用等差数列基本条件,得出通项公式,进而求解.

设2,f(a1),f(a2),f(a3),……,f(an),2n+4的公差为d,则

2n+4=2+(n+2-1)dd=2,

(2),

本题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的求和,不等式的放缩,有一定的综合性。

例题11.(2007年5月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数列和数列()由下列条件确定:

(1),;

(2)当时,与满足如下条件:

当时,,;

当时,,.

解答下列问题:

(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Ⅱ)记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已知当时,,求.

(Ⅲ)是满足的最大整数时,用,表示满足的条件.

利用条件及第(Ⅰ)小题的结论提示,找出的关系,是入手的关键之处.

(Ⅰ)当时,,

当时,,

所以不论哪种情况,都有,又显然,故数列是等比数列

(Ⅱ)由(Ⅰ)知,,故,

,所以

所以,,

又当时,,故.

(Ⅲ)当时,,由

(2)知不成立,故,从而对于,有,,于是,故,

若,则,

,所以,这与是满足的最大整数矛盾.

因此是满足的最小整数.

而,

因而,是满足的最小整数.

本题难度较大,但试题分为三个小问,降低了坡度,是的入手较为容易,而且步步深入,前一问题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