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缺答案Word下载.docx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缺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缺答案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用含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中存在的生理过程有[H]+O2
H2O
B.追踪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研究中用3H标记了亮氨酸的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C.卡尔文利用14CO2研究暗反应:
光照几分之一秒时发现一种14C3,5秒钟后,同时检测到了14C5和14C6。
揭示了暗反应存在一个循环的路径。
D.小白鼠吸入18O2较长时间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含C18O2,但尿中的水含H218O
4.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
图1中A、B、C表示自噬的三种方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细胞通过C减少有害蛋白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延长细胞寿命
②图中能体现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的共有两处:
自吞小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吞噬颗粒物
③若人工破坏溶酶体膜可阻断细胞自噬进程,受损的物质和细胞器会在细胞中积累
④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
⑤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生成、分化、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⑤D.③④⑤
5人体不会发生的物质运输过程是()
A.CO2通过线粒体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
B.葡萄糖分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内
C.蛋白质通过核孔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D.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
6.在真核细胞中,合成下列物质都需要以RNA作为模板的是()
A.性激素和胰岛素B.所有酶的磷脂分子
C.胰蛋白酶和tRNAD.细胞骨架和中心体成分
7.孟德尔用八年时间进行了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并提出开创了现代遗传学的经典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豌豆是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自然条件下多为纯种
B.因F1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充分否定了“融合遗传”的观点
C.通过正反交和自交实验提出假设测交实验验证
D.发现“1:
2:
1”的普遍规律使用数学模型推出合现的假说
8.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
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1/3600。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定基因的表达
B.禁止近亲结婚能显著降低Tay-Sachs病的发病率
C.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
D.在中欧该地区约3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9.DNA损伤修复是指在多种酶的作用下,细胞内的DNA分子受到损伤以后恢复结构的现象。
在DNA损伤修复中有一种叫重组修复,修复过程如图2所示。
A.DNA损伤修复相关酶活性降低使细胞癌变的机率升高
B.DNA损伤部位不能作为模板进行DNA复制
C.重组修复发生在复制得到的两条DNA子链之间
D.重组修复并没有完成对DNA分子的全部修复
10.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参与ATP的合成
B.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结构,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助于有机物的积累
D.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主要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取能量
11.对于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只有通过细胞分化才能表现出细胞的全能性
B.只要发生细胞分化就一定表现细胞的全能性
C.各种分化程度的细胞都有相同大小的全能性
D.分化程度较高的细胞相应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12.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该细胞发育成的植株()
A.能稳定遗传B.高度不育C.有杂种优势D.为四倍体
13.图3为利用高秆(D)抗病(E)小麦和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3所示为单倍体育种,培育无等位基因的单倍体是关键步骤
B.①②过程中都产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重组的新型配子
C.③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感冒发烧的退烧过程中,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完成
B.当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时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关部分活动增强
C.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减少
D.机体通过调节在寒冷环境中散热量小于炎热环境以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15.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连接在坐骨神经表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刺激①处,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
B.电刺激①处或②处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
C.电刺激②处,电流计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16.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17.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内的分布型才会出现()
A.均匀分布B.集群分布
C.随机分布D.A或C
18.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40%,不考虑突变、迁移和自然选择,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
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
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
增大,不变D.下降,不变;
19.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相符的是()
A.在水草丰茂处取样调查芦苇的种群密度
B.调查从山脚到山顶不同物种的配置研究群落的垂直结构
C.用标志重捕法研究草原害鼠的种群关系
D.用样方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20.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
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4天内两个种群的种内斗争和种间竞争随时间加剧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
D.草履虫的种群数量接近K值时λ趋向于零
21.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不可能为零
B.种群密度越大,传染病对该种群数量增加的抑制作用也越强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该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动物行为调节等因素影响
22.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培养液均为20mL,饲养条件相同)组1:
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
甲种和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
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组1中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B.第40天组1乙种的种群密度为15只/mL
C.曲线B代表组2中甲种数量变化
D.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近岸底部的两种食物相同的鱼,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DE代表的类似
23.如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减慢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C.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D.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24.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不影响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B.将DNA丝状物溶解在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混水浴后冷却变蓝
C.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
D.用玻璃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DNA获得量减少
25.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21三种综合征的诊断
26.下列对发酵过程中“灭菌”的理解错误的是()
A.防止杂菌污染B.灭菌必须在接种前
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D.消灭杂菌
27.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的是()
A.经培养液选择培养后取样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菌液经稀释后,涂布到培养基上后,立刻加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了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28.某实验做了图9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
B.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每个Z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过程④经多次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验
D.过程④产生的单抗,不需要细胞膜上蛋白的协助就能释放到细胞外
29.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
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
叙述错误的是()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性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30.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
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单位:
百万千焦)
种群
同化量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A
65.5
3.0
15.0
41.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