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无答案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27413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无答案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无答案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无答案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无答案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无答案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无答案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无答案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无答案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无答案精选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学目标: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知识与技能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

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识记:

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

宋朝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

(2)理解:

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由于儒学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②儒学在两宋时期汲取了佛、道有益的的内容,形成了理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

③儒学到明朝中期,以发展为心学,它受佛教禅宗影响较大,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

(3)运用:

理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主要思想的内涵,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

查阅图书资料和网上查阅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和王阳明等人的生平事迹与主要思想言论,增强对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

(2)设置探究题,学生分组讨论和辩论,比较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如何评价程朱理学。

(3)展示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言论,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探究思想发展的历史规律。

(4)搜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及儒学在国外影响的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理念

对宋明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内涵采用展示相关材料和名言名句,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教师在课堂上做好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针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和活动,课中围绕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材分析:

《宋明理学》是历史必修III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知识点,在本单元中起到了一个承上而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的基本线索是以儒家思想的发展为主。

从春秋到汉朝,讲述儒学由出现到独尊的发展,但魏晋以来的动荡和外来文化的传播,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打击和威胁,为重振儒学地位才出现了融合各家思想的理学。

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也有一种“与时俱进”、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不断发展完善和走向极端化;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如理学对于巩固专制皇权起了重要作用,但其禁锢人性的消极思想也成为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对象,这就为第五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埋下伏笔。

所以《宋明理学》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活动,结合教材内容的预习,搜集相关资料、整理、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给出问题和材料,提出重、难点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通过材料和朱熹等人的名言名句以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问题,教师采用启发式,教会学生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并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

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虽然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总体历史知识还是比较薄弱,尤其对抽象的事物较难理解,宋明理学带有着哲学层面丰富的内涵,学生在学这一课的时候,还没有学习到政治课哲学方面的内容,所以无法提供跨学科知识的资源,对其中的哲学思想难以理解。

在学科能力的培养方面,宋明理学的作品中文言文表述繁多,无法大量引用。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宋明理学可以说是良莠并存,用现在中学生的心理年龄和他们的知识储备来说,是难以把握和取舍的。

教师应把复杂的知识理论通俗化、简单化,更贴近学生生活,避免历史知识理论化、抽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宋明理学的内涵。

学习方法上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主,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同时要学会采用联系和归纳法,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性和掌握论从史出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

分组收集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和王阳明等人的生平事迹与主要思想言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和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

【课件展示】

材料一:

另类皇帝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

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

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材料二:

且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

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缺乏治心的手段。

材料三: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

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

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唐朝诗人杜牡诗中写道:

“南朝四百

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那个时候,从

王公大臣到黎民百姓信仰佛教,皈依佛门。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

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ché

ng,hà

o)、程颐(ché

ng,yí

)、朱熹。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书本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

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材料四: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五: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3、程颢、程颐和朱熹观点的比较,结合书本和材料分析其思想内涵:

程颢、程颐

朱熹(集大成者)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

“人伦者,天理也”

理之源在于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

“格物致知”

“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客观唯心主义

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